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表示早春美景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 原文: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释义: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3. 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4.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八山叠翠诗”是宝塔诗的一种类型。
所谓“八山叠翠”,是指诗中有八个“山”字堆叠起来,句式参差,犹如一座山峰,竖立八行,行行有山,高低四层,层层亦有山,亦谐亦庄,甚是有趣。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评,“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索转成文,清新可诵”,“巧制也”。
溯其本源,真正以“山”入题的宝塔诗始见于唐代令狐楚《山》,首句为单字,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自上而下顺读即可。 山 耸峻 回环 沧海上 白云间 商者深寻 谢公远攀 山岩泉滴滴 幽谷鸟关关 对岛西连陇塞 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馀麋鹿闲 至明代嘉靖年间,昆山人邬景合开创“八山叠翠诗”这一体式,此后数百年间多有文人墨客为之,但真正传诸后世的仅有寥寥几首。
据史料记载,邬景合是一怪才,资貌平平,但却满腹经纶,因而被皇太后相中,以永福公主许之,于是他平步青云,成了嘉靖皇帝的妹夫,官拜驸马都尉。后于清馥殿在直诸臣俱行祝厘礼,因他不俟礼成而出,且放浪狂言,嘉靖帝怒之,削职归原籍。
隆庆二年复官。卒赠少保,谥荣简。
逝者如斯,盈虚如彼,如今能让我们聊以凭吊的就只有他倾心所作的两首叠翠诗了。“八山叠翠诗”是邬景和游览苏州半山寺之时,目睹山之秀美、寺之雄奇、景之清幽之后,诗兴蓬发而创。
此诗形状如山,读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第一二行连读,然后从第三行开始,每行拿出一半,向右盘旋而下,读至末行再向左,再盘旋而上,即成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而且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原诗:《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塔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诗解: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塔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此诗或写做前尖式,读法与上相同。
见下: 山疑实沧 山世拥阆画浪 山塘归已阁苑作渔 山隔半心乐忘楼村庄歌 山远光百千三城题留侑 山映峰四苏旧榻醉 山里近庙禅新 山堂竹丝 后来邬景和游览苏州吴县洞庭包山灵光寺时又写了一首变体山形“叠翠诗”,题为《包山叠翠诗--游西山灵光寺》。 山山 灵异 山邻有山 择后四神 山前山季游山 遍访都春是尽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乐因是归光如镜镜 真寻俗世贪不身随 此诗以九个山字在外,五个山字在内,暗隐“包”字。
读法同《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沿其吟读走向,大抵为一“亚”字状。 诗解: 山山灵异有山神,四季游山尽是春。
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镜镜随身。 不贪世俗寻真乐,因是归山慕至人。
山外野山都访遍,山前山后择山邻。 由于此诗形制特殊,写之较为难能,故自明朝以降,所见作品不多。
我长期以来搜集到的仅有十数首,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中竟多有抄袭之作,现摘录三首,聊博一笑。 第一首是清朝王尔烈所作: 山 角下 山八青山 天到路角 山远我弯高山 天说都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行般千语鸟 多艰险晓叫叫得行 涉跋途长难里万人 诗解: 山下青山路角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千般叫,叫得行人万里难。 长途跋涉多艰险,晓行夜宿此山间。
人人都说天山远,我到天山八角山。 第二首清代某诗人写的《游霍山》,原诗如下: 山山 外霍 山青是山 路曲讲名 山青弯我好山 流水响说道东 山深潺潺人人关三 百鸟声声为夜半定 行上路叫俗客湖江 人万里难劝君莫作 诗解: 山外青山路曲弯,青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声声叫,路上行人万里难。 劝君莫作江湖客,俗为夜半定三关。
人人说道东山好,我讲名山是霍山。 (注:霍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五岳五镇)之一。
古时华夏名山有五岳、五镇,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为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中镇霍山。“中镇霍山于霍州”,名排五镇之首。)
第三首见于江西宜黄县二都石巩寺石壁和浙江东康县一座名山上的一块诗碑。除所述山名不同,余皆一致。
石巩寺壁上题为《铁牛山》诗,抄录于下: 山 牛下 山铁青山 狮到曲路 山好我弯高山 狮说尽响水流 山关人人潺潺深山 守神有夜呀呀鸟百 亏心事半叫路上行 做莫人为难分十人 此诗读为: 山下青山路曲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呀呀叫,路上行人十分难。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有神守山关。 人人尽说狮山好,我到狮山铁牛山。
从以上三首可以看出三者皆为因袭而来,由于成诗年代久远,所出不详,故也无法判断究竟谁是第一作者了。 “八山叠翠诗”并非仅限于写山,写别的题材也可以。
近代有人就写过“八柳叠翠诗”和“八梅叠翠诗”等,这里就不赘述了。(完) 附:拙作《八叶叠翠诗》和《包叶叠翠诗》录于下,谨供诸君雅赏: 一、《八叶叠翠诗》 叶叶 盈柯 叶春翠叶 万香琼新 叶底寻棱玉叶 贺相遥尘纤扰 叶投紫电清风生叶 颦游凤驭美妒云流 液筠心早酒催辰旭 吮龙涵微露月亲日 诗解: 叶叶盈柯翠叶新,琼棱玉叶扰纤尘。
清风生叶流云妒,美酒催辰旭日亲。 月露微涵龙吮液,筠心早驭凤游颦。
叶投紫电遥。
关于庐山的诗句(一)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关于庐山的诗句(二) 《湖上望庐山》【唐】孙鲂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登庐山》【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庐山》【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庐山》【唐】李中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
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
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
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
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唐】刘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关于庐山的诗句(三) 《庐山》【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
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
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锦绣谷》【原】五律 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
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 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
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 《游含鄱口》【原】(五律) 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
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 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秀甲东南》【原】(古体) 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
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 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
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 关于庐山的诗句(四) 金谷桃花【唐】许浑 《五老峰》【原】(五律) 庐顶接河汉,危崖绝九霄;千峰云弛急,万壑雾卷涛; 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举杯邀同醉,横空揽云巢。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三叠泉》【原】(五律) 飞泉三叠下,龙走碧潭渊。一径飘寒雨,千林散绿烟。
雷声震峡谷,玉碎洒磐川。疑入凌霄境,银河挂九天。
《庐山独夜》【唐】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扩展阅读:描写庐山的古诗 游庐山 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 超兴非有本, 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 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 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