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诗经》
3.云一纟呙,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李煜
4.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陌上桑》
5.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一、形容男子阳刚俊美的词语
1. 人高马大
【解释】比喻人生得高大壮实,身材魁梧。
【出处】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苦肉计》
2.顶天立地
【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3.一表人才
【解释】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4.仪表堂堂
【解释】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5.文武双全
【解释】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二、形容男子气质的词语
1. 绅士
【解释】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衣冠得体,谈吐高雅,良好的自身修养,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有爱心,尊老爱幼,尊重女性,无不良嗜好,人际关系良好。是心地善良、举止优雅的男士。
【出处】“绅士”源于17世纪中叶的西欧,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后在英国盛行并发展到极致。
2.睿智
【解释】指聪颖明智。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3.阳刚
【解释】阳刚是一种散发着的阳光般的刚强气息,是一种由内在的刚毅外化为强劲有力的独特气质,是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宝贵品格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正义勇敢、坚强果断的个性的彰显,是一种敢为人先、永不言败的魄力的表现,是一种能给人以安全的感觉,是一种男子汉所独有的巨大魅力。
【出处】《易·说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高亨注:“六爻有阴柔,有阳刚,两者迭用,交错成文。”
4.温文儒雅
【解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儒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
5.文质彬彬
【解释】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译文: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扩展资料
《竹石》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