1、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2、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墨梅
宋代: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译文
在山边的幽谷里和水边的村庄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让过客魂断不舍。一直遗憾的是东风没有情趣,越发地吹拂着烟雾似的朦胧细雨使黄昏更加暗淡。
4、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纳兰性德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译文
秋夜雨洒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风上画出的水墨画。能否请求高高的梧桐树和烧残的灯烛细做掂量,不要在此时再添人的愁绪池塘里,荷叶已经被秋风吹残,那今夜谁来代替荷叶为鸳鸯们遮风挡雨呢?你将上路远行,从此旅途劳顿,梦醒之时,唯有悲切的寒蝉声相伴。
5、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的喧闹,哪管它借梢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旁动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了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停着一只绿蜻蜓。忽然扑拉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树上
黄柏树上一柄翠绿的大伞,一群白鸽在树阴下跳舞歌唱。阳光在叶缝里悄悄地看, 千万只眼睛织成一张光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排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声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的喧闹,哪管它借梢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旁动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了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停着一只绿蜻蜓。忽然扑拉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树上
黄柏树上一柄翠绿的大伞,一群白鸽在树阴下跳舞歌唱。阳光在叶缝里悄悄地看, 千万只眼睛织成一张光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排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声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我想(一) 我想把小手, 化作三秋桂子, 飘香宇宙, 连嫦娥也频频回望。
我想把脚丫, 化作潺潺流水, 让母亲河 永远载舟远航。 我想把眼睛 化作中秋的月亮, 榕树下的孩子我想把身体 化作肥沃的土地, 让西北部的不毛之地, 也有小麦的芳香。
我想(二) 我想把耳朵, 高高地悬挂空中, 时时提高警惕, 让犯罪分子无处躲藏。9、儿童诗两首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训练: 《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
《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 《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 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⑴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⑵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2、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师随机板书。) 3、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⑴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⑵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 ⑶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4、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⑴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⑵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⑶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⑷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⑴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⑵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⑶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⑷学生质疑,释疑。 3、赏析诗句: ⑴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⑵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⑶感情朗读。
4、鉴赏写法: ⑴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⑵交流感悟。 ⑶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⑷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⑸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⑹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
1、《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7、《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8、《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9、《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0、《羌村三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提示:
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