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释义: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2、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释义: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过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3、诗句: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出自: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释义: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
4、诗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出自: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释义: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5、诗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释义: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四、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蕴含人生哲理的著名古诗,有朱熹的《观书有感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苏轼的《题西林壁》等。
(一)《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系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诗作品。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作者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诗中,诗人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二)《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品。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咏物诗。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该诗寓含的哲理在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它提醒人们,要想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类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不是一非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