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诗歌 » 思念诗歌 » 雪思念的诗句古诗大全(用雪景表达思念的诗句)

雪思念的诗句古诗大全(用雪景表达思念的诗句)

分类:思念诗歌 日期:2022-03-10 15:18 浏览:201 次

1.用雪景表达思念的诗句

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

3、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山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

9、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杜甫《野望》

10、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卓文君《白头吟》

12、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13、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2.形容雪天的思念诗句有什么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113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3、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4、雪似梅花,梅5261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4102《踏莎行》。

5、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1653隐《对雪二首》 7、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回使君》 8、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答洪升《雪望》 1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3.以雪寄相思的诗句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关汉卿 《四块玉·别情 》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清平乐·别来春半》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以雪寄托相思的诗句

《咏雪》作者:吴均出处:《汉魏六朝诗选》作品体裁:五言古诗创作年代:南朝原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译文:微微的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她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而台阶上凝积着如花美丽。我无法看到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发白,但那只是空荡的树枝而已。

伤心泪下,此情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而,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扩展资料:作品赏析: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际上是观雪感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

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

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

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

“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

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至于阶上,已为白雪凝积,则不觉其飘落。

似乎空中之雪一味飘舞,阶上之雪但只凝积,一动一静,互不相涉。“似花积”既写阶上雪色,亦隐隐引出下二句。

作者写空中、地上之后,目光复归于居中的“庭树”。“不见”二句上承首句的“庭树”展开。

杨柳、桂树均为庭树中之一部分。“杨柳春”指叶绿,“桂枝白”指花发。

时值隆冬,桂枝皆白,看似花,但庭中杨柳未绿,则知桂枝之白为非花。从首句至此全是写景,并且是诗人立于帘下所见之景。

5.下雪思恋的诗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燕山雪花如瀑布,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3、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惊艳。宋·吕本中《踏莎行》。

5、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7、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8、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1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6.用雪景表达思念的诗句

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3、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5、山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9、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杜甫《野望》10、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1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卓文君《白头吟》12、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蕴《咏雪联句》13、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7.形容雪天的思念诗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3、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5、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7、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8、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1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8.以雪寄相思的诗句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关汉卿 《四块玉·别情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清平乐·别来春半》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雪思念的诗句古诗大全

相关推荐:
  • 栖霞山的诗句
  • 国防安全的诗句
  • 天空美的诗句是
  • 大树和孩子的诗句
  • 古诗句的搞笑段子
上一篇:古诗武字开头的诗句(武字开头七个字的诗句) 下一篇:思念已逝亲人的古诗句(关于怀念已故长辈的古诗句有哪些)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诗歌分类

优美 伤感
元宵 元旦
冬天 国庆
圣诞 夏天
思念 感恩
抒情 故乡
春节 朋友
清明 爱国
生活 真诚
秋天 老师
除夕

失败后取得成功的古诗句(关于失败后想要成功的诗句)
体现诗人送别的古诗句(表达诗人送别情的古诗)
关于歌颂同学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人间大爱的古诗句
关于6月的诗句古诗(描写六月的诗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4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