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下第归蒲城墅居
作者: 许浑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作者: 薛能
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回首未终恩。
与友人别
作者: 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1、下第归蒲城墅居
作者: 许浑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2、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作者: 薛能
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回首未终恩。
4、与友人别
作者: 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5、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作者: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谢逸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
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3· 《与友人别》——温庭筠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
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4· 《一萼红·翦丹云》——王沂孙翦丹云。
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
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
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
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5·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苏轼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6· 《满庭芳·山崦笼春》——周邦彦山崦笼春,江城吹雨,暮天烟淡云昏。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
苏小当年秀骨,萦蔓草、空想罗裙。潮声起,高楼喷笛,五两了无闻。
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似梦魂迢递,长到吴门。
闻道花开陌上,歌旧曲、愁杀王孙。何时见、□□唤酒,同倒瓮头春。
7· 《下第归蒲城墅居》——许浑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8· 《春日北归舟中有怀》——薛能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回首未终恩。
9· 《春日田园杂兴》——东湖散人物色天成画不如,东风又到野人庐。蜜蜂辛苦供常课,科斗从横学古书。
小雨杏花村间酒,澹烟杨柳巷巾车。汀洲水暖苄芽长,更卖扁舟伴老渔。
10· 《送杨高士归蜀》——释慧远龙驰虎骤道何存,肯转灵丹奉至尊。令下家山方下准,瓢中日月掌中分。
昔年握手登金殿,今日擎拳出禁门。我欲送君迷旧隐,桃源流水杏花村。
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
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
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池州杏花村的说法最早见于清代贵池县人郎遂所写的《贵池县杏花村志》 而后《广舆记》《江南通志》等书有所收录,而贵池杏花村明代时就由曾出任池州的顾元镜所建。杏花村的景点有:1· 西湘桥,又名圣母桥。
《杏花村志》记载:“圣母,系明太祖敕封镇泗州水道之神。”始创于唐朝,桥下为杏花溪。
于此桥可观杏花村十二景之一---西湘烟雨。2· 十里桥,地处杏花村十里岗,是南朝梁代南陵郡府所在地。
3· 问酒驿,古时此处有一驿站,是供官府中人休息、换马的地方。唐会昌年间,池州刺史、著名诗人杜牧行春至此,路遇牧童而问酒,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
后人称此驿为问酒驿。4· 窥园,村中旧名。
歙县著名学者董子修,于明代万历年间修建,以纪念先祖、汉代大儒董仲舒。5· 明清村落,主要建设明清古村落和“杏花诗林”景点,展现明清时期古村落风貌和杏花村的幽美诗境。
6· 梅洲晓雪,是古杏花村十二景之一。主要展现杏花村志中雪梅似玉、风光无限的美景,并打造葡萄酒庄、墨兰梅轩等景点。
这里可以采摘,可以感受浓厚乡村气息,体会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7· 杏花酒坊,“酒文化”是杏花村经典元素之一,杏花酒坊以古杏花村十二景之一的“黄公酒垆”为内涵和载体,是一处文化休闲等多功能复合的乡村休闲基地。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城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苏轼)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
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我是朱陈旧使君,(朱陈村,在徐州萧县。)
劝耕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与友人别(温庭筠)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浣溪沙(无名氏)
碎剪香罗浥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整整斜斜扬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销魂。
一萼红(王沂孙)
翦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下第归蒲城墅居(许浑)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春日北归舟中有怀(薛能)
尽日绕盘飧,归舟向蜀门。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
净镜空山晓,孤灯极浦昏。边城不是意,回首未终恩。
满庭芳(周邦彦)
山崦笼春,江城吹雨,暮天烟淡云昏。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苏小当年秀骨,萦蔓草、空想罗裙。潮声起,高楼喷笛,五两了无闻。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似梦魂迢递,长到吴门。闻道花开陌上,歌旧曲、愁杀王孙。何时见、□□唤酒,同倒瓮头春。
只能找到这么多,望采纳!
《清明》年代: 唐 作者: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江神子/江城子 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年代: 宋 作者: 谢逸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
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一萼红·翦丹云》年代: 宋 作者: 王沂孙翦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1、《杏花》 唐·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
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
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
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2、《杏花》 北周·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3、《杏花》 唐·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4、《古苑杏花》 唐·张籍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
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5、《曲江红杏》 唐·郑谷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6、《游赵村杏花》 唐·白居易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 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7、《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 唐·司空图 汉王何事损精神,花满深宫不见春。 秾艳三千临粉镜,独悲掩面李夫人。
8、《初见杏花》 宋·梅尧臣 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 浅红欺醉粉,肯信有将梅。
9、《杏花杂诗》 元·元好问 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
10、《杏花》 明·沈周 半抱春寒薄杂烟,一梢斜路曲墙边。 东家小女贪妆裹,听买新花破晓眠。
11、《杏花》 北周·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12、《杏花》 唐·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
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
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
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13、《杏花》 唐·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14、《古苑杏花》 唐·张籍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15、《曲江红杏》 唐·郑谷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16、《游赵村杏花》 唐·白居易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 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17、《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 唐·司空图 汉王何事损精神,花满深宫不见春。
秾艳三千临粉镜,独悲掩面李夫人。 18、《杏花》 唐·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 岂堪开处已缤翻。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19、《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20、《杏花》 唐·韩愈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 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21、《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22、《云露堂前杏花》 宋·范成大 蜡红枝上粉红云,日丽烟浓看不真。 浩荡风光无畔岸,如何锁得杏春园。
《访杏花村》 年代: 现代 作者: 谢觉哉 逢人便说杏花村, 汾酒名牌天下闻。
草长莺飞春已暮, 我来仍是雨纷纷。 《杏花村》 年代: 宋 作者: 沈继祖 杏破繁枝春意闹,牙盘堆实荐时新。
仙家种此应知味,试问庐山姓董人。 1、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 《清明》 2、冷落杏花村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山崦笼春》 3、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 谢逸 《江神子/江城子 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4、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宋 王沂孙 《一萼红·翦丹云》 5、疏疏密密杏花村 宋 无名氏 《浣溪沙 瓜陂铺题壁》 6、微雨杏花村 唐 许浑 《下第归蒲城墅居》 7、山热杏花村 唐 薛能 《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8、寒食杏花村 唐 温庭筠 《与友人别》 9、劝耕曾入杏花村 宋 苏轼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 10、高挂在杨柳岸杏花村 元 爱山 《【越调】小桃红 消遣》 11、杏花村店酒旗风 明 朱成泳 《武功道中》 12、一杯得杏花村 宋 邓肃 《南归醉题家圃二首》 13、小雨杏花村间酒 宋 东湖散人 《春日田园杂兴》 14、浇松烧笋杏花村 宋 方回 《清明日有感》 15、关征不到杏花村 宋 何文季 《宣差曾思丁得替归诗以赠之》 16、杏花村酒家家好 宋 何应龙 《老翁》 17、篮舆却出杏花村 宋 林光朝 《传使君安道再有治莆之命取道城外还泉南得来》 18、春风吹入杏花村 宋 释从瑾 《颂古三十八首》 19、桃源流水杏花村 宋 释慧远 《送杨高士归蜀》 20、灞陵原接杏花村 宋 宋白 《宫词》 21、劝农曾入杏花村 宋 苏轼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 22、来朝更过杏花村 宋 万俟绍之 《金陵郊行》 23、杏花村 宋 薛师石 《渔父词》 24、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 于石 《次韵杜若川春日杂兴集句二首》 25、临邛界里杏花村 宋 曾丰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 26、数声遥在杏花村 明 沈周 《分得药臼谢医》 27、杏花村雨听鸣鸠 明 止庵法师 《过湖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特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池州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是在齐安(今湖北黄州)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据光绪三年编辑的《麻城县志》载,这里于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县,梁置歧亭县(为十八蛮县之一),“古赤这后为歧亭,在光黄之交,为守淮重镇.”还载《唐书地理志》云:“麻城属黄州齐安州.”又《读史方舆纪要》云:“歧亭在县西七十里,齐梁间为歧亭县,变是蛮县之一,今为歧亭镇.明嘉靖中初高郡丞于此.”《黄州府志》载:“武德三年,以县置亭州.又析置阳城县.八年州废,归阳城县.元和三年(按:应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归入黄冈.建中三年(按:应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复置.宋因之.元属黄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黄安县治.”由此可见,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原属黄冈)、黄陂、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过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自杜牧的《清明》。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清明》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神子/江城子 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年代: 宋 作者: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
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一萼红·翦丹云》 年代: 宋 作者: 王沂孙 翦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
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
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