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不得驻须臾明唐寅 《落花图咏》2、古春去也怅须臾明唐寅 《无题》3、松根云雾须臾起明张时彻 《天池寺》4、须臾月出光满座明卞荣 《嘉兴留别诸友》5、临发耽须臾明蔡羽 《九月十四日集东麓亭》6、须臾忽惊别明高启 《梦钟离两兄》7、须臾众散晓虫急明高启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8、须臾颜热起叫噱明高启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9、须臾衔得上平沙明高启 《鸥捕鱼》10、须臾甘澍何滂沱明高启 《赠炼师祷雨》11、哀薄躯之须臾兮明葛高行文 《伤落花》12、麟符鹊印须臾事明顾璘 《塞下曲》13、须臾丸尽隐明顾清 《安山待闸憩大柳下见蜣螂转丸及窟穴埋藏之状》14、须臾齑粉渠休恨明郭登 《土牛》15、须臾蔓草萦枯骨明韩邦靖 《玄明宫行》16、须臾檐雨乱沾席明何景明 《雨夕行》17、桑田须臾变沧海明何景明 《玄明宫行》18、我观百岁须臾尔明解缙 《答胡光大》19、成毁真须臾明瞿汝稷 《发齐安偶成》20、须臾云破日光吐明瞿佑 《乌镇酒舍歌》21、须臾皆破冰雪颜唐刘禹锡 《桃源行》22、须臾还复生唐孟郊 《感怀》23、使我年少不须臾唐张籍 《短歌行》24、磨踪灭迹须臾间唐卢仝 《月蚀诗》25、须臾痴蟆精唐卢仝 《月蚀诗》26、时来本须臾唐元稹 《苦雨》27、须臾觅得又连催唐元稹 《连昌宫词》28、须臾日射燕脂颊唐元稹 《离思五首》29、须臾十来往唐白居易 《燕诗示刘叟》30、年少须臾老到来唐白居易 《短歌行》。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相逢行
相逢行
作者:李白 (唐代)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赤壁赋》中的一句。
二、扩展知识:
1、原文欣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作品简介:《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而《后赤壁赋》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虽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3、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