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 王英《端午日赐观射柳(二首)》
原文选段:
淡荡蒲风初应节,氤氲花气半薰衣。
释义:
悠闲自在的香蒲和风儿很适合这个季节,弥漫的花香使得衣服也有香气了。
2、[明] 陈宪章《晚酌示藏用诸友(四首)》
原文选段:
何处氤氲到此溪,香林高树望中迷。
释义:
哪来的烟气弥漫到了这条小溪边,花木和参天大树在雾中让人眼花缭乱。
3、[明] 吴宽《次韵济之谢送决明》
原文选段:
畦间香雾正氤氲,童子清晨荷锸勤。
释义:
田园里芳香的烟气正在弥漫,清晨小孩正在勤快的挖藕。
4、[宋] 韩维《拟杜子美体赋夏日间居三章》
原文选段:
香气氤氲满帘间,圆荷贴水雨打乱。
释义:
香气缭绕弥漫到了整个房间,圆圆的荷叶贴着水被雨打乱了。
5、[唐] 韩偓《春闺二首》
原文选段:
氤氲帐里香,薄薄睡时妆。
释义:
帐内香气弥漫,脸上画着淡淡的妆容入睡。
氛 拼音: fēn, 笔划: 8
部首: 气 五笔输入法: rnwv
基本解释:
--------------------------------------------------------------------------------
氛
fēn
气,气象,情势:气氛。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笔画数:8;
部首:气;
笔顺编号:31153453
详细解释:
--------------------------------------------------------------------------------
氛
雰
fēn
【名】
(形声。从气,分声。本义:凶气,古时迷信说法指预示吉凶的云气,多指凶气)
同本义〖ferociouslook〗
楚氛甚恶。——《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台不过望氛祥。——《国语·楚语》。注:“凶气为氛。”
氛邪岁增。——《汉书·元帝纪》。注:“恶气也。”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氛慝,氛邪(邪恶之气);氛厉(祸害之气);氛霓(凶气,妖气);氛杂(杂乱之气);氛秽(邪恶肮脏之气);氛妖(妖气)
泛指雾气;云气〖fog;mist;thin,floatingclouds〗
氛雾冥冥。——《礼记·月令》
寒氛结为霜雪。——《素问·六玄正纪大论》
雨雪雰雰。——《诗·小雅·信南山》
又如:氛昏(云雾,烟霭);氛旄(以氛气为旄);氛气(雾气)
气氛〖atmosphere〗。如:战氛;氛围
尘埃〖dust〗
消氛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尘秽也。”
又如:氛浊(尘浊之气);氛垢(尘雾)
尘俗之气〖earthly〗。如:氛想(尘俗之念)
恶浊之气〖dirtyair〗。如:氛滓(污秽之气);氛埃(污浊之气);氛坌(尘浊之气)
氛
fēn
【形】
通“纷”。乱,杂〖disorderly〗
上天同云,雨雪氛氛。——《诗·小雅·信南山》
霰雪氛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楚辞》
氛围
fēnwéi
〖atmosphere〗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
1.《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2.《绝句六十四首》宋 张伯端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炼精华制魄魂。
聚散氤氲为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 3.《宫词》明 朱权 霁天旭日敞金扉,和气氤氲满禁闱。
宝殿昼长帘幕静,牡丹花下蝶交飞。 4.《杂歌谣辞·步虚词》唐 皎然 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君。
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炼精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5.《喜迁莺·商颷轻透》宋 赵长卿 商颷轻透。
动帘幕飞梧,乱飘庭甃。瑞气氤氲,沈檀初爇,烟喷宝台金兽。
黄花美酒。天教占得,先他时候。
诞元老,庆有声,此夕降生华胄。欢笑。
宜称寿。弦管鼎沸,宫商方频奏。
满捧瑶卮,华堂歌舞,拍转金钗斜溜。朱颜绿鬓,殷勤深愿,镇长如旧。
叹滨海,道难留,指日荣迁飞骤。
开先瀑布
瀑布之水源何来。
划然下裂长峰开。
下士目骇自天落。
绝顶乃有千盘回。
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
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
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
跳波乱击潭水立,怪物潜伏宁髻。
音声顷刻逐千变,万马赴敌金鼙催。
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万古无阴霾。
积雪挂千仞,山中猿鹤犹惊猜。
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
擘窠大字洗不尽,铁画满地镌青苔。
太白已往老坡死,我辈且乏徐凝才。
恶诗走笔不敢写,册亭煮汲烧松钗。
来朝竹杖青芒,凌风踏碎烟云堆。
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
烟雾氛氲水殿开的意思是:这是描写雾的诗句,就是云雾朦胧貌似管理水的神殿打开了大门。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原文: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轻松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