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年代:【宋】 作者:【朱熹】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光好年代:【唐】 作者:【和凝】 体裁:【词】 类别:【】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
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春天吟年代:【宋】 作者:【邵雍】 体裁:【】 类别:【】一片春天在眼前,眼前须识好春天。
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能用真腴为事业,岂防他物害暄妍。
我生其幸何多也,安有闲愁到耳边。山中五咏·春早年代:【唐】 作者:【皇甫冉】 体裁:【】 类别:【】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
春色既已同,人心亦相似。咏春年代:【宋】 作者:【杨简】 体裁:【】 类别:【】日日看山不厌山,白云吞吐翠微间。
静明光里无穷乐,只是令人下语难。咏春年代:【宋】 作者:【石延年】 体裁:【】 类别:【】一气回元运,恩含万物深。
阴阳造端数,天地发生心。有信来还逝,无私古到今。
和风激遗畅,南转入薰琴。次韵郡粹王子文小园咏春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 体裁:【】 类别:【】州县徒劳喜近民,民间何事不关身。
谁知风月台中客,自是丝纶阁上人。万缕绿垂杨柳雨,一梢红破海棠春。
小园暂作风光主,朝马行随辇路尘。送春酒边年代:【宋】 作者:【陈著】 体裁:【】 类别:【】今朝天气新,聚首见情真。
园木相看古,池鱼亦咏春。山林如此酒,宇宙几何人。
堪笑尘埃世,兴怀石季伦。丁丑咏春偶成年代:【宋】 作者:【杨简】 体裁:【】 类别:【】叶叶枝枝都教女,红红白白尽呈人。
如何自古知音少,方到而今得句新。既遣鸟啼频嘱咐,又令鹤舞出精神。
便将天作一张纸,难画慈湖二月春。咏春近余雪应诏诗年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体裁:【】 类别:【】送寒开小苑。
迎春入上林。丝条变柳色。
香气动兰心。待花将对酒。
留雪拟弹琴。陪游愧并作。
空见奉恩深。咏春幡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五律】 类别:【】闲庭见早梅,花影为谁栽。
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代郡嘶金勒,梵声悲镜台。
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柳垂金年代:【宋】 作者:【仲殊】 体裁:【词】 类别:【】中春天气禁烟暖。
馀七叶,丹蓂未卷。海岳灵辉储庆远。
降非熊,运符亨旦。宝雾香凝,非锦筵红荐。
永算金尊屡满,酒里千年春烂漫。共朱颜,镇长相见。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年代:【宋】 作者:【陈希声】 体裁:【】 类别:【】田园与在半春天,春事关心夜不眠。护撒秧畦须拥水,辟栽蔬圃更堤川。
青囊子粒乡风旧,翠箬灵芽社雨前。独立斜阳无限意,一声发谷野桥边。
渔歌子年代:【唐】 作者:【李珣】 体裁:【词】 类别:【】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
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春日偶成年代:【宋】 作者:【程颢】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登城年代:【宋】 作者:【郑思肖】 体裁:【七绝】 类别:【】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点绛唇 春日风雨有感年代:【明】 作者:【陈子龙】 体裁:【词】 类别:【】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渭城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阳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渭城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阳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东风送暖:东风,春风。
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大地。”
2、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3、春光明媚: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4、一过惊蛰,天气就骤然暖和过来,山野泛着青,柳条抽出了新芽。一声春雷响过,那贵如油的春雨也淅沥沥的落下来。
漫山遍野笼罩在轻纱样的雨雾里,清新,湿润,如画一样的美丽。 5、春季,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瞧,随着“春姑娘”的到来,可爱的小动物们都蹦蹦跳跳的跑出来了,孩子们也笑奔跑出来了,与风筝一同享受春的乐趣。
春诗,诗人和春天仿佛结下不解之缘。
历代诗人写了不少咏春的名章俊句。唐代诗人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以喜悦的心情描绘出一幅早春气候: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日就长日辞长夜。 日光红洒,桂枝下的薄霜虽还没有消却,但温和的气息已排去严冬的寒冷,渐长的白昼已代替那漫漫的长夜,春天已经来了。
春景在诗人笔下更是绚丽多彩,杜甫《绝句》诗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天丽日当空,春风送暖,草本滋生,花香鸟语,报春的头者――家燕从遥远的南方归来,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说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又隔数重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里,诗人生动形象地用一个"绿"字来概括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大千世界,用"绿"字来传递春的信息,不能不说是绝妙之笔。王维《游春曲》说: 万树红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杏花、春风、绿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联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咏春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一枝出墙的红杏,向人间报春来了。从科学来说,春天的物候指标最好是什么呢?不少诗人喜欢以树木抽青来表示,正如宋代张栻《立春偶成》诗云: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但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又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标呢?看来,诗人推荐杨柳了。杜甫《腊日》诗云: 白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白居易《杨柳枝词》: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人们从丽日气息中,从花香鸟语中,从杨柳青青中感觉到春天到来。
但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对春天描写不限于山水花鸟,这首诗却写了小动物的活动: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在雨后潮湿的断墙上,蜗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随着它弯弯曲曲的行迹,组成了像是篆体的文字;燕子占据连行脚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衔泥作巢,安下家来;蜘蛛殷勤地吐丝结网,张捕猎物,但蛛丝毕竟太细,一阵风来吹断了许多,需要重新修补,才能成网;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两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赶回蜂窠。这些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小动物,也是春天繁忙热闹景象的一部分,陈师道潜心观物,注意到了点缀春光的这些角落,说明他观察之细和状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呢?古代人们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的终日。然而从气温来看,立春节气内,许多地区仍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和飞雪漫天的天气。
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写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还没有春天的景色。
唐代张敬忠《边词》也写道: 五原春色旧未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二月还不见杨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冻,长安已花落了。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呢?原来我们感到气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随太阳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而是随大地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而变化的。
从立春开始,大地差不多迟两个月才积累到足够的热量。因此,最科学的分法,还是气候学上的分法,以温度为标准,以五日为一候,候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度以下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间为春秋。
按照这个标准,再参照物候变化,就可以看出,地区不同,高低差异,春天到来就有早有迟,居留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开始于二月下旬,长江流域的春天开始于三月间,京津一带须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龙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处于冰天雪地之中终年没有春色。
春天的脚步首先来到江南,唐朝诗人王湾的《江南意》一诗,以敏锐的感受,报导江南春来早的消息: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诗中最后两句说,从来观察季节气象变化,只有在这里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别出新意,是诗中最动人的诗句。
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是残夜带来光明。"江春入旧年"是说春天的起步早,好像从旧年底就已开始,也就是说,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
“海日生残废,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学家张说,将这两句诗亲手写在办公的政事堂上,让朝内的其它读书人仔细观摩学习。
唐僖宗时的诗人郑谷,也写一首七绝诗:“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来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句能令万古传。”
诗的意思是:我这一卷诗中杂七杂八有诗百篇,现在虽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赖以成功的这些诗作。可它仍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残夜”。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穆穆:和。穆穆清风至:和煦的春天飘起。
条风:立春时的东北风,又作调风。草长条风舒:春草清风中舒展旖旎。
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兰、若:都是香草名。
古人所谓“兰”,属菊类,与今天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属草科。
涉:经历。二句意:兰若虽长在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
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这里指阳光雨露滋润。
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南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折花:此处指折枝梅花。
梅花冬末即开花,一树独先天下春,故为春之信使。驿使:古代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
陇头人:陇山人。聊:聊且,姑且。
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着江南春天的来临。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刘昚虚《阙题》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唐·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韩愈《春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那里春天的水面比天还要碧蓝,人在画船里听着淅淅的雨声入眠。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
春天到的时候,京城中没有一个地方不飞着落花。寒食节时的东风,将御花园中的杨柳都吹得斜转了。
3、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唐·王维《送平澹然判官》
黄云,指沙尘暴。画角,古代军中号角。沙尘暴刮得天昏地暗,边塞刚刚呈现的春天的生气就被断送了;战斗的号角吹起,一场残酷的厮杀又要开始了。此写边塞恶劣的气候条件与战争随时爆发的危险。
4、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宋·田为《南柯子》。
此写伤春的悲愁之情。“花落春去也”,无限春光随流水。敏感的主人公为此不胜感伤,遂以酒浇愁,希望借此消解心中的郁闷。酒醉之后,春天又在梦中回来了,却又担心被忧愁惊破,唉,这“春”梦也做得不踏实。这两句所要表达的,便是这种情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