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用房整改报告
****国土资源局
****国土资源局属县直机关单位,编制人数14人,实有人数74人(机关54人,执法队20人),机关工作人员中正科级1人,副科6人,一般工作人员31 人,临时人员16人。我局现有办公用房使用面积1126平方米(办公室使用面积612平方米,服务用房使用面积434平方米,设备用房使用面积80平方米),按照**发【2015】5号文件要求,我局及时对超标办公用房进行了整改,整改情况如下:
1、我局整改前办公室使用面积为612平方米,超标114平方米,其中腾出30平方米供估价所使用,另84平方米供16名临时人员办公使用。
2、我局整改前服务用房使用面积为434平方米,超标74平方米,腾出74平方米供交易所和两权发证办公室使用(交易所为副科级单位,现有正式工作人员3名,临时人员2名;两权发证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
3、我局整改前设备用房使用面积80平方米,由于受整体结构限制,无法整改,超标3平方米。
关于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落实汇报2017-01-20 14:34 | #2楼
根据中共德阳办公室、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和部署,我局积极组织学习,认真开展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工作。现将清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清理整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客观要求。为做好清理整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有关工作,局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局党组会和中层干部会议,学习文件精神,统一思想,研究工作措施,并进行动员部署,让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成立了由副局长任组长,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清理办公用房的工作。形成了领导有力、配合密切、责任清晰的组织机构,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一是详细调查,摸清底数。为保障清理工作有效开展,我局把摸清现有办公用房面积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机关办公楼层进行了核查。
二是完善机制,加强督导。完善了工作机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坚决制止违规启用,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问题,确保始终符合勤俭节约、安全适用的原则。
三、清理结果
我局现有办公楼两层,局在职人员23人,临聘人员5人,共28人。二楼办公用房共17间(人均面积16平方米),其中大会议室1间;三楼办公用房共11间,其中领导干部办公室5间(正厅非领导干部1间,面积24平方米。正县级2间,人均面积22平方米;副县级3间,人均面积24平方米),小会议室1间,库房1间,档案室及阅览室1间(面积均为24平方米)。
我局将以此次清理办公用房活动为契机,态度诚恳,思想统一,清查及时,整改落实到位,收到预期效果,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XX市XX局
2015年1月28日
机关审计整改报告
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后,会按照审计机关要求,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报送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是审计整改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计机关审计整改检查的一个重要依据。为把好审计整改情况报告质量关,避免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图形式、走过场。笔者认为,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情况报告要注重“三个查看”。
一、查看文书的格式是否规范。笔者认为,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格式的规范化,是审计整改工作严肃性的重要体现。在收到被审计单位报送的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时,首先要查看其格式是否规范,报告中的落款、印章等相关要素是否具备、真实,原则上应符合正式公文格式相关要求。对格式严重不符合要求,要素不全的“白纸黑字”类报告,要坚决退回。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严肃性,杜绝随意性。
二、查看反映的内容是否齐全。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内容主要是针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所以,在收到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后,要查看审计整改情况报告中整改的内容是否与审计报告中揭示的问题相对应;要认真核对审计报告揭示的相关问题在审计整改情况报告中是否全部有所反映,有无反映不全、遗漏等现象。有的被审计单位可能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对审计报告反映要求整改的部分问题,在审计整改情况报告中会有所规避。如果不去核对,一些审计报告要求整改的问题可能也就“蒙混过关”、“逍遥在外”。整改内容不全,直接会导致制定措施的缺失,问题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三、查看制定的措施是否到位。审计整改情况报告质量的高低,关键还决取于制定的措施是否到位。而措施的到位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审计整改工作成效的高低。所以在收到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后,要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制定的相应的措施。要查看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制定了什么解决措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要查看相关措施是否与问题的解决相匹配,针对性是否强,是否切实有效、到位。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存在有的单位为了应付、“交差”,制定的'措施操作性差,具体表现为泛泛而谈和过于理论化的空谈;有的措施与问题的解决两者之间更是“牛头不对马嘴”。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为后续的整改检查打好基础,提供依据,应该将措施的是否到位,作为查看的重点。对措施不到位等类似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审计整改情况报告该退就退,决不手软。
审计整改工作是一个包括诸多环节的、系统性的工程,而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工作也是审计整改这项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注重 “三个查看”,应该会对审计整改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于审计整改报告制度的思考2017-01-20 06:02 | #2楼
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责任人名单和整改情况报告。整改情况报告包括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审计建议和意见的采纳情况,对有关责任部门、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尚未整改到位的原因以及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等。二是审计机关向政府报送全县审计整改情况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年度审计整改的基本情况;审计整改情况的总体评价:审计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三是政府授权审计机关向人大报告全县审计整改综合情况。通过报告制度的落实,使人大、政府及审计部门及时准确了解审计整改情况,以此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实施审计整改报告制度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强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意识。整改情况报告制度并配以问责、督查等制度的施行,可以促使被审计单位
认真抓好审计整改工作,从要我整改为我要整改,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形成一种审计与被审计的互动效应。
二是有利于增强监督合力。人大监督政府、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联合监督被审计单位,并配以媒体舆-论监督、社会群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更具有威慑力。
三是有利于标本兼治。该制度不仅要求做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还要对审出的普遍性、倾向性以及产生问题的苗头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或者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防止和遏制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发生。 四是有利于促进审计机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必须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具有可操作性;还要求审计机关转变作风,在审计整改期间,积极主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调,实行审计回访制度和延伸调查制度,必要时,对有些单位进行后续审计,检查审计整改效果。
实施审计整改报告制度需要把握的环节
审计整改报告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握好几个环节。
时间要求要明确。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15日内将审计责任落实情况和整改工作方案报送审计部门,必须明确审计整改责任人、落实审计决定的计划、采纳审计建议和意见的方案;被审计单位在审
计决定执行期满7日内将审计整改结果报送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对整改中出现的问题的苗头、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应及时同政府作专题报告,每年年底前或次年初审计部门向政府综合报告全年审计整改的基本情况;政府在每年年底前或次年初向人大会报告审计整改综合情况。根据人大会审议的建议和意见,由政府组织审计整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研究落实审计整改的有关问题,并及时向人大反馈落实情况。
责任主体要明确。被审计单位是审计整改工作第一层次的责任主体。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该层次的第一责任人,对该单位的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负全责;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是第二层次的责任主体,负责督促和检查其下属单位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审计查出的问题,大多发生在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管辖下的单位,这就注定审计整改政府要走上前台,协调有关部门整体推进整改工作,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整改难题,因此,政府自然成为第三层次的责任主体,也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主体。
配套措施要跟上。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定期召开财政、监察、审计、税务等部门参加的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制定或者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防止、遏制违反财经法规
行为的发生;对问题比较严重,拒不整改或屡查屡犯的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督查,并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涉及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建立问责制度,加大整改力度,采用审计机关执法问责、监察机关效能问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意问责、媒体新闻问责等措施促进其工作的落实。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