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张说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
我念绮襦岁,扈从当太平。小臣职前驱,驰道出灞亭。
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声。万马自腾骧,八骏按辔行。
日出烟峤绿,氛氲丽层甍。登临起遐想,沐浴欢圣情。
朝燕咏无事,时丰贺国祯。日和弦管音,下使万室听。
海内凑朝贡,贤愚共欢荣。合沓车马喧,西闻长安城。
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
《游骊山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俞
金玉楼台插碧空,笙歌递响入天风。当时国色并春色,尽在君五顾盼中。
《冷日过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赵嘏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 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过骊山作》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崔湜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奉和登骊山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阎朝隐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过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窦巩
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闻说先皇醉碧桃,日华浮动郁金袍。风随玉辇笙歌迥,云卷珠帘剑佩高。
凤驾北归山寂寂,龙旟西幸水滔滔。贵妃没后巡游少,瓦落宫墙见野蒿。
《过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丹雘苍苍簇背山,路尘应满旧帘间。玄宗不是偏行乐,只为当时四海闲。
《骊山》
年代: 唐 作者: 罗邺
风摇岩桂露闻香,白鹿惊时出绕墙。不向骊山锁宫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骊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五陵珠玉归人世,却为诗书发冢多。
《骊山曲》
年代: 元 作者: 杨维桢
骊山郁崔嵬,宫阙金银开。月生硔鹊观,云绕凤凰台。
宫中红妆子,调笑春风媒。青鸟衔巾去,乳鹿巡花来。
天王太白次,仓玉金粟堆。石马动秋色,羌枝连暮枝。
只今瑶池水,八骏渴生埃。
《骊山感事》
年代: 宋 作者: 张咏
古来仁圣最忧多,合倚承平纵逸么。行幸未停歌未阕,羯胡兵已渡黄河。
《过骊山》
年代: 明 作者: 王廷相
玉女霓裳斗彩虹,君王仙去凤楼空。只今惟有垂杨树,留得寒蝉咽故宫。
《病中喜李仲霍王子载见过》
年代: 宋 作者: 晁公溯
春风饯余寒,山雨留暝色。
杜门正卧病,俯仰空四壁。
庭空鸟雀至,窗破风雨入。
拥炉意无聊,胸次百忧集。
肉消时抚髀,啸罢空抱膝。
户外云气昏,春泥污阡陌。
清晨履声喧,不见车马迹。
忽传高轩过,未知当何适。
仆夫走告予,有客来问疾。
起迎屐齿折,颇觉心悦怿。
沈疴脱去体,阳气满大宅。
坐闻枚叟言,汗复淟然出。
平身拙自卫,外邪屡见袭。
昔尝倦宾至,束带难自力。
今者乃不然,惟恐归骑铖。
向来谢交游,正乏君辈客。
《十日祭先农拂晓过刘寺》
年代: 宋 作者: 程公许
喔喔晨鸡唤出城,篮舆兀睡忽天明。
偶因半路松招客,始觉空山雨未晴。
蘸水一梢偏韵胜,搀空万壑自天成,
夺祠铖是搜奇观,始信容台职最清。
《寄题郑熙宁夫玉轩》
年代: 宋 作者: 林表民
良玉本不琢,不音无希声。
观君命轩意,欲以诗自鸣。
君诗志古调,考击在差韺。
泠泠涧泉泣,切切溪条清。
孚尹露涵采,润美月泛英。
昔闻洛山中,种者须其成。
非铖感受价,卖韫那敢轻。
用之荐穹昊,何但鬼神惊。
凉欲觉庭叶,夜疏耿镫惊。
一读一启予,古调真难评。
《复挽》
年代: 宋 作者: 施士衡
十年帅铖倦驰驱,适意方谋一壑居。
贾谊有才终太传,薛收无寿处中书。
伤心风月江心古,过眼光阴梦幻虚。
红紫飘零春色尽,后凋松柏独萧疏。
《刘元辅寄咏史六十首赋此为谢》
年代: 宋 作者: 徐瑞
永嘉诸老不可作,史傅纷纭孰与评。
一字不轻严兖铖,千年如见审槿衡。
常尤此道无人识,忽得公诗老眼明。
雪手焚香三读龙,小楼坐对晚山横。
《天道》
年代: 宋 作者: 许月卿
天道尊高父道同,地亲如母祀先农。
社翁不肯饮残水。野老铖能存古风。
箫鼓村田聊击壤,鸡豚社酒好治聋。
满庭芳曲还堪唱,一笑东坡鬓已翁。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年代: 隋 作者: 佚名
遗俗续陶唐,来苏徯圣皇。
布昭汤绰伐,恢复汉对疆。
金铖申斟剪,朱干示发扬。
宜哉七德颂,千摇播洋洋。
A
试题分析:“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诗中的意思是要解决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问题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属于解决农民问题,而方田均税法主要是针对官僚地主的
点评: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性质和特点:(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缓和社会矛盾,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3)特点:通过理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更漏子·风带寒》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
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子夜四时歌:秋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少年游·西楼别后》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寒林叶落鸟巢出,古渡浪高鱼艇稀。
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江城向暝东风急,一半乡愁闻捣衣。
《孤寝怨》
年代: 唐 作者: 崔珪
征戍动经年,含情拂玳筵。花飞织锦处,月落捣衣边。
灯暗愁孤坐,床空怨独眠。自君辽海去,玉匣闭春弦。
《杨固店》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
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长安只千里,何事信音稀。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临江仙·木落江寒秋色晚》
年代: 宋 作者: 谢逸
木落江寒秋色晚,飕飕吹帽风轻。丹枫楼外捣衣声。登高怀远,山影雁边横。
露染宫黄庭菊浅,茱萸烟拂红轻。尊前谁整醉冠倾。酒香薰脸,落日断霞明。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