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别》(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易水送别》(唐 骆观光)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3、《送别》(唐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4、《渡荆门送别》(唐 李太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送别》(南北时期 范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6、《送别诗》(隋 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7、《送别》(隋 陈子良)
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
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
8、《送别诗》(隋 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9、《暮春送别》(唐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10、《谢亭送别》(唐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遗憾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错过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1. 元代·高明《琵琶记》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 清·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3. 汉·卓文君《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4. 唐·温庭筠《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5. 清·曹雪芹《红楼梦》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
名言 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
--马库斯.T.西塞罗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3. 看你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4.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收爱,而是奉献爱。--亚里士多德5. 老朋友是最好的镜子。
--赫伯特6. 真正的友谊,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乔治.华盛顿7. 没有比无知的朋友更危险的了。
--拉封丹8. 如果想交到好朋友,自己必须先成为好朋友。--法顶9. 士为知己者死。
--司马迁10. 为了找到一个好朋友,走多远的路也没关系。--托尔斯泰11. 人一生有一个朋友足矣,两个太多,三个就会惹来麻烦。
--亨利.阿达姆斯12. 有人赞颂你,也会有人指责你。和指责你的人交朋友,远离赞颂你的人。
--犹太法典13. 真正亲近的人,不需要言语,即使多年不见,再见面的时候,友情也会一日往昔。-- 道教14. 只有能够分享内心感受的朋友,才可以给你战胜困难的力量。
--巴塔沙.葛拉西安15. 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驴的耐力,患难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谊的忠诚。--米南德16. 名誉,美酒,爱情,都不及可以让我感到幸福的友情更珍惜。
--赫尔曼.黑塞17. 一个好朋友,当看到对方的错误时,会真诚的指出,当朋友遇到好事时,会真心地感到高兴,当朋友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守在朋友的身边,鼓励他,支持他。--佛经18. 真正的友情就如同人的健康。
在失去之前,永远无法意识到他的真正价值。--科尔顿19.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在你得意的时候,只有邀请才来,在你失意的时候,会不请自来。
--伯纳尔20. 不要追究朋友的缺陷,不要泄露朋友的秘密,不要记着朋友过去的错误。只有懂得这三点,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菜根谭帮助朋友,以保持友谊;宽恕敌人,为争取感化。———— (美国)富兰克林世界上三件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 (缅甸)谚语讲到名望、荣誉、享乐、财富等,如果拿来和友谊的热情相比,这一切都不过是尘土而已。———— (英国)达尔文友谊既不需要奴隶,也不允许有统治者,友谊最喜欢平等。
———— (俄国)冈察洛夫思想感情的一致产生友谊。———— (希腊)德谟克里特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 (希腊)亚里士多德句子;蜜糖算最甜,友谊的话比蜜糖还甜。———— (瑶族)谚语有一把伞雨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
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友情,希望到永远。
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心底保留。这段经典的文字再次读过,还是会令我的心灵激起惜缘的花火,点点温暖…友情需要,一点互助,一点真诚,一点信任;爱情需要,一点激情,一点浪漫,一点平淡;亲情需要,一点无私,一点孝顺,一点团聚。
生活和人生,就是一点一滴拼凑的!选的料好,拼出来的生活,味道就好。 友情的句子 1、岁月如海,友情如歌。
2、有一把伞雨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
有一种友情,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心底保留。
这段经典的文字再次读过,还是会令我的心灵激起惜缘的花火,点点温暖… 3、友情是人最保贵的财富,无论你走到哪,身处何方,都会有一段温馨的回忆伴随着你。友情是金子,友情不像铁,越练,越氧化,最后化成一缕轻烟。
它像块金子,越练,越纯,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友情是一瓶… 4、友情需要,一点互助,一点真诚,一点信任。
5、友情需要,一点互助,一点真诚,一点信任;爱情需要,一点激情,一点浪漫,一点平淡;亲情需要,一点无私,一点孝顺,一点团聚。生活和人生,就是一点一滴拼凑的!选的料好,拼出来的生活,味道就好。
6、心,最终还是累了。这么多个漫长的日子,这悠悠的岁月,绮婉如歌。
辗转的年华,像一幅渐渐退色的风景画,而我们都一样,不管再怎么疲倦,也要继续走在这风风雨雨的人生路上。 7、友情是相知,当你需要的时候,你还没有讲,友人已来到你的身边。
他的眼睛和心都能读懂你,更会用手挽起你单薄的臂弯。因为有心情,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感到孤独。
不由觉得,其实友情一样是浪漫的! 8、左手握住右手,不安;右手握住左手,取暖;左手握住右手,友情;右手握住左手,爱情本以为当我离开以后可以不带走一片云彩,却还是发现在绝望时侯,自己手中仍旧紧紧抓着云彩的尾巴。 9、五一假期,多年不见的好友阿旺毫无预约地来到我所在的小县城,令我意外而又欣喜。
晚上,我请阿旺到外面去吃饭。阿旺说,在外面吃饭没有氛围,还是在兄弟家里随意些好。
于是叫妻子备菜,决定与阿旺在家… 10、淡淡友情满衣袖,红尘红颜两相就…… 11、以文会友,无声胜有声。一笺墨韵铺满才人们顶贴的深深脚印,一缕春风荡漾大家关注的笑靥如携半卷诗画。
今日轻度万里红尘,涤尽岁月的尘埃,在这里共赏唐风宋雨?,遥看朋友们的共同进步。 12、心中的你和身边的他,都是我的所爱;一样的情却只能深埋心间。
想你在每一个有星星的夜晚念你在每一刻欢乐的时光;盼你在每一次想你的瞬间;爱你在每一秒呼吸的间隙人生有太多无奈,愿我简单的问候能… 13、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凡是与人相处都得有个度。这个世。
1、《与刘伯宗绝交诗》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赏析:表现的是生性高洁的凤鸟不屑与品行低劣的鸱鸟为伍,决然而去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厌恶刘伯宗趋炎附势、冷落旧友的行为的绝交之意。
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2、
庭院池中月,屋内镜里花;
身近如形影,咫尺却天涯。
心海风波涌,貌和神已他;
原本同心结,散落黄尘沙。
表达友情深厚的诗句
1、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3、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4、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5、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6、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
7、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8、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9、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0、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百度[引用时间2018-1-19]
1.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变模糊的全过程,心会在你 泪水落下的那一刻变得清澈明晰。盐。注定要融化的,也许是用眼泪的方式。
2.过火的友谊,会化为灰烬……
3.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4.哭,并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并不象征我认输; 放手,并不表示我放弃;微笑,并不意味我快乐
5.你看得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掉在键盘上的泪……
6.你我为了理想而历尽了艰难,才走向了成功之路。但愿你还能记得,永远地记得,那一段充满着奋斗激情的闪亮日子。
7.沙漏颠倒反覆,人生的阵痛便经历一次又一次。
8.当你孤独时,风儿就是我的歌声,愿它能使你得到片刻的安慰;当你骄傲时,雨点就是我的警钟,愿它能使你获得永恒的谦逊。
9.我的真心以待,换来你的无情伤害,知道你的欺骗,背叛。却选择视而不见,不是我笨,只是你带给我的伤太过沉重
10.我深深地理解,耗费了多少时间,战胜了多少困难,你才取得眼前的成绩。请你相信,在你追求、拼搏和苦干的过程中,我将永远面带微笑地站在你的身旁。
杜甫与李白的交往故事 在我的想象中,李白一生浪迹天涯,漂泊不定,似乎始终都在不停地四处漫游。
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讲到李白在开封有个牵系着他后半生的家。 故事发生在大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三大诗人相聚开封,同登吹台饮酒赋诗。
有一天,他们正在吹台开怀畅饮,忽听窗外传来如梦如幻的琴声。三人疑是师旷再生,不禁心生感慨。
似醉非醉之间,李白即兴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带着丫环来到这里。
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站在壁前反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连僧人进房都未能觉察。僧人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得黑乎乎一片,心生怨气,举布欲擦,却被这位姑娘拦住。
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作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
宗氏就是李白的第四位夫人。 这个“千金买壁”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宗氏才女却确有此人。
据郭沫若考证,李白“在梁园也有家,往来于此,累十年之久。”宗氏的祖父名叫宗楚客,在唐高宗时曾做过宰相,后因依附韦后,被唐玄宗所杀。
李白和宗氏结婚后仍四处漫游,也常回家看看。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他才带着宗氏与她的弟弟宗昂逃到江南避难,结束了“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的生活。
我们已无法确切知道,诗人在十年间曾多少次回到这里、每次在 家里住多久,但即便他是一叶任意漂荡的孤舟,想必在疲惫的时候也 会停靠到自己的港湾。家是思念的方向,是梦中的牵挂,是诗人漂泊 孤旅中洒到床前的那缕月光。
有了这个家,李白落拓失意的后半生, 便有了一份无可替代的心灵慰籍。 【二】 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 陇 西或山东, 青莲乡或碎叶城 /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关于李白的身世, 历来争论颇多。
按较为普遍的说法,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其先祖于隋 朝未年被流放到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五岁左右随父亲迁 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他有感于“铁杵磨成针”而发奋好学, “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还热衷于剑术和纵横术,青年时代就游遍了蜀 中名胜。 26岁那年,李白仗剑走出巴山蜀水,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
在湖北安陆,他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先后生下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此后8年,他对出仕为官满怀自信,四处求仙访道,结交各方人士,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后来,他又举家迁往山东济宁,仍然奔走于各地,向官员锐身自荐,苦苦寻求出仕的时机。不久,妻子许氏病故,李白又与一刘姓女子结婚,并迁居安徽南陵。
但这次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二人分手后,李白与一山东女子再次结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颇黎。 天宝元年秋天,唐玄宗接受玉真公主和道士吴筠的举荐,征召李白入京。
此时,李白已经42岁了,正住在安徽南陵一个小山村里。接到消息,他欣喜若狂,连忙烹鸡置酒,高歌取醉,还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可谓意气扬扬,踌躇满志。
他原以为,此去定可以酬其为帝王师、画经纶策的的夙愿,不料,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梦想,他得到的翰林供奉不过是皇帝为附庸风雅而设的一个闲职。 当时的唐玄宗在位已三十年,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久疏朝政。
这使李白感到万分失望,他不能忍受“以俳优蓄之”的待遇,不甘心扮演一个跟在帝王、贵妃身后赋诗纪盛、歌咏升平的角色,时常借酒浇愁,亦醉亦狂。即使这样,他还是遭到了权贵的谗毁与排挤。
“君王 虽爱蛾眉好,无奈后宫妒杀人”,在朝仅一年零八个月之后,李白便怀着失望与悲愤走出了长安。 【三】 走出长安,李白向东漫游,一路凄凄惶惶、无限迷茫。
被召进宫的恩宠已恍若隔世,才济天下的宏图大愿也随京阙城楼渐渐远逝,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呢?疲惫与失落中,他让流浪的长靴踏进了洛阳的街巷。于是,杜甫走进了他的视野。
此时,李白44岁,杜甫刚满33岁。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官 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为奉天县令。
杜甫自幼受到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七岁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与文士们交游酬唱。24岁时,他到洛阳参加科考,却未能及第。
从此,他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过着“放荡齐 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也许前世有个约定,让李白与杜甫终于在洛阳邂逅。
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几番把酒长谈之后,相约汴州同游。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惺惺相惜、商定前往开封之际,同样落拓失意的高适,正流浪在开封街头。
高适自幼学书学剑,雄心勃勃,非常自负。与李白一样,他也不屑于走科考入仕的常道,而寄希望于经人举荐得到天子的赏识,一鸣惊人。
20岁时,他曾西游长安,首探仕路,结果无功而返。此后十年间,他居住在开封一带耕田读书,等待时机。
后来,又北游燕赵,试图走从戎入幕而登仕途的道路,仍然失败而归。“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良苦。”
两次求仕失败,使高适贫困潦倒,但凄草荒田掩不住他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