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旅夜书怀》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杜甫《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杜甫《月夜》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杜甫《月夜》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杜甫《江汉》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泡泡哆来咪7
杜甫《月夜》赏析《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背景: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虽然长安和鄜州距离不远,但相逢无期,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二、内容及情感:这首诗是作者为平安史之乱叛军,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长安时所作。诗的开头便充满了浓情厚意,用明月高挂,拉近长安与鄜州距离,牵动夫妻两颗心,彼此相互揣想,相互思念。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杜甫推己爱人,心忧天下的胸怀和境界倍受后人景仰。而他关爱妻儿,不离不弃的无私精神同样感人至深。在《月夜》的诗里,他置自己的沦落辛酸于不顾,而去惦记家人,设想妻儿情形,足见其高尚、伟大。该诗以明月为线索,把对家人的眷念融入月夜中,从几方面特写夫妻的挚爱之情。杜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样从自我的角度来写其思恋之苦,而是写妻子望月和自己一样望月。其内心之感触如何,并无一字直接表述。只用“独看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月夜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解释: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
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悄悄,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
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我不禁留下了眼泪,滴在了妻子的心中!
月夜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