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冷的北风正在“呼呼”地刮着,天空中,白白的、小小的雪花飘落了下来。一朵、两朵、三朵,它们先是一个一个的飘,当它们不再害羞时,又一起手拉手的飘下来。雪花多么漂亮啊,像柳絮轻轻,像棉花软软。
2. 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
3. 一阵西北风吹来,白杨树瘦长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摆,抖动着那一律向上伸展的枝桠上的积雪。
4. 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5. 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10.数九寒天,冰封千里。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7. 严冬,经霜的银杏叶渐渐枯黄,一片片黄叶,在北风中簌簌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毯”。每当一阵大雪下过之后,它银装素裹,那矫健的身躯在冰天雪地的映衬下,更显得英俊、潇洒、威武。
8. 严冬,经霜的银杏叶渐渐枯黄,一片片黄叶,在北风中簌簌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毯”。每当一阵大雪下过之后,它银装素裹,那矫健的身躯在冰天雪地的映衬下,更显得英竣潇洒、威武。
9. 北风呼呼的刮着,寒风凛冽,到处都是白的,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凌。人们都穿着厚厚的大衣,围着厚厚的围巾,把整个人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有一丁点的风吹进来。
10. 来到了山北的竹树旁,只见它们毅然挺立在草地上,北风吹过,它们摇了摇头,似乎不怕这冷冷的寒冬。
11.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 昨天晚上开始,调皮的北风已经迫不及待地从窗缝里呼呼地钻进来,让人感到阵阵清凉,把憋闷了几天的暑气一扫而光。渐渐地,北风似乎越刮越来劲,我感到阵阵冷意袭来,忙用毯子把身子裹起来。
13. “啪啪!”“咚咚!”四周的一切在北风的鼓动下,奏起了强劲的摇滚乐。“咔嚓嚓”,是树枝折断声;“嗡嗡嗡”,是空中的电线在剧烈地晃动;“哗哗啦”,是狂风掀着铁皮屋顶,好像要把它掀翻一样。
14. 冬天,北风呼叫,天寒地冻。在这险恶严峻的环境中,雪松不畏风刀霜剑,依然挺立,不折不饶。
15. 当北风呼啸,山川盛着银装时,冬天来了。辛劳的冬姑娘为麦苗盖上厚厚的棉被,为大地铺上银色的厚地毯,小伙伴们在银色的世界里打雪仗、堆雪人,无忧无虑的跑着、笑着,尽情地游戏着。
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唐·杜甫《北风》)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明·刘基《北风行》)
北风猎猎吹人倒,千卉千葩尽枯槁。(无名氏·《题梅》)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唐·白居易《别毡帐火炉》)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无名氏《别诗》)
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唐·白居易《早朝贺雪寄陈山人》)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唐·李世民《冬狩》)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唐·张说《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唐·薛据《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
寒风吹画角,暮雪犯征衣。(唐·张南史《送司空十四北游宋州》)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元·王冕《冀州道中》)
细雪翻沙下,寒风战鼓鸣。(南北朝·庾信《奉答赐酒诗》)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别如俯仰,脱若三秋。昔我初迁,朱华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飞。(魏·曹植《朔风诗》)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唐·薛光耀《相和歌辞·子夜冬歌》)
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唐·孟郊《杂曲歌辞·羽林行》)
长安朔风起,穷巷掩双扉。(唐·李景《除夜长安作》)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昨夜朔风吹地动,起看长剑雪花明。(元·王冕《会友》)
朔风撼天云黮黮,雪花恰似杨花糁。(元·王冕《雪中次韵答刘提举》)
昨夜朔风吹倒人,梅花枝上十分春。(元·王冕《素梅 其十三》)
朔风吹撼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元·王冕《梅花 其一》)
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
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宋·陆游《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
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宋·陆游《夜大雪歌》)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唐·李隆基《温汤对雪》)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唐·杜甫《相和歌辞·前苦寒行》)
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足。冻云嚣嚣碍雪,一片下不得。(唐·僧贯休《相和歌辞·苦寒行》)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唐·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严冬北风急,中夜哀鸿去。(唐·钱起《冬夜题旅馆》)
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唐·孟郊《苦寒吟》)
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唐·孟郊《求友》)
刺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元·王冕《应教题梅》)
北风吹人身欲僵,老翁畏冷昼闭房(宋·陆游《与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
天寒霜雪繁,萧萧北风劲。(宋·文天祥《第一百八十》)
吹面北风来,拂鬓坚冰至。(宋·文天祥《发潭口》)
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南北朝·鲍照《学古诗》)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南朝·谢朓《阻雪连句遥赠和》)
1、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唐代: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释义: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唐代: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释义: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
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她的夫君到长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长城那个地方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
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
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4、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宋代: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释义:
蝴蝶刚刚翻过绣帘,万千玉女一齐舒袖起舞。落花片片,飞絮蒙蒙,总是在回忆灞桥分别后的情形。
浓香深夜时飘入室内的斗帐中,任凭幽深的月光和浓厚的云层覆盖着整个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温暖的流苏帐中,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5、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宋代:欧阳修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释义: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