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汉·苏武《留别妻》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唐·白居易《母别子》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先秦·屈原《离骚》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唐·李咸用《咏柳》 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
——唐·温庭筠《寒食日作》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唐·温庭筠《题柳》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宋·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摇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
——唐·李白《寓言三首》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唐·顾况《杂曲歌辞·游子吟》 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
——宋·吴文英《解语花·梅花》碧桃花,春婉娩。——宋·晁端礼《苏幕遮·碧桃花》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宋·詹玉《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唐·温庭筠《和友人伤歌姬》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汉·佚名《别诗四首》。
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释义:春风吹散云雾,骤雨初歇,天气刚刚放晴,阳光重新照在湖面上温暖又明快。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新生的绿苹,整整齐齐铺满了水面。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沉重,只得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渐渐的体弱多病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2、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永遇乐·璧月初晴》宋代:刘辰翁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
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释义: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东升。
云色如黛,淡淡飘荡在远空。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温。
前度刘郎如今又来这里,想不到变得如此冷寂岑岑。记得从前的元夜,车水马龙攘攘纷纷,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
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暗夜照得如白昼一样明灿。我总是没有什么心情,和人们携手同去赏灯观看。
谁知道,上元夜也会禁止宵行,人稀烟断,满城凄风苦雨,愁云惨淡。犹记宣和旧日,直到南渡临安,上元夜依旧热闹繁盛如故。
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净。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纷乱飞舞。
写下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也无路可走,我到处漂泊无寄处。
就想起被叛军困在长安的杜甫,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谁知否?空自对着昏暗不明的一盏残灯,长夜无眠,外面又传来满村的社鼓。3、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宋代:吴文英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
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情如水。小楼熏被。
春梦笙歌里。释义:雨后,漫天的愁云被风吹散,明月露出姣好的月容,就像嫦娥刚刚沐浴梳洗般。
尽管街上车水马龙,来往着体态轻盈的佳人,却没有扬起半点尘埃,因为雨后的路面润泽酥软不起尘土。我如今重游京华旧地,当日赏灯的情事依稀在心。
难忘她的柔情似水,我的思绪如流水般难以止息。独自回到小楼里,薰香拥被独自睡去,进入温馨的春梦,梦里恍惚听到笙歌乐音。
4、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初晴游沧浪亭》宋代: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释义: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5、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宋代:王诜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释义:小雨初停云消散,夕阳照庭院。
金碧楼台,芙蓉池中倒影现。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
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如此园林,风景无限美。
流浪归来,没了心情去赏欣。独自坐到天黄昏,悄悄庭院无一人。
惆怅凄苦心烦闷,更添颜老人憔悴。
作品原文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作品译文 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
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作品鉴赏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
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更加怅惘。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十分调皮、非常会捉弄人的。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
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1、作品原文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2、作品简介
《雨晴》是唐代诗人王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选取简单平常的景物,描绘了雨过天晴后花园的衰败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语句生动有趣,情感表达淋漓尽致。
3、作者简介
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何物最光知,虚庭草争春。
孟郊 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 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林红。
王安石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张良运 杳杳艳歌春日午,山墙何处隔朱门。
温庭筠 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花秋日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①春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 ②春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春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④春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⑤春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⑥春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⑦其他带“春”字的诗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