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天冷诗句经典 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二、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三、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关汉卿《大德歌·冬》 四、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五、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曹组《蓦山溪·梅》 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七、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八、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九、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十二、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十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 十四、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十五、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十六、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十七、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十八、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十九、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二十、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 术,多病能忘太史书。——作者:李郢《江亭晚望》
2、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作者:徐铉《寒食日作》
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李颀的《听 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4、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何溪背林处,犹覆定僧庵。——作者:陆龟蒙《残雪》
5、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作者:齐 己《楚寺寒夜作》
6、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 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作者:杜 甫《槐叶冷淘》(优美诗句)
7、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 成,留家惜夜欢心发。——作者:鲍溶《寒夜吟》
8、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作者:白 居易 《杂曲歌辞·竹枝》
9、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 旱苦热》
10、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作者:赵 嘏《冷日过骊山》
11、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佚名《孟冬寒气至》
1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作者:孟浩然《早寒江上有 怀》 13、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作者:李 商隐《夜冷》
(一)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闻客从何处来
(四)《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五)《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八)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九)《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十)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十一)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二)天净沙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三)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十四)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张九龄眼中的冬天,虽然寒风飘雪,却盖不过友人一壶酒的温热。
《答陆澧》唐·张九龄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柳宗元笔下的冬天,万籁俱寂,渺无人烟。《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安石在意的冬天,是生命对苦难顽强不屈的抗争。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刘长卿经历的冬天,雪夜漫漫,一人一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高适记得的冬天,哪怕严寒肃杀,依然怀有豪情壮志。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诗下的冬天,有雪的刺骨,也有征伐的刚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居易关注的冬天,是民生的疾苦,贵族的奢靡。《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杨万里所见的冬天,满眼尽是孩童的稚趣与童真。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杜甫经历的冬天,哪怕美景佳肴在前,仍然难放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小寒食舟中作》。
一、唐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
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二、唐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三、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四、唐元稹《南秦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译文:
帝都到清明时间寒意才尽,而骆谷到了春深时节却未见春意。
刚看见峻岭上云似华盖,就发现岩石下白雪如尘。
五、唐李白《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
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她到长城打仗的丈夫回来,长城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啊。
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答陆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陆澧的盛意邀请的答谢之情。
是天寒地冻暖心的诗句。 《答陆澧》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
全诗以酒为引子,用这种极为平常却又极富深情的事物,写出朋友间的依依浓情。诗篇虽短,但写得质朴亲切,轻快自然,语浅情深,颇具特色。
原文 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译文松叶的景色不能与酒相比,到了春天也能酿几回在飘雪的时候,踏着崎岖的山路来一起饮酒谈心 赏析这首绝句体小诗,短小而质朴,亲切而自然。诗中用语极为平实,几乎就是口头语,然而从容写来,淡而有味,语浅情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里有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子,这种风格又被后来的王维、孟浩然等发扬光大,形成山水田园一派,张九龄不愧为开启盛唐诗风的诗坛领袖。
1、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孔雀东南飞》
2、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3、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