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一: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顺应人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同样是温柔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妖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间险恶,于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雨夜思绪》)
文段二:她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虑;她有“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繁华;她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幽;她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她的决心,是她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她感伤时如梦的呓语……(《书之声》)
文采思维及表达技巧训练 一、分类联想巧设喻 1、自然类。
我们要表达“生活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这个话题,便可这样设喻: 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 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 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 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 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先确定好一个角度,然后用一个合适的引导句,逐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诗词类。
灿若星辰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以“生命”和“乐观”为例: (1)引用古诗词。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2)化用古诗词。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 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3、人文类。 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
例如: (1)名人+名事。 命运就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
命运就是屈原留在汨罗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
命运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
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的凛然不惧。
二、花叶相宜巧映衬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衬。”借这个比方,文章中的一些中心句好似红花,一枝独艳稍嫌单调,如果能从其他角度铺排几句(绿叶)陪衬起来,就有韵味和风采了。
1、拨叶寻花——铺垫式。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 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 叶—铺垫句 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 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 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 花—中心句 2、擎花携叶——牵引式。
生命因追求而美丽 花—中心句 生命中如果没有追求 叶—牵引句 就好像大地上没有群峰 就好像山川内没有了飞瀑 就好像河流里没有了浪花 三、纵横交错巧排比 1、层层深入法(纵式)。 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 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 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 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造成语义上的不断深化,不仅有层次感,而且也很有力度,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2、同类并列法(横式)。 青春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 青春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 青春是片片馥郁醉人的花瓣 青春是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 3、异类交叉法(交错式)。
两袖清风是廉者的幸福 加官进爵是政客的幸福 生意兴隆是商人的幸福 春种秋收是农人的幸福 该例与同类并列的写法不同,每一个排比句所选取的角度都不一样,是一种异类交叉的手法,显得灵活多变,姿态万千,意蕴丰赡。
心灵净化处
东莞小桔灯作文学校 初一 刘源
校园的中心,传来一阵淡淡的书香,虚无飘渺,却又沁人心脾。
放学了。不觉间,脚步细碎,我又来到了这里。图书馆迎风傲立,这蕴藏着无价之宝的圣地,为人们支撑起这心灵的净土。
我走了进去,那股冉冉的檀香,透过书的扉页,透过书柜的夹层,透过我的皮肤,传到我的每一根血脉和神经。那棕红色油漆的装修,使图书馆整体与这儿的书香相呼应,使人很想沏杯热茶,坐下来,展开丰富的遐想。
想,那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国……
迷雾散去,远处楼阁之上,站着一个书生,眺望着远方的江水,轻吟着自己的诗歌。好一个苏东坡,好一首念奴娇,好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只有那远方的流水,依旧湍急,亘古不息。
流水,流水,李清照乘着小舟,迷醉的她误入藕处时惊起一滩鸥鹭。“扑棱棱”地飞呀飞,飞到一个美丽的、风雨过后的早晨,卷帘人说“海棠依旧”,她摇头笑着道:“应是绿肥红瘦”。美丽的海棠,飘啊飘,飘到北宋末期,此时的李清照,只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伤怀与凄美。
走进图书馆深处,翻开一本书,我接受精神的洗礼。
鸦片战争的军火焚烧在中原的大地上,日本侵略者开始对神圣的中土进行大肆的侵占和屠杀,九一八,九一八,无助的人没了家。命运如何,结局如何,罪恶是否洗去,只有那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才知道。
反抗!站起来就不是东亚病夫!为了家园和祖国,不惜一切!
这样,我彻底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净化。而校园的中心,那心灵净化处,檀香,生生世世,经久不衰。
赞美大好河山的诗句:(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江)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誓死保卫国家的诗句: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情劳动人民的诗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苦恨年年押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 珍惜宝贵时间的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朋友难舍难分的诗句: 1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2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荷 在历代诗文中很常见,有人赞其清香,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人赞其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莲,已成为谦谦君子的象征之一。
古人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琴’‘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任含塞北情’,远方游子,异地求学或奋斗者,须于佳节时给家人以问候,报之以平安,亲情之大,莫不过如此。愿诸位能有所发展,敢竭鄙怀,畅书短引,一言具付,四韵具成,请洒翻江,各倾路海云尔,以求互勉。
身在他乡思故乡,独令思乡更茫茫。 天寒雁渡堪垂泪,月落莺啼欲断肠。
世事难料愿如意,幽忧忘怀莫彷徨。 前路多艰需努力,吾辈来日定辉煌。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我喜欢豪放中透出柔情的苏东坡,虽是“千骑卷平冈”,也低吟“惟有泪千行”的王氏。 我喜欢激进中透出闲淡的辛弃疾,虽是“眼前万里江山”,也自吟“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翁媪;我喜欢飘逸中透出责任的李白,虽是“但愿长醉不复醒”,却也悲叹“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征夫;我喜欢朦胧中透出所指的李商隐,虽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但也讽言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
结识古仁人,我敬佩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情; 结识古仁人,我深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痛心。 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所谓名句就是广为人知的句子,如古诗词、名人名言。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呢? 一、引用名句,搭建文章框架。 江苏高考范文在《人生三部曲》中,借用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三个诗句,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分别引出了王勃、斯宾诺莎、殷雪梅三个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感人事迹,形成了文章的整体框架。
这样的归类分叙显现了作者宽阔的视野,说理自然而有厚实凝重之感,立意脱俗又显气度不凡,文章更富有形象性。 二、为引出观点,引出故事,作出结论而引用。
例如2002年中考中浙江一位考生写的《读懂母亲》一文,开头直接引用丰子恺文中的妙句:“母亲啊,您是苍天耸立的大树,我是树下一朵弱不禁风的小花,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阴?”作者引用名句,其目的是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同时开门见山,给文章镶嵌了一个美丽的“凤头”。巧用名句,考生的才气和睿智可见一斑,也给读者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三、引用名句,蕴涵诗意之美。 《圆润锋芒》(福建高考范文)的第二段,“‘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
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无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古典诗句的引用,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质与审美趣味,蕴涵着一股浓浓的诗意美,让读者回味无穷。作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考生引用了《说苑》里的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段话确实使文章增添了生机,增强了论据的力度,使阅卷老师觉得考生积累丰富,写作功底扎实。 四、引用名句即时抒情。
在记叙文中,引文的作用之一就是抒情。看上海考生写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中的一段是如何引用诗词、佳句来抒情的:有人向往于“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静淡然;有人憧憬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遁世逸趣,可是我们不要,我们更欣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潇洒与自信,我们要的是轰轰烈烈、永不后悔的青春。
从中读者不难领略同学们的积极乐观的情怀。 五、引用名句突现主旨。
结尾是习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一般要求简明有力或余味无穷。
用名句结尾,感召力强,往往能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如《照海倚天》的结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考生引用李白的诗和曾国藩自己的诗句作结,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观点,也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 所以说引用名句能使本来干巴巴的话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打动人。
有时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使文章“有文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名句的恰当运用,的确为语言增添了生趣,增强了表情达意的功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名句无疑是使我们语言之渠清凉如许的活水。
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确能铸就妙语美文,有心的同学,也把你的积累化作你的才情,流泻于笔端吧。
1.
“采菊 东篱 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
“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明月 松间 照”是一种怡然的潇洒。
“举酒 邀 明月”是一种孤寂的潇洒。
2.
“仰天大笑出门去”是一种自信的潇洒。
“我自横刀冲天笑”是一种无畏的潇洒。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宽容的潇洒。
“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一种得意的潇洒。
“醉卧沙场君莫笑”是一种豪迈的潇洒。
3.
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
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4.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
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描写瀑布的语段
我们沐浴在和煦的秋风里,那分布各处的小瀑布欢畅飞溅的水珠,就像跳动着赞美生命的音符。
瀑布注入水潭的一霎那,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腾空而起,溅玉抛珠一般。
忽然一阵风吹过,把瀑布的下半截高高飘起,碎成粒粒玉珠,向四方喷散,在阳光照射下,幻出道道彩虹,炫人眼目。
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在数里之外,就能听到轰轰隆隆的声响 ,似千军呐喊 ,似万马奔腾,远眺瀑布如白练倒挂,悬空坠落。
只见一条粗数十围的大瀑布,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直捣潭心,水声轰轰,激荡起阵阵狂风,喷迸出如雹的急雨。
在一片带有原始神秘色彩的山崖上悬挂着一匹银白色的飞瀑,争先恐后地直奔水渠。虽然只是一股小小的瀑布,可发出的声音也够震耳欲聋的了 。
走到瀑布跟前,只见银白色的水流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缕一缕地倾泻下来。风吹过来,把水吹成轻雾洒在我脸上,凉丝丝的。有几道水流好像有急事,匆匆地往下冲,一不小心,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溅,如飞珠碎玉般晶莹可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