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3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回答者: 岁月不寒 | 十八级 | 2011-5-2 10:53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1、《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唐代:张志和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祓禊,是三月三一个重要的习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
2、《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代:徐彦伯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三月三,上巳节,“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如此良辰美景,正是文人雅士集会水滨,流觞取饮,吟诗作文的盛日。
三月初三风俗:
吃荠菜煮鸡蛋
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吃了可以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放风筝
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民间还有说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巳节(古代的妇女节) 杜甫《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 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频, 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月三十日 朝代:宋 作者:赵蕃 正是春时病不聊,未嫌风雨送今朝。 今年红蕊明年在,此日繁阴后日凋。
诗癖不除终作崇,鬓霜无种自能饶。平生吟友俱安在,寥落天涯不可招。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李白 古风(咸阳二三月)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夏完淳 婆罗门引.春尽夜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
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
登楼望、柳外销魂。 《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苦。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妇犹饿死。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凉州词 (唐)王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乡篇)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虞美人 (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送别篇)易水送别(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惜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满江红·写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苏麟《断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这样够了么,满意请采纳。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译: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译: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译: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5、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译: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