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
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4、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8、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小楼昨夜又春风, 云雨巫山数落红。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次为君开。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八百里分为麾下炙 五十弦翻赛外声 。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
他日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世事如棋 乾坤莫测。
一生思破红尘路 剑藏庐轩隐迷踪。 万战自称不提刃 生来双眼篾群容。
征衣风尘化云烟 江湖落拓不知年。 剑痴刀狂世纷云 今将衣钵卸双肩。
踏尽千山无人识 当初枉受成名牵。 东风吹醒英雄梦 笑对青山万重天。
难定纷纷甲子年 千魔荡荡白阳天。 苍天旨意著书命 诸子虔诚扶道颠。
佛灯点亮华光现 一线生机救末年。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一剑平生恨 气短英雄胆。 蛰龙已惊眠 一啸动千山。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与生俱来人中首, 惟我与天同齐寿。双脚踏翻尘世浪, 一肩担尽古今愁。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后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马尘车驰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琉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自古多情空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参见:/link?url=-_。
找到了这些先用吧
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3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6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9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10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1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86岁告老还乡,不久去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顺利的人生际遇和旷达洒脱的个性,贺知章在诗歌中没有愤世嫉俗,身世悲凉的哀 叹,即使有惆怅,基调也是乐观豁达的,风格气度雍容,清新潇洒。贺知章的诗歌感情自然、逼真,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源于生活,发于心底,意境深远。
扩展资料
贺知章作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对唐诗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引作用,对盛唐诗歌创作实践也具有示范意义,并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巨大效应,为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贺知章诗歌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从容不迫,淡而有味。其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反映和表现 了社会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情人性,写出了人类所共 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种情感。
如《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继承和发扬了陈子昂标举“魏晋风骨”、追求“比兴寄托”和 高扬“人情人性”的精神,对由初唐李峤所倡导、躬行的咏物诗范式实即樊篱予以大胆的突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咏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贺知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