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
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须臾:一会儿。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
1、《寒食野望吟》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2、《古意》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3、《相和歌辞·挽歌》年代: 唐 作者: 赵微明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旷野何萧条,青松白杨树。
4、《偈颂二十首》年代: 宋 作者: 释如珙
迷时从他迷,悟时听他悟。九牛虽有力,拽之不可住。日落又黄昏,风吹白杨树。
5、《遣怀》年代: 明 作者: 唐仲实
繁昌县前白杨树,随处柴门傍水开。可是夜深风露冷,流萤一个渡江来。
杨花诗
年代:【清】 作者:【舒位】
歌残杨柳武昌城,扑面飞花管送迎。
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无声。
较量妾命谁当薄,吹落邻家尔许轻。
我住天涯最飘荡,看渠如此不胜情。
东门之杨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东门之杨,其叶将将,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晰晰[1]。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杂曲歌辞·入破第五】
君住孤山下,烟深夜径长。辕门渡绿水,游苑绕垂杨。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刘商 【登相国寺阁】
晴日登临好,春风各望家。垂杨夹城路,客思逐杨花
皎然 【戏呈薛彝】
山僧不厌野,才子会须狂。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
张潮 【句】
寒林苞晚橘,风絮露垂杨
刘禹锡 【杂曲歌辞·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温庭筠 【杂曲歌辞·杨柳枝】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张敬忠 【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王维 【戏题盘石】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白杨礼赞
茅 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出处: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翻译: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2、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出处:两汉佚名的《驱车上东门》
翻译:车到洛阳城东门,遥望邙山累累坟。墓道萧萧白杨声,松柏夹路气阴森。
3、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出处:两汉佚名的《去者日以疏》
翻译: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啊,那萧萧悲凄的声响使人愁煞。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啊,但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子!
4、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出处:元代白居易的《楚汉两城》
翻译:战败的楚王、战胜的汉王都被雨吹风打去,寂寞无声,只留下两座空城相互倚靠。荒台破败,落日映照,使叶子红色更加浓重、枯深;古墓荒凉,秋风萧瑟,使白杨更加苍老、无力。
5、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出处:唐代李白的《劳劳亭歌》
翻译:金陵之南有一座送客的劳劳亭,亭边道旁长满了离离的野草。自古以来,别情不如长江东流之水,再加上此地的白杨悲风,更伤人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