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心绪已被扰乱,行动慌乱。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白话译文:现在他的老母亲丢了,他的心绪已经扰乱了,没有了主张。
来源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徐庶辅佐刘备有功,曹操一心想网罗他,就把他的母亲骗来,要她写信召徐庶回来。徐庶接到信后,知道这是曹操要挟他,无奈地对刘备说他方寸已乱不能兴汉除暴了,只有回去救母,然后把隐居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推荐给刘备。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自房玄龄《晋书·杜预传》。
反义词:
无动于衷: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心动。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也指这个人呢:面对他人的建言或者批评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两只耳朵听到就好像什么也没收到一样,讲了也没用,说的也不听,丝毫不为所动。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原来我们只求自己心安理得,那外界的苦乐原是不足计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寸已乱
【莫措手足】: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手脚无措】: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同“手足无措”。
【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慌张失措】:慌张:惊慌失措。惊恐慌张得不知所措。
【慌作一团】:形容极为慌张。
关于慌张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仓皇不定】:仓皇:匆忙,慌张。形容匆匆忙忙,心情慌乱。
【仓皇出逃】: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仓皇失措】:仓皇:匆忙,慌张。匆忙慌张,不知所措。
【仓皇退遁】:仓皇:匆忙,慌张;遁:逃跑。慌慌张张地退却逃跑。
【仓皇无措】: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同“仓皇失措”。
【促忙促急】: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大败而逃】: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慌张失措】:慌张:惊慌失措。惊恐慌张得不知所措。
【慌作一团】:形容极为慌张。
【慌做一团】:形容极为慌张。同“慌作一团”。
【脚忙手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忙中有错】:在慌张忙乱中照顾不周而产生差错。亦作“忙中有失”。
【毛毛腾腾】:形容不沉着,慌里慌张。
【莫措手足】: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七首八脚】:形容慌张乱闯。
【七足八手】:形容慌张乱闯。同“七脚八手”。
【神色仓皇】: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神色张皇】: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失惊打怪】:①形容大惊小怪。②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
【失惊倒怪】: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手脚无措】: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同“手足无措”。
【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心慌撩乱】:心里慌张忙乱,心绪混乱。
【形色仓皇】:动作匆忙,神色慌张。
【眼张失落】:形容神色慌张。
【张慌失措】: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张皇失错】:张皇:慌张。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1、《钗头凤》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2、《清平乐》宋·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3、《与刘伯宗绝交诗》汉·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览,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4、《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清·黄宗羲
此地那堪再度年,
此身惭愧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
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
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
未死犹然被病眠。
5、《蝶恋花》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方寸乱指心绪烦乱;无主张。此词典出《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典源: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4~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方寸也都乱掉了,对大事业没什麽帮助。
释源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生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说解
方寸,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心烦意乱,没有主见谓之方寸已乱。杜甫《草堂诗笺·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侠女奇缘》第三回:“我的方寸已乱,断无道理可计议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