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京国多年情未改,忽闻春雨忆江南。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淇澳青青水一湾》
清代:郑燮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2.《淇上别赵仙舟》
唐代: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代: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4.《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清代:王闿运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
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5.《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唐代:高适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这些诗句,生动地描写了淇河两岸美丽的风光。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拓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淇上田园即事》一诗。诗句表明那时的淇河山清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民居和茅草盖顶的村落,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淇河清泉水面,与山坡田禾、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这给盛行隐逸之风的盛唐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提供了绝佳的隐逸旅游胜地。
其中的《氓》是我国第一首叙事诗,诗中写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里的“淇”,说的就是淇河。
诗仙李白在《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写道:“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诗圣杜甫也在《洗兵马》中写道:“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此诗写在安史之乱即将平定前夕。诗人看到京都长安收复,平叛形势大好,那种为天下百姓将要结束流离失所的战乱生活而无限欣喜之情充满字里行间。中国如此之大,诗人惟独提到“淇上健儿”,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淇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大漠荒颜》苍月 将军谈笑弯弓,秦王一怒击缶。
天下谁与付吴钩,遍示群雄束手。
昔时寇,尽王侯,空弦断翎何所求?
铁马秋风人去后,书剑寂寥枉凝眸。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燕赵少年游侠儿,横行须就金樽酒,
金樽酒,弃尽愁 !
愁尽弃,新曲且莫唱别离,
镜上胭脂眉画笔,梦里红颜朱成碧。
人间几回舒望眼,天涯曾经悲比翼.
明月自沉云自起,夕阳空落马空啼。
风华随便流年逝,多少胡笳与羌笛!
君不见,白衣如雪泪如洗,烟火连天风连旗。
泪如洗,旗连风,从来成败一杯中。
当时谁家女,顾盼有相逢。中间留连意,画楼几万重。
十步杀一人,慷慨在秦宫。泠泠不肯弹,翩跹影惊鸿。
奈何江山生倥偬,知己生死两峥嵘。
宝刀歌哭弹指梦,云雨纵横覆手空。
凭栏无语言,低昂漫三弄:问英雄、谁是英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