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释义】人的生命非常重,无价可比拟,一己之力救人,一定要有道德。
2、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释义】不是学医的料子不能教,不是真的知识不能传授,这就是医德。
3、受病有浅深,使药有重轻。度其浅深,分毫不可差;明其轻重,锱铢不可偏。——宋·史堪《史载之方》
【释义】生病有严重和轻之分,用药有多少之分,这个判断和用药的多少不能够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4、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晋·杨泉《物理论》
【释义】凡是医生,不是有仁德的人不可以托付,不是十分聪明不明白道理的,不能信任,不是十分廉洁淳朴的,不能够相信。
5、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释义】只要是医生,凡是有人请求,不管有多远都一定要去救人。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白话译文:人的生命非常重,无价可比拟,一己之力救人,一定要有道德。
2、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西汉·历代黄老医家《黄帝内经》
白话译文:不是学医的料子不能教,不是真的知识不能传授,这就是医德。
3、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
——宋人撰,不著撰人《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白话译文:只要是医生,凡是有人请求,不管有多远都一定要去救人。
4、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
——明·李梃《医学入门》
白话译文:去救人不能够过多的索取报酬,人家有多少给多少,如果病人家里贫寒额不收取报酬,这是有仁爱的医者。
5、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明·龚信《古今医鉴》
白话译文:救人一命,将人救活,这个恩德就如同天地一般,这样的医生,才应该流芳百世,为世人知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备急千金要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医学入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古今医鉴
人赞回春手----医传盖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药银针除病魔
辛劳采得山中药----克奋医活世上人
谁曰华佗无再世----我云扁鹊又重生
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常学白求恩
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药----炼成九转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
欲向市中求妙药----须知海内有奇方
无影快刀除隐患----有方奇术解沉疴
神州自有能医手----东亚何曾见病夫
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
人赞回春手----医传盖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药银针除病魔
辛劳采得山中药----克奋医活世上人
谁曰华佗无再世----我云扁鹊又重生
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常学白求恩
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药----炼成九转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
欲向市中求妙药----须知海内有奇方
无影快刀除隐患----有方奇术解沉疴
神州自有能医手----东亚何曾见病夫
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
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辛弃疾 满庭芳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药名次韵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
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救死扶伤 华佗再世 妙手回春 悬壶济世 杏林春暖 大医精诚
回春妙手 回春之术 枯骨生肉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仁心仁术 手到病除 死骨更肉 庸医杀人 着手成春 华佗在世 在世华佗 悬丝切脉
"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人赞回春手----医传盖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药银针除病魔
辛劳采得山中药----克奋医活世上人
谁曰华佗无再世----我云扁鹊又重生
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常学白求恩
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药----炼成九转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
欲向市中求妙药----须知海内有奇方
无影快刀除隐患----有方奇术解沉疴
神州自有能医手----东亚何曾见病夫
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
要么医生说的名言:
白求恩:医生坐在家里等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后的战斗口号是,前线去,到伤员那里去,哪里有伤员,我们就到哪里去!
土里没有种子,长不出小米来,身体里没有血,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伤员身体里失去了大量的血,只有补给他们,才能把他们医好,从一个健康人的身上,取 — 点儿血,对于身体并没有妨碍,因为他能很快给自己补上,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血救活一个战士,胜于打死十个敌人。
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为什么三万里以外,地球的那一边象我这样的人要帮助你们,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没有任何种族,肤色、语言、国家的界限把我们分开。
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3、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4、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6、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7、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8、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9、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10、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11、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12、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13、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14、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15、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16、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17、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18、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19、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1、《医人》唐代:苏拯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白话译文:古人的医术在于心,内心正直药自然就真。现在人的医术在于手,技术不好药还没有效果。我愿意化身为天地炉,多一些扁鹊这样的医生。四处寻找好的药材,先从治好过分的寒冷与饥饿做起。
2、《赠李德成(德成善医)》唐代:吕岩(吕洞宾)
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
白话译文:高坐在九重宫殿上的天子,和那些诸侯们,都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了,但又怎比得上那个身穿布衣,能够日日坦然喝酒,不求名利的平民呢?因为他已经放弃了人间的执著,得到了大自在,他的命和运,都不受这个人世间所限制了。
3、《吾乡陈万卿儒者能医见宜春赵守盛称其医药之》宋代:戴复古
本草有折衷,儒医功用深。何须九折臂,费尽一生心。
药物辨真伪,方书通古今。有时能起虢,一剂直千金。
白话译文:本草能调和各方面使之适中,儒医的医术高深。何必要多次折断胳膊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费尽一生的心力。辨别药物的真假,专门记载方剂的书籍就可以知晓古今。有时候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一剂药方值千金。
4、《赠针医范秀才》宋代:戴表元
不但针经熟,言谈语语真。练形如铁佛,信手合铜人。
秘摄鱼千里,空飞鹤当轮。功成倘相挟,平地脱风尘。
白话译文:先生不但针经熟练,言谈也是句句真切。练形像铁佛一样,信手之间就能合上桐人。可以用针射到好远的鱼,空中的飞鹤也能射中。功名成就倘若相挟,必然能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5、《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唐代:刘禹锡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白话译文:像我这样的一介病夫,还惊动了诸位贤者,老远地赶来看望。客人来了赶紧烹上好茶,用净水把坐席打扫干净。自己身体病弱,如芭蕉一样空了,走点路都离不开拄杖。他们善治一切众生烦恼病,对于我这个病夫,自然能向他们乞讨一丸治病之药。
关于医学的古诗词有:
一、外科医生
明代:江盈科
有医者, 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官,跪而请酬。裨将曰:“镞在膜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
释义: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有一个副将从前线回来,被乱箭射中,深入到肌肉里了,请(那)医生医治。医生就拿剪刀剪去了箭,然后跪在地上讨要酬劳。副将说:“箭头还在肌肉里,请先医治。”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你不应该要求我”。副将说:“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欺诈的人。”
二、咏田家
唐代: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释义: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三、庸医治驼
明代:江盈科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
释义:从前有个医生,自己夸耀自己能治驼背,他说:"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环一样的人,如果请我去医治,保管早上治傍晚就像箭一样笔直了。"有个人相信了他,就让这个医生给他治驼背。
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到门板上践踏。驼背人的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马上就死了。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告状,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我只管治驼背,不管人的死活!"
四、於潜僧绿筠轩
宋代: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释义: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五、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
宋代:辛弃疾
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释义:用中药名邀请婺源马荀仲来一起游览雨岩。马荀仲擅长医术。下雨过后,山路上轻风吹拂,被雨水洗过的草木也都发出了清香,居室内也凉快起来了。我的游览山水名胜之病已入膏肓,算是没有药可救了。虽已多病,却还甘愿去为这些风月闲情费精神。
我也知道你忙于著述,所以平常我也总是一个人寻醉,是怕打搅了你。社会上早就知道我是一个可有可无之人,除了好友如你,还有谁来伴我出游呢?如你再不来,那我只有跟松竹共凄凉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