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夜叹
唐代: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译文:
漫长的白昼难以日暮,暑热熏蒸得我心如汤煮。
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我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飞翔。
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
于是我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
怎样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无可奈何地互相观望!
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喧呼声响遍四面八方。
青紫官服虽然加在他们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华州城北吹响了悲凉的胡笳,鹳鹤哀号着四处飞翔。
唉,这乱世已令人忧伤,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2、贼平后送人北归
唐代: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译文:
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3、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4、出塞二首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5、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1、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周希陶《增广贤文》释义: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释义: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释义: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5、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罗贯中《三国演义》释义: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1、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周希陶《增广贤文》
释义: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释义: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释义: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5、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罗贯中《三国演义》
释义: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扩展资料
求关于付出就有收获的古句诗词:
1、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寓意: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
2、长歌行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寓意:揭示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就应该从青年起努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否则便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而空自悲叹!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寓意: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4、天道酬勤。
寓意:天道酬勤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白话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清 周希陶《增广贤文》
白话译文: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 陆游《书愤》
白话译文: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4、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唐 李商隐 《蝉》
白话译文: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5、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明 王夫之《湘西草堂》
解释:阵阵凉风从我面前吹来,但是还是很难把我留下。天上的圆月的光芒却从反面照着我的后背。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白话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清 周希陶《增广贤文》白话译文: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 陆游《书愤》白话译文: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4、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唐 李商隐 《蝉》白话译文: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5、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明 王夫之《湘西草堂》 解释:阵阵凉风从我面前吹来,但是还是很难把我留下。
天上的圆月的光芒却从反面照着我的后背。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出处:唐代著名僧人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释义:不经过一番彻骨寒冷的洗礼,怎能有梅花如此扑鼻的芳香呢。
该诗用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从而表达了诗人劝诫世人为人做事应有梅花这般品性的思想。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处: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释义: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该诗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处:战国末期荀子《劝学篇》。释义:所以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该诗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处:唐代韩愈《增广贤文》。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释义: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出处:战国时期庄周《逍遥游》。释义: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
该诗指强调大舟靠着积水之深才能航行,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