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泰山》张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独上上方上,立高聊称心。气冲云易黑,影落县多阴。
有云草不死,无风松自吟。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
——《华山上方》 裴说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失风鼓唅呀,摇撼千灌木。
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苍鹿。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
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 顾况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
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
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马戴居华山因寄》 贾岛贾岛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望嵩山》 吴融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
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
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游嵩山》 熊皎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望衡山》 刘禹锡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柳宗元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恒山》贾岛 【释义】:张岱的泰山文仅有一篇《岱志》,这是他为数不多的长文之一。动笔之前,他阅读了历代描写泰山的名作,认为“应劭记封禅而岱之事尽,钟惺记岱而记事尽,李士登记十六字而诗文之事尽。
此外再益一字,是不知岱者也。”这就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但随即机锋一转,说明“余之志岱,非志岱也……亦言岱之上下四旁已耳。一字不及岱,而岱之事亦缘是而尽”。
显示他擅构思,长于机巧。是志果然避开抒写景胜典故的老路,另辟蹊径,重点写了泰山及周围形势地貌,泰山气候之诡异无常,泰安客店习俗,岱庙集市,泰山香税、乞丐、山轿等,不仅令未至泰山者向往,即身处泰山者亦觉隽永,回味无穷。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仰慕之情】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写出泰山的高大)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
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
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
《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是唐代的一首诗,作者是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
早年为僧,名无本,后来俗。几次考进士都没有中。
唐文宗时做过遂州长江(今四川省蓬溪县)主簿等小官。他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
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长江: 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
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
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
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
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唐】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唐】刘长卿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
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 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
明发遥相望,云山不可知。 偶作 【唐】刘禹锡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江行早发 【唐】齐己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
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
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松江晚泊 【唐】吴融 吴台越峤两分津,万万樯乌簇夜云。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江行二首 【唐】殷尧藩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
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
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泰山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西湖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庐山的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写五岳的古诗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西岳岭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 杜甫 南岳配朱鸟 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 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 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 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泰山吟(六首) [唐]李 白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去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核。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去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去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去鬟。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
独把绿绮琴,夜行青山月。 山明日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听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摇龙门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去飞。
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南朝] 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杜甫的望岳诗有三首,分别赞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东岳泰山 望岳 西岳岭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儿孙 似(一作如)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西岳华山 望岳 杜甫 南岳配朱鸟 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 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 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 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作业安排和设计: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2。
咏华山(齐读)2.学习生字“华”3.释题。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二.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三.学习生字词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5.照样子,按笔顺描红。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认读。2.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1)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
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2)指名读。(3)小结。
齐读。2.讲读第二、三段。
(1)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a.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b.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c.指导朗读。
(2)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a.齐读四、五句。
b.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c.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5)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指名读古诗。b.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c.指导朗读。
(6)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a.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指导朗读。(7)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自由读第三段。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小结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2.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朗读训练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2.同桌互读。
三.指导背诵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2.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3.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指名背诵。四.练习1.口头扩词。
顶()()()齐()()()2.写笔顺。与华(二)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咏华山》,它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
根据课文叙述寇准跟老师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我为本课制定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从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造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渠道。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交流、检查读课文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等,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议,深化理解了课文内涵,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创新见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双向互动的交流得以实现。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这堂课的教学也注意到这一点:新课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华山挂图来创设情境,让生首先对华山有感性的认识,再激发学生去爬山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七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
这样,学生便会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而去自发性进入阅读。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利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去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三、循文明像,体情悟道,突破“文包诗”难点。“文包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因此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品描写华山高、雄伟壮丽的句子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贴图的形式,理解华山高耸入云的壮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设身处地把自己当。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东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西岳华山】 五峰并雄入云端,五花并蒂帝都畔。
奇山奇石奇苍松,险峰险路险登攀。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中岳嵩山】 中州峻岳似画屏,夏听松风秋赏红。
书院古柏武帝封,少林禅院少林功。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南岳衡山】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衡山》李白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北岳恒山】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恒山》贾岛。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西岳岭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 杜甫 南岳配朱鸟 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 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 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 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泰山吟(六首) [唐]李 白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去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核。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去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去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去鬟。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
独把绿绮琴,夜行青山月。 山明日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听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摇龙门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去飞。
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南朝] 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1。
泰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华山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3。
衡山 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4。 恒山 贾岛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5。
嵩山 卷123_1 【嵩山十志十首·草堂】卢鸿一 草堂者,盖因自然之溪阜,前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构, 后加茅茨。 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 叶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闲。
谷神同道,此其所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词曰: 山为宅兮草为堂,芝兰兮药房。罗蘼芜兮拍薜荔, 荃壁兮兰砌。
蘼芜薜荔兮成草堂,阴阴邃兮馥馥香, 中有人兮信宜常。读金书兮饮玉浆,童颜幽操兮不易长。
知 卷123_2 【嵩山十志十首·倒景台】卢鸿一 倒景台者,盖太室南麓,天门右崖,杰峰如台,气凌倒景。 登路有三处可憩,或曰三休台,可以邀驭风之客, 会绝尘之子。
超逸真,荡遐襟,此其所绝也。及世人登焉, 则魂散神越,目极心伤矣。
词曰: 天门豁兮仙台耸,杰屹崒兮零澒涌。 穷三休兮旷一观, 忽若登昆仑兮中期汗漫仙。
耸天关兮倒景台, 鲨颢气兮轶嚣埃。皎皎之子兮自独立,云可朋兮霞可吸, 曾何荣辱之所及。
古 卷123_3 【嵩山十志十首·樾馆】卢鸿一 樾馆者,盖即林取材,基颠柘,架茅茨,居不期逸, 为不至劳,清谈娱宾,斯为尚矣。 及荡者鄙其隘阒, 苟事宏湎,乖其宾矣。
词曰: 紫岩隈兮青溪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芳靃蘼兮荫蒙茏, 幽人构馆兮在其中。
靃蘼蒙茏兮开樾馆, 卧风霄兮坐霞旦。 粤有宾兮时戾止,樵苏不爨兮清谈已, 永岁终朝兮常若此。
古 卷123_4 【嵩山十志十首·枕烟庭】卢鸿一 枕烟庭者,盖特峰秀起,意若枕烟。 秘庭凝虚,窅若仙会, 即扬雄所谓爰静神游之庭是也。
可以超绝纷世, 永洁精神矣。及机士登焉,则寥阒戃恍,愁怀情累矣。
词曰: 临泱漭兮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窅冥。 怳欻翕兮沓幽霭, 意缥缈兮群仙会。
窅冥仙会兮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 闻夫至诚必感兮祈此巅,契颢气,养丹田, 终仿像兮觏灵仙。
斋 卷123_5 【嵩山十志十首·云锦淙】卢鸿一 云锦淙者,盖激溜冲攒,倾石丛倚,鸣湍叠濯,喷若雷风, 诡辉分丽,焕若云锦。 可以莹发灵瞩,幽玩忘归。
及匪士观之,则反曰寒泉伤玉趾矣。词曰: 水攒冲兮石丛耸,焕云锦兮喷汹涌。
苔驳荦兮草夤缘, 芳幂幂兮濑溅溅。石攒丛兮云锦淙,波连珠兮文沓缝。
有洁冥者媚此幽,漱灵液兮乐天休,实获我心兮夫何求。 古 卷123_6 【嵩山十志十首·期仙磴】卢鸿一 期仙磴者,盖危磴穹窿,迥接云路,灵仙仿佛。
若可期及, 儒者毁所不见则黜之,盖疑冰之谈信矣。 词曰: 霏微阴壑兮气腾虹,迤逦危磴兮上凌空。
青霞杪兮紫云垂,鸾歌凤舞兮吹参差。 鸾歌凤舞兮期仙磴,鸿驾迎兮瑶华赠。
山中人兮好神仙, 想像闻此兮欲升烟,铸月炼液兮伫还年。 知 卷123_7 【嵩山十志十首·涤烦矶】卢鸿一 涤烦矶者,盖穷谷峻崖,发地盘石,飞流攒激,积漱成渠。
澡性涤烦,迥有幽致。可为智者说,难为俗人言。
词曰: 灵矶盘礴兮溜奔错漱,泠风兮镇冥壑。研苔滋兮泉珠洁, 一饮一憩兮气想灭。
磷涟清淬兮涤烦矶, 灵仙境兮仁智归。 中有琴兮徽以玉, 峨峨汤汤兮弹此曲,寄声知音兮同所欲。
主 卷123_8 【嵩山十志十首·幂翠庭】卢鸿一 幂翠庭者,盖崖巘积阴,林萝沓翠,其上绵幂,其下深湛。 可以王神,可以冥道矣。
及喧者游之,则酣谑永日, 汩清薄厚。词曰: 青崖阴兮月涧曲,重幽叠邃兮隐沦躅。
草树绵幂兮翠蒙茏,当其无兮庭在中。 当无有用兮幂翠庭,神可谷兮道可冥。
有幽人兮张素琴,皇徽兮绿水阴,德之愔兮澹多心。主 卷123_9 【嵩山十志十首·洞元室】卢鸿一 洞元室者,盖因岩作室,即理谈玄,室返自然,元斯洞矣。
及邪者居之,则假容窃次,妄作虚诞,竟以盗言。词曰: 岚气肃兮岩翠冥,空阴虚兮户芳迎。
披蕙帐兮促萝筵, 谈空空兮核元元。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
返自然兮道可冥,泽妙思兮草玄经,结幽门兮在黄庭。 古 卷123_10 【嵩山十志十首·金碧潭】卢鸿一 金碧潭者,盖水洁石鲜,光涵金碧,岩葩林茑,有助芳阴。
鉴空洞虚,道斯胜矣。而世生缠乎利害,则未暇游之。
词曰: 水碧色兮石金光,滟熠熠兮濙湟湟。泉葩映兮烟茑临, 红灼灼,翠阴阴。
翠相鲜兮金碧潭,霜天洞兮烟景涵。 有幽人兮好冥绝,炳其焕兮凝其洁,悠悠千古兮长不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