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宋代:苏轼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
译文
橘树何时与山楂、山梨一起长到雪霜来时?一旦经过品评之后,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开人们的议论?
我到黄州来,开始还未认识橘树。如荆州、扬州产的金子般的橘子极为贵重,我乐于尝新橘。品尝橘子吮它的滋味,赋写橘诗嚼它的句子,口味芳香。
2、春风
唐代: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译文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3、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宋代: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4、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元代:萨都剌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译文
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常与朋友们宴请酬唱,秉烛促谈,弹和推盏。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洒了,深院乡帘垂,清消永夜,无穷趣,无穷意。
今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这月下之夜,心情几个能知?杨柳青青,习习柔风,细细的柳条在清柔的风下,徐徐的摇曳。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儿清香扑鼻,孤独地倚于阑干。
5、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宋代: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1.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苏东坡)5.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隐)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7.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8.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9.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雨梨花。
(《玉蝴蝶》)10.雪岭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
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元 吴镇 小令《[南吕]金字经·梅边》) 春日上方即事【唐】王维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阙题 【唐】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杂诗 【唐】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忆王孙 【唐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感讽 【唐 】李贺 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
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秋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惟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相和歌辞·长门怨 【唐 】刘长卿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 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梨花 【金】元好问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宋 】陆游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水龙吟【宋】周邦彦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圆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抚旧惟销魂,南山坐悲峭。
淡黄柳 【宋】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兰陵王 【宋】周邦彦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年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倠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睺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阮郎归 【宋】秦观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
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赏春 【元】 胡祗遹 梨花白雪飘。
杏艳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
显得东风恶,野桥。路迢。
一弄儿春光闹。夜来微雨洒芳郊。
绿遍江南草。黔驴山翁,轻衫乌帽。
醉模糊。
这是一些描写梨花的句子 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古时候,每逢梨花盛开时节,人们最爱在花阴下欢聚,雅称“洗妆”。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 人们最爱用梨花作头饰,当时,汝阳侯穆清叔赏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议泛金瓯。……”
历代诗人钟爱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写梨花神、气、韵、致的诗篇。
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这首先引起了诗人们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咏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温庭筠有诗云:“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张建描写梨花初绽为“嫩苞开破雪搓球”,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赞美梨花。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把飞雪比作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开白雪香”,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 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读古人梨花诗,便觉有清香从纸上飘出,清凉怡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风韵。“一树梨花一溪月”——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尽的温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院子里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池塘边柳絮轻漾,春风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夜色朦胧,星月临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风中轻盈舞,偶有花瓣飘落,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驰神往,陶然怡悦,叹为观止!
最妙的要数梨花经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妩媚动人。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贵妃在仙山上听说唐玄宗的使者到来时潸然泪下的仪容,形象生动,刻意人微,明丽动人,可谓写出了人间美色的极致。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泪,如宋·王洙《梨花》诗:“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文征明在《梨花》诗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泪” 梨花带雨悲而不伤,却写出人间美色的极致,一滴滴,一点点的,不需风吹,自然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又是怜,又是爱的痴情。在铺垫环境和渲染气氛时,诗人们也常常把梨花衬托出一种凄凉的意境、哀怨的心情。如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 ,梨花春雨掩重门”宋人李重元有一首《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作者用黄昏时雨打梨花的景象,衬托了一位深怀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态。周邦彦 “弄夜色 ,空馀满地梨花雪”,用具体的梨花落满地以象征“ 春去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满地梨花如雪,极写怨恨之情。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浣溪沙》词云“梨云如雪冷清明”,写春残的用语冷峭动人。杜牧诗:“带叶梨花独送春”。梅尧臣《苏幕遮·草》“落尽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尽写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诵古人咏梨花的诗句,只觉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洁清香,五脏六腑有说不出的妙境,惬意极了。
参考资料:
1、蝤蛴领上诃梨子
唐 和凝 《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
2、如今更惜棠梨子
宋 彭元逊 《蝶恋花·微雨烧香馀润气》
3、梨子压枝铺短墙
宋 黄庭坚 《曹村道中》
4、梨子要肥千取百
宋 杨万里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5、宣州梨子鹅儿黄
明 孙蕡 《送何都阃济南省亲至京还广》
6、宣州梨子鹅儿白
明 孙蕡 《往平原别高彬》
《置酒坐飞阁》李世民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
余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
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李亨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
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
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巫山一段云》李晔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
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
冰眸莲脸见长新,巫峡更何人。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
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
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李贺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王濬墓下作》李贺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袖剑断青铜。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南园》李贺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送别》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1)
《浣溪2113沙》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欲上秋千四体慵,
拟教人送又心松,
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
隔墙梨雪又玲珑,
玉容憔悴惹微红。
2)
《秦淮杂诗》5261
年代: 清 作者: 王士祯
旧院风流数顿4102杨,梨园往事泪沾赏。
樽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
3)
《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年代: 宋1653 作者: 朱敦儒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4)
《柳枝词十首》
年代: 唐 作者: 徐铉
长爱龙池二月时,毵毵金线弄春姿。
假饶叶落枝空后,更有梨园笛里吹。
5)
《梨》
年代: 宋 作者: 刘子专翚
尚想飞花照崎疏,离离秋实点烟芜。
丹腮晓露香犹薄,玉齿寒冰嚼欲无。
旧有佳名留大谷,谁分灵属种下仙都。
蔗浆不用传金碗,犹得相如病少苏。
1、满宫关山隔。
出处: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 白话文翻译:洒满庭中的月光啊,像院里的梨花一样白,你可照见我那思念的人儿么,相隔万里多少关塞。 2、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
出处: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白话文翻译:满院的梨花如飘香的白雪,高楼的静夜里,檐下的筝片在风中呜咽。 3、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出处:[唐]白居易; 白话文翻译:梨花中感悟到情感是因为梨花有叶子的陪伴,这树江边的梨花让我触景生情。 4、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出处:唐代:白居易 白话文翻译: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 5、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出处:唐代杜甫《百忧集行》; 白话文翻译: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梨花香》
笑看世间,痴人万千。
白首同倦,实难得见。
人面桃花是谁在扮演。
事过境迁,故人难见。
旧日黄昏,映照新颜。
相思之苦谁又敢直言。
梨花香,却让人心感伤。
愁断肠,千杯酒解思量。
莫相望,旧时人新模样,思望乡。
为情伤,世间事皆无常。
笑沧桑,万行泪化寒窗。
勿彷徨,脱素裹着春装,忆流芳。
笑我太过痴狂,相思夜未烊。
独我孤芳自赏,残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