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词集 前言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 壮志。
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 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 大夫,礼部郎中。
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勤于 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后记 诗有四要三弊:骨力坚苍为一要;兴味高妙为一要;才思横溢,句法超逸,各为一要。
然骨力坚苍,其弊也窘;才思横溢,其弊也滥;句法超逸,其弊也轻与纤;惟济以兴味高妙则无弊。 《宋诗精华录》四卷,以初、盛、中、晚四期划分宋诗,注重艺术上的比较分析。
陈衍认为苏轼诗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平。《宋诗精华录》选苏诗八十八首,为数最多。
第二推崇陆游、陈与义、戴复古诸人,对杨万里诚斋体清新自然的风格和艺术上的独创亦十分赞赏,《宋诗精华录》中常常能看到对杨诚斋“工而自然”、“用心而不吃力”、“体物浏亮”之类的赞语,甚至以为“作白话诗当学诚斋,看其种种不直致法子”,足见推许。 钱钟书(1910--1998)的《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一版)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宋诗选本中最受关注者,在海内外影响颇大。
然此书编选之际(1957年),中国大陆的学术环境很不正常。这部书作为文学研究所编校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读本丛书的第五种,它的选目必须经过所内集体讨论才能决定,编者本人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因而在今天看来,这个选本的入选篇目令人颇有遗珠之憾。后来钱先生曾为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宋诗选注》而写了一篇前言:《模糊的铜境》(又载《人民日报》1988年3月24日),文中说:“这部选本不很好;由于种种缘因,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而我以为不必选的诗倒选进去了。”
陆游词集 前言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 壮志。
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 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 大夫,礼部郎中。
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勤于 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后记 诗有四要三弊:骨力坚苍为一要;兴味高妙为一要;才思横溢,句法超逸,各为一要。
然骨力坚苍,其弊也窘;才思横溢,其弊也滥;句法超逸,其弊也轻与纤;惟济以兴味高妙则无弊。 《宋诗精华录》四卷,以初、盛、中、晚四期划分宋诗,注重艺术上的比较分析。
陈衍认为苏轼诗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水平。《宋诗精华录》选苏诗八十八首,为数最多。
第二推崇陆游、陈与义、戴复古诸人,对杨万里诚斋体清新自然的风格和艺术上的独创亦十分赞赏,《宋诗精华录》中常常能看到对杨诚斋“工而自然”、“用心而不吃力”、“体物浏亮”之类的赞语,甚至以为“作白话诗当学诚斋,看其种种不直致法子”,足见推许。 钱钟书(1910--1998)的《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一版)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宋诗选本中最受关注者,在海内外影响颇大。
然此书编选之际(1957年),中国大陆的学术环境很不正常。这部书作为文学研究所编校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读本丛书的第五种,它的选目必须经过所内集体讨论才能决定,编者本人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因而在今天看来,这个选本的入选篇目令人颇有遗珠之憾。后来钱先生曾为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宋诗选注》而写了一篇前言:《模糊的铜境》(又载《人民日报》1988年3月24日),文中说:“这部选本不很好;由于种种缘因,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而我以为不必选的诗倒选进去了。”
[琴]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棋] 少年不识棋,但见剥剥琢琢更相围。
有人指授予,冲关夺角劫复持。 少年不识星,但见腷腷膊膊还如棋。
亦有告予者,缩赢伏见元有期。 七年五溪读书暇,时把二事相悦怡。
久之剨然悟,是闲有数人不知。 三百六十一棋子,此是乾策藏其奇。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星,若以三十六乘之。 乘之既尽除坤策,恰与棋数无参差。
此理极精密,归后不复思。 罗生挟二长,过我沪之湄。
恍如著我五溪上,欲与之语无闲时。 此须静观乃有得,而我家住西山西。
生揣我,何时归。 ——罗五星善奕棋干诗 宋代魏了翁的 [书]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这个是梅尧臣的 姑且算,还有一首七古 大令书法美少年,玉函金签随飞烟。 累累一百又五字,岂意近出黄閍砖。
字奇文古两超绝,保母从兹倾众帖。 谁将瓦合嘲玉碎,一片孤衷本相接。
快剑横斫铁山摧,戏龙猛蹴银河欹。 方庭无月天地黑,仰视别有星离离。
浪言贞石志千载,不及永和洼砚在。 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几人爱。
兰亭信美如捕风,贵耳残目人响从。 三日呕血饥捶胸,叶公画龙惧真龙。
这个是宋代白珽的,这首是从四库里找到的 [画] 画的可就多了 随便说几个都行。 不过多是诗人说的画中之事。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唐伯虎在《贫士吟》中有此调侃。哈。
李白的《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比较推荐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
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 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
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还有白居易一首也比较推荐:题旧写真图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第九首 ,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八首,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第七首,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所有以断章为题的作品中,这个是最有名的了。不过,很多权威评论家的解释却是作者本人不能苟同的。
五、第六首,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也许这个错误不只是对窗内人说的,对过客来说也一样,因为窗内人等的并不是他。郑愁予的诗很多都值得阅读,尤其是《情妇》。
六、第五首,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也只有这样性格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七、第四首,冯至的《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也只有他能写出这样作品。他的《南方的夜》也好到让人无话可说。
八、第三首,何其芳的《预言》: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於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著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疲倦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著野兽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著,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到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与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转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於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语言华丽的极限是什么?这个就是。当然还有他的《梦歌》、《花环》。
九、第二首,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
一、文章中引用诗句,分为引用诗句作文题、在文中引用诗句、在文末引用诗句三种情况,作用分别为:
1、引用诗句作文题,可以起到鲜明、醒目的作用。
2、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以起到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的作用。
3、在文末引用诗句,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详解:
1、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2、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释义: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释义: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释义: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释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释义: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扩展资料:
引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方法。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魅力。
1、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
2、引用谜语。
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
3、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
4、引用格言。
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
5、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
6、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从故事中引出论点,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论据具体、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7、引用俗语。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定型语句,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质朴无华。俗语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8、引用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
9、引用谚语。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稳定语句,它形象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背诵。
10、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前言:
《诗词三百首》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把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继承了白居易简洁明快、清新自然的表现手法,兼具苏东坡的豪放风格和辛弃疾的爱国情怀。神奇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古体诗词的无限辉煌和永久魅力。在时间上架起了一座横跨九个世纪的宏伟桥梁;在空间上引起了世界各地华人的强烈共鸣。 “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诗词三百首》的诞生,给华文诗坛带来了新的生机,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 唯其如此,高唱《诗词三百首》的歌声才永远回荡在历史的上空!
在这次旅行中,你将尽情的漫游。
生活有多么广阔,古诗的世界有多么广阔。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诗,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诸子百家齐争鸣。不必说夏时的古老传说,不必说商代的甲骨铭文,光是古代的著作文化就足以让我们骄傲良多,铭表、词赋、杂说、诗歌……在这万古奇妍中,唯有诗歌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传诵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被那朋友间诚挚的关怀深深感动;吟唱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为那至爱真情而热泪盈眶。
更有那浸着桃花潭水的酒情,令远行的朋友热泪沾巾;面对楼高危栏的关切,令多少愁男怨女彻夜难眠。这一句句诗,一幅幅画历久弥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始于《诗经》,历唐风宋雨的濡染,经元曲明戏的扩张,千里万里,千年万年,生出多少流韵生香的诗文?没人能数得清,说得明。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文,我们被它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丰富的哲理所深深震撼。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思想。 为了便于中学生朋友更好地领悟必背古诗文的意境、思想、内涵,我们除了对“课标”指定篇目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教材指定“课外背诵古诗词”作以翻译、介绍外,还对其作了精辟的赏析。
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相信你读了它,一定会感觉与众不同,受益更多。
除此之外,我们依据“课标”精神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了赏析类思考题。它实用性强,对于我们加深对诗文工团的理解以及应对考试,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乃本书亮点之二。为了扩大朋友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史知识,我们还适当地选编了一些“资料链接”短文。
相信朋友们一定会喜欢它。此乃本书亮点之三。
胭脂红散着鲜艳的色,招示明媚的美; 碧螺春沁着迷人的香,透着醉人的绿。 谁人不爱那胭脂红?谁人不爱那碧螺春?让我们一起到本书中去找那胭脂红,寻那碧螺春吧! 我还有故事集一起发给你吧 古诗中的花鸟鱼虫 带“花”的诗句 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渔歌子》 赏析: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
当依陆游 《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 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 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
(徐俯《鹧鸪天》 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
徐俯《鹧鸪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天
我踏着我的脚步
因为我必将走来
夏天
喧闹的是风景
静谧的是人生
秋天
收获的时候才能看见繁华盛开
冬天
有了冬天才有春天
有一种美丽叫做孕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