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高适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韦元甫 木兰歌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
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
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
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
胡人愁逐北,宛马又从东。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
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
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
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
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
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杜甫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断斩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坤轴,不尔苦寒何太酷。
巴东之峡生凌凘,彼苍回轩人得知。李元纮 绿墀怨 征马噪金珂,嫖姚向北河。
绿苔行迹少,红粉泪痕多。宝屋粘花絮,银筝覆网罗。
别君如昨日,青海雁频过。高适 九曲词三首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柳中庸 凉州曲二首 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2.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唐代杜甫《兵车行》
释义: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
3.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宋代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释义:呵!不由我联想起那雄关大河的边地情景,想起金人占领着的雁门,还有那遥遥的青海边境!
4.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释义:君不能学习那陇右武夫哥舒翰,跨马持刀,横行青海,血洗石堡,换了个紫袍英雄。
5.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宋代刘克庄《清平乐·纤云扫迹》
释义:醉后跨上玉龙遨游太空,遨游八极。
6.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唐代李白《关山月》
释义: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7.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唐代韦元甫《木兰歌》
释义: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8.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唐代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释义: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9.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清代纳兰性德《满江红·代北燕南》
释义: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10.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唐代李贺《塞下曲》
释义:青海,唐时属吐谷浑。
(一)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儿齐飞翔。
要是有人来问我,
这是什么地方?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
这是我的家乡……
大美青海虽不是我的家乡,
但它胜似家乡。
因为,我的心时常向往之,
我的魂始终牵绕之。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
似一块未雕琢的玉石,
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
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这是一片神奇的西陲大地,
一层朦胧的轻纱,
掩映着的是他神秘的色彩。
我曾魂牵梦绕。
磅礴的高原山川湖河气势,
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地、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
南丝绸之路通道的青海古地,
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
把我的目光深深吸引。
“青海昆仑断,黄河积石流”。
斗转星移,沧桑变换,
可在那里,古墓群,
古寺庙,古岩画,
古城堡依然历历在目;
青海湖上十万只候鸟翩飞的壮观,
让人无法用文字描绘他的蔚为壮观;
那青海的西双版纳,古木参天,
芳草没膝,山花烂漫,
鸟雀啾啾,溪水潺潺;
还有那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的,
神奇的“酥油花”、堆绣、壁画;
长江源头景色秀丽,耸入晴空、
绵亘数十里的冰塔林,
婉如一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
黄河源头风光宜人,水草丰美,
湖泊,小溪星罗棋布;
“万丈盐桥”,路面光洁平坦,
山色湖光相映,景致之美,
举世无双,后无来者;
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
唐古拉山峙立于南,
祁连山矗立于北,
自西逶迤,
像一条起伏于高原上的龙,
跃跃欲飞。
翻开诗册,历历在目。
金戈铁马的战场、
汉藩友好的通道、
神话传说的古地、
商贾往来的集市,
这里的山峦江湖、荒漠戈壁、
高天厚土以及风土民情,
吸引了几多文人骚客的目光,
激发了诗人太多的遐想,
挥洒出一篇篇豪情壮丽的诗章。
我不是诗人,却也跃跃欲试,
也想把青海讴歌。
读,再读《大美青海》,
一个神奇的念头,
就酝酿在心里,
遥想遥远的诱惑,
屏蔽荒漠的风,
望穿漫漫路,
我的梦已在青海湖的水面上流韵。
我在地图前驻足再驻足,
我欲寻觅茫茫的大青海。
此刻,我的眼睛所见,
都是波涛汹涌过的荒滩,
大漠飞鸿旧梦陈迹。
我汹涌的思绪啊,
1. 位于青海东北部的海北景色旖旎,全州各地风光各有千秋,在这里出土的“虎符石匮”见证了曾经的辉煌,仿佛像世人述说着远古的故事。
2. 海北有集沙地、湖泊、湿地为一体的沙岛;有菜花飘香、群蝶飞舞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有群峦叠翠、林海涌涛的祁连山风光、黑河大峡谷。
3. 青海湖的天空,有着城市天空不曾见过的透明;青海湖的湖水,有着城市江水不曾有过的澄净。
4. 州府西海镇位于美丽的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金银滩草原的真实写照。
5. 金银滩不光是富饶、浪漫的,还有其极其庄严、厚重和更加传奇的色彩;它的富饶,是让藏族群众拥金抱银,它的浪漫,是让王洛宾载入爱情和音乐的史册。
6. 门源回族自治县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的“北大门”,这里有金牧场之称的皇城大草原,有闻名遐迩的夏都第一峰岗什卡雪峰。
7. 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冰川雪海四季晶莹剔透,并与享有爱情鸟的乐园的“花海鸳鸯”湿地相映成趣;花开千顷、香飘万里的百里油菜花海,给人以金色的狂想,金色的震撼,是全世界的绝版高原奇观。
8. 要说西湖是江南美女的话,那么青海湖就是高原姑娘卓玛,她是一位具有浓郁西部风情,而又极具藏族特色勤劳善良的姑娘。
9. 青海湖被藏族人民称为“高原上的蓝色海洋”,它一望无际,碧波万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10. 站在青海湖边向远处望去,蔚蓝色的湖水连着淡蓝色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在上面变幻着图案,小鸟扇动着翅膀在湖上、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11. 美丽的青海湖在夏秋季节的时候,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都披上了绿装,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
12. 每年夏季6至7月份,青海湖湟鱼逆流而上,在数十里河道挤满产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
13. 青海湖环湖有神圣的五世达赖圣泉,它是大天鹅的栖息地和世界七大湿地之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年钦夏格日山更是环湖最吸引人的地方。
14. 青海湖在寒冷的季节,四周群山和草原会变得一片枯黄,有时会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
15. 结冰时的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如同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赞美青海的的句子:
1、要想贴切形容我的家乡——青海,那就是一个字——美。
2、她,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平坦光滑的沥青马路;她,从一个平凡的小镇到一个闻名遐迩的古都;她,从几座矮小的土房到一幢幢高楼大厦,她是谁?她就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青海。
3、青海,不愧有“时尚都市”、“浪漫都市”、“夏都”之美誉。
时尚在于一幢幢高大的楼房、琳琅满目的商品;浪漫在于都市的山水及梦幻般的青海湖,湖水蓝而晶莹剔透,那里是鸟儿的天堂、鱼儿的乐园。
此外,神秘而令人神往的佛教圣地塔尔寺更为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春天,春回大地,各色花儿竞相含苞待放,春风仿佛在唤醒大地沉睡的生物,青海的春天有一片浓郁的春气。
夏天,绿树成荫,花开了、草绿了、小树长高了,气温不冷不热,是最适宜人类度夏的避暑胜地。
而四面八方的人们也如潮水般涌来,争相观赏夏天这美丽姑娘的花容月貌。
秋天,秋高气爽,果实压弯了树枝,树叶如同雨一般往下落,草枯了,树叶黄了,但这不是再为自己的枯死而感到悲痛,那是在启示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呀!天高云淡,果实累累,这是青海的秋天。
冬天,万物在沉睡,一切都静了,都静了,酝酿着,为了明年……。
淳朴善良的青海各族人民将以醇和绵软的青稞酒、垂涎欲滴的牛肉干和色香味俱全的酿皮招待四海宾朋。
4、赞美你啊!青海,你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我流连,你那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让我自豪!赞美你啊!青海!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原文出自
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7741.aspx
1.青海的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寒风呼啸,树叶被吹得“啪啪”直响,听得人心烦气躁,草也被风吹弯了腰,花儿也吹败了,那灿烂的笑容也被夺走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可怜与丑陋。“轰”地一声,雷像爆竹一样炸开了。
2.一轮弯弯的月亮冷清地挂在青海的天空中,散发着一丝又一丝凉气,月亮旁没有一颗星星,只有那深得发黑的幕。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样灰暗。
3.青海,不愧有“时尚都市”、“浪漫都市”、“夏都”之美誉。
4.青海的春天有一片浓郁的春气。夏天,绿树成荫,花开了、草绿了、小树长高了,气温不冷不热,是最适宜人类度夏的避暑胜地。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6.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7.秋天,秋高气爽,果实压弯了树枝,树叶如同雨一般往下落,草枯了,树叶黄了,但这不是再为自己的枯死而感到悲痛,那是在启示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呀!天高云淡,果实累累,这是青海的秋天。
8.春天,春回大地,各色花儿竞相含苞待放,春风仿佛在唤醒大地沉睡的生物,青海的春天有一片浓郁的春气。
9.青海,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平坦光滑的沥青马路;从一个平凡的小镇到一个闻名遐迩的古都;从几座矮小的土房到一幢幢高楼大厦。
10.青海的时尚在于一幢幢高大的楼房、琳琅满目的商品;浪漫在于都市的山水及梦幻般的青海湖,湖水蓝而晶莹剔透,那里是鸟儿的天堂、鱼儿的乐园。
11.青海很美,可可西里是千万野生动物的天堂,环境并没有很恶劣。
12.在青海高原上,蓝蓝的湖水平静的像一块碧玉,透明极了。
13.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14.青海靠近海岸,有很多丰富的海鲜产品。
15.青海高原一株柳: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 。
1、青海是新疆与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檐”的美称。其境内既有青海湖大海般的风光魅力,又有青藏高原的雄壮、河湟文化的辽阔。
2、青海湖的天空,有着城市天空不曾见过的透明;青海湖的湖水水,有着城市江水不曾有过的澄净。
3、走进青海湖,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湖水。要是下起蒙蒙细雨,青海湖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4、青海湖,天空湛蓝、白云皎洁、山峰翠绿、湖水清澈,云的白似与山的绿、水的透融合在一起。
5、青海湖的水波平如镜,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青海湖的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青海湖的水非常绿,绿得像夏天的草地。
6、青海湖是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使湖水呈现黄色,鱼儿游动有声,翻腾跳跃,异常壮观。
7、青海湖四周环山,苍翠拥绕,湖畔是碧草青青、平坦开阔的草原。湖面一望无际,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湖水清澈碧澄,粼粼闪光。
8、我们家乡的青海湖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春天的青海湖百花争艳,夏天的青海湖清清爽爽,秋天的青海湖凉风习习,冬天的青海湖雪花纷飞,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地区。
9、我们来到青海湖附近的花海鸳鸯。站在花海鸳鸯的湿地里,我突然发现湿地对面牛羊成群,在草原上就像天空中的点点繁星。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还有一条细细的河,露在阳光下,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银项链。
10、从远处看青海湖一片碧绿,像一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上。走近一看,青海湖的海水很蓝很蓝,蓝得自然,就像一块蓝宝石。
扩展资料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
2014年10月20日9时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
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
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
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
参考资料:青海湖-百度百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