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岳飞诗词全集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从驾游内苑应制 岳飞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岳飞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过张溪赠张完 岳飞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寄浮图慧海 岳飞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送轸上人之庐山 岳飞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岳飞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题池州翠光寺 岳飞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题翠岩寺 岳飞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三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题青泥市萧寺壁 岳飞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题雩都华严寺 岳飞
手持竹节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题骤马冈 岳飞
立马林冈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薤去艹)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2.《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3.《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原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后两句是:“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全诗是说,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
4.《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抒写了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品格,表现了他不向世俗献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纯洁操守。
《房兵曹胡马》
杜甫(唐)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借笔下的那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寄寓自己青年时期锐于进取的精神。
《石灰吟》
于谦(明)
千锤百凿入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这里主要也不是单纯写石灰,而是借石灰来表现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题菊花》
黄巢(唐)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在这里主要不是单纯写菊花,而是借菊花来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明志诗词: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百凿入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天道
五代 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道道甚分明。
不寝
唐 杜牧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墨梅》王冕(元)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抒写了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品格,表现了他不向世俗献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纯洁操守。
《房兵曹胡马》杜甫(唐)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借笔下的那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寄寓自己青年时期锐于进取的精神。《石灰吟》于谦(明)千锤百凿入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这里主要也不是单纯写石灰,而是借石灰来表现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题菊花》黄巢(唐)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在这里主要不是单纯写菊花,而是借菊花来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东汉曹操《龟虽寿》
白话文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
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白话文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石灰吟》
白话文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白话文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东汉曹操《龟虽寿》白话文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白话文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石灰吟》白话文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白话文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