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诗歌 » 生活诗歌 » 关于凭栏的诗句及赏析(有关凭栏的诗句及翻译)

关于凭栏的诗句及赏析(有关凭栏的诗句及翻译)

分类:生活诗歌 日期:2022-04-14 14:45 浏览:789 次

1.有关凭栏的诗句及翻译

李璟《浣溪沙》中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李煜《浪淘沙令》中的“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欧阳修《踏莎行》中的“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有关凭栏的诗句及翻译

李璟《浣溪沙》中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李煜《浪淘沙令》中的“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欧阳修《踏莎行》中的“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3.宋词中凭栏的意象分析

凭栏”意象的历史渊源“凭栏”也称“凭阑”,在古文中“栏”通“阑”,“栏”是我国古代亭台楼阁上必备的栏杆,同时有装饰和防护作用。

“凭栏”便是这字面意思,是说人倚着栏杆、扶着栏杆的动作,诗词人们在古诗词中根据情境押韵的需要也作“倚栏”、“拍栏”、“扶栏”。究其“凭栏”意象的来源,就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人登高抒怀的传统了。

早在《诗经》的《国风·周南·卷耳》中,便有了以登高抒怀情感的诗作:“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妻子因为思念出征的丈夫,而登高怀远,饮酒慰伤,希望在那高山之处能排遣些许思念,能将自己的呼唤传得更远一些,离远去的丈夫更近一些。随岁月更迭,登高抒怀的文化渐渐延伸为倚栏感叹,这缘于楼台必得修有栏杆,观景楼台一般要建在高处,这样方能登高望远而赏景寄情。

人们依楼阁而上,扶栏而望,栏杆给了人一种依靠的感觉,而那栏杆之外的高远之景,使人于苍茫天地间总会忆起前尘往事,也总会遥想未来之期,个中情愫,交织不绝。到了唐宋时代,我国园林建设的发展达到了全盛,亭台楼阁的建设也随之更为普遍成熟,宫宇庭院,山巅旗亭,河边湖畔,亭台可见,栏杆亦可见。

同时,在唐诗宋词的文学潮流下,扶栏思远成为了文人们寄怀情志的一种方式,”凭栏“便成为了诗词人们抒怀思远常常喜用的意象。古诗词中凭栏的常见表达分类唐诗宋词里,凭栏而立的诗词人们极目望远,任轻风拂面,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际遇下,他们借“凭栏”抒怀着不同的情感意志,以下就常见的几类“凭栏”所抒发的感情色彩,作以分别论述。

1、抒怀爱国情怀若说凭栏而表爱国忧国情怀的诗词,最为经典的当数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了,“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虽然这首《满江红》是否真的由岳飞所作尚有争议,但词中所饱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国杀敌之志是令人感佩的。忠骨可鉴日月的将军看到国土又陷敌手,对雨凭阑,悲愤丹心,尽在这凭阑之刻慷慨倾吐。

一生力主抗敌的“词中之龙”辛弃疾在福建任安抚使时遭主和派构陷而被落职,在经过南剑州(位于福建省北部)时,登上著名的双溪楼,写下“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以辛弃疾当时的境遇,收复中原的理想无从实现,如今临栏远眺,待要点燃犀牛角下水潭去看,凭栏却怕,风雷之怒,鱼龙之凶。

此中凭栏而怕的。

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全诗及诗意

全诗: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诗意: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扩展资料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江红·怒发冲冠

5.一晌凭栏人不见,赏析“一晌”

1、这里的“一晌”指短时间,出自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2、“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意思是片刻间倚着栏杆的人已经不见了踪迹,用鲛纱掩去泪痕暗自思量了一遍又一遍。

赏析:“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人们会知道它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从全词的内容看,也的确如此。而除了闺怨之外,这首词还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联想。

“一晌”用来感叹人生中的好景不长、笙歌散去,又怎不让人感到可悲可叹、无可奈何!

3、整首诗词为: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作者在这首词中的感慨,似乎是飘忽无端、不可确指的。但通过合理的联想,读者似乎又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象“昨夜笙歌”这个词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凉,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陨落的意义。而这些,正体现了冯延巳词意蕴深广、“堂庑特大”的特点。

6.是否有一句是叫:凭栏登高处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 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时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三首。

7.一晌凭栏人不见,赏析“一晌”

指短时间。

一晌

基本解释:

1.指短时间。

2.指较长时间。

3.清八旗田亩单位之一种,每六亩为一晌。见《清文献通考.田赋五》。

“一晌凭栏人不见”出自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朝代:五代

作者:冯延巳

原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释义:仅有一夜之隔也如同十年一样,只要一件事件过去了,就一去不返永不再回,无常的消失都是短暂的,即便是昨夜的笙歌也长逝永没了,这才是可怕的不可挽回的事情。

关于凭栏的诗句及赏析

相关推荐:
  • 勤俭的名人诗句
  • 不愿被束缚的古诗句
  • 关于鹿好听的诗句
  • 描写喜悦的诗句古诗
  • 写景古诗句赏析100字
上一篇:结婚宣誓词是什么? 下一篇:手机关于荷花的诗句(关于荷花优美的诗句大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诗歌分类

优美 伤感
元宵 元旦
冬天 国庆
圣诞 夏天
思念 感恩
抒情 故乡
春节 朋友
清明 爱国
生活 真诚
秋天 老师
除夕

三级下册关于春雨的诗句(描写春天的古诗三年级下册)
关于不怕困难意志坚强的古诗句(有关克服困难坚强意志的古诗)
关于赞扬狼的诗句(表扬狼的诗句)
关于苍松翠竹的诗句
关于亲情的诗句中有茶的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9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