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唐.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3.《梦游天姥吟留别 》 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兵车行》 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5.《八骏图》唐.白居易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第一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贾生》。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赏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励志篇》
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宋 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宋 陈师道《绝句四首》(其四)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清 查为仁《莲坡诗话》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弱龄计事外,委怀在琴书。——晋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飞花三亩宅,落叶半床书。——明 夏完淳《避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晋 左思《咏史》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 杜甫《题泊学士茅屋》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唐 许浑《再游姑苏玉芝观》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唐 李九龄《山中寄友人》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唐 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清 王苹《南园》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 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 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以上供参考。
62岁的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大胆而优雅的诗歌,丰富的想象力,语言传递自然,和谐的多变气质。他是很好的民俗,神话中的营养物质,构成了其独特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因为屈原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杜甫说:“大李杜”,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学习和被称为“诗人。
“李白,土生土长的陇西纪(今甘肃省成纪静宁县乡镇),隋朝,碎叶城迁移到中亚地区(现近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即李白就出生在这里。五岁时,他的家人搬到了绵州暴露县(今四川江油)。
单独20出川的年龄,就开始了广泛的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以东吴,越,居住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他周游各地,希望广交朋友,干谒名人,导致转诊,一举登上高,实现政治。
62岁的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大胆而优雅的诗歌,丰富的想象力,语言传递自然,和谐的多变气质。
他是很好的民俗,神话中的营养物质,构成了其独特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因为屈原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杜甫说:“大李杜”,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学习和被称为“诗人。“李白,土生土长的陇西纪(今甘肃省成纪静宁县乡镇),隋朝,碎叶城迁移到中亚地区(现近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即李白就出生在这里。
五岁时,他的家人搬到了绵州暴露县(今四川江油)。单独20出川的年龄,就开始了广泛的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以东吴,越,居住在安陆(今湖北安陆)。
他周游各地,希望广交朋友,干谒名人,导致转诊,一举登上高,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然而,十几年漫游,但一无所获。
他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左右,并在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的居民。然后,他做了很多名人,创造了很多很好的诗,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吴Renyun推荐道士,皇帝召他进京,命他拜翰林。因为在天宝三年或四年(公元744或745年)财大气粗诽谤遗憾不久,被排挤出京。
从那时起,他姜呼埃流连忘返沿思想极端无聊。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那么他在隐居庐山,王勇郦离嗯下,东征军李白被邀请下到幕府下降。
后李林崇反抗,被摧毁,李白受到影响,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中途于奢也提出,在迅扬(今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往来。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卒于当涂县。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