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国亡诗
朝代:五代 | 作者:花蕊夫人
原文: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译文
作者:禤翾
皇帝在城楼上竖起了投降的军旗,臣妾(我)在深宫之中怎么能知道?
(我国的将士)十四万人都一齐解了铠甲,(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大丈夫!
本页内容由禤翾上传,版权归原作者禤翾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注释
⑴妾:花蕊夫人自称。
⑵解甲:解除武装,指投降。
⑶更无:一作“宁无”。
参考资料:
1、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310-311 . 2、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中文系 ,2009 :248-249 .
鉴赏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其实岂但可怨而已,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页
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后世诗评家也每每乐道。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4、《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述国亡诗朝代:五代 | 作者:花蕊夫人原文: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译文作者:禤翾皇帝在城楼上竖起了投降的军旗,臣妾(我)在深宫之中怎么能知道?(我国的将士)十四万人都一齐解了铠甲,(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大丈夫!本页内容由禤翾上传,版权归原作者禤翾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译文及注释译文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注释⑴妾:花蕊夫人自称。
⑵解甲:解除武装,指投降。⑶更无:一作“宁无”。
参考资料:1、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310-311 . 2、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中文系 ,2009 :248-249 . 鉴赏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
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
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
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
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
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其实岂但可怨而已,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
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
“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
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
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参考资料: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页 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
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
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
后世诗评家也每每乐道。参考资料: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胡马①依北风,越鸟②朝南枝。
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是对汉末无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诗的统称。
这两句意思是鸟兽尚依恋故土,何况是人呢。①[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②[越鸟]南方的鸟。 2.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出自《诫子书》。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lù)豉(chǐ)以为汁。萁在釜下然(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曹植(192—232),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同母弟弟。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有一次,曹丕限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切合兄弟之情的诗,否则,就要杀他。曹植才思敏捷,当即咏出了这首《七步诗》。
曹丕无可奈何,只好放过了他。 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出自曹植《赠白马王彪》。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
西晋史学家。 6.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7.刑天舞干戚①,猛志固常在。 出自《读山海经》。
作者陶潜(365—427),字渊明,东晋诗人。①[刑天舞干戚]故事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刑天,传说中的兽名。干戚,盾和斧。
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出自陶潜《归去来兮辞》。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出自陶潜《归去来兮辞》。
103.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陶潜《挽歌》。
1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出自陶潜《移居》。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南朝梁诗人。生卒年不详。
12.疾风知劲草,板荡①识诚臣。 出自《赐萧璃》,作者李世民(598—649),即唐太宗。
①[板荡]《诗经•大雅》有《板》《荡》两诗,均刺周厉王无道,纲纪混乱,政局不安,后以“板荡”指社会动荡不定。 1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作者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唐代诗人。
1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自《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656—712),字延清,唐代诗人。 15.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出自《杂诗三首》(其一)。作者沈俭期(656—714),字云卿,唐代诗人。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自《咏柳》。
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代诗人。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①。
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①[衰(cuī)]稀疏、掉落的意思。
18.人生代代无穷已①,江月年年只相似。 出自《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约660一约720),唐代诗人。①[已]停止。
1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出自《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唐代诗人。 21.羌笛何须怨杨柳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自《凉州词》。作者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盛唐边塞诗人。
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①[杨柳]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多用做送别曲。
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自《宿建德江》。
作者盂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他和王维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
2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①。 出自《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698一约757)字少伯,唐代诗人。①[玉壶]美玉制成的壶,用来比喻高洁。
2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①无故人。 出自《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70l一761),字摩诘。唐代诗人。
安西,地名,今新疆库车县。①[阳关]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处玉门关西南而得名。
2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山东,指华山以东。
2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自王维《终南别业》。
27.山中一夜雨,树杪①百重泉。 出自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①[树杪(miǎo)]树梢。 2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①与之②谁短长。
出自《金陵酒肆留别》。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
①[别意]离别之情。 ②[之]指东流水。
29.清水出芙蓉①,天然去雕饰。 出自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①[芙蓉]荷花的别称。 30.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出自李白《送友人入蜀》。这两句形容山势险峻。
3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32.但使主人能醉客①,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自李白《客中作》。①[客]诗人自指。
33.相看①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出自李白《独坐敬亭山》。
①[相看]互相对看。 34.长风破浪①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自李白《行路难》。①[长风破浪]南朝宋宗悫(què)年少时,叔父问他立志做什么? 宗悫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人用这两句话来表示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35.黄鹤。
述志抒怀。
.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展开述志抒怀。
.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乡思离情 。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收起。
冰宫摇铃 实习生 一级 (36) | 0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0) | 我的应用 | 百度首页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知识掌门人 文档分享 我的应用 礼物 投票 转帖 更多应用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分享到i贴吧 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古诗名句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12-28 20:24 要加上作者和题目!!!!!! 提问者: 小乌龟6号 - 一级最佳答案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