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长尾山雀:别名红头山雀_小熊猫鸟,为雀形目、山雀科、长尾山雀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西藏、云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不丹、柬埔寨、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等地。野生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1855年命名,共6各亚种。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属小型山林留鸟,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情活泼,边取食边不停地鸣叫,叫声低弱,似“吱-吱-吱”。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农林植物保护中,有重要意义。
红头长尾山雀形态特征 >
体长10-11cm。头顶栗红色,背蓝灰色,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具楔形白斑。颏、喉白色、喉中部具黑色块斑,胸、腹白色或淡棕黄色,胸腹白色者具栗色胸带和两胁栗色。亚种不同而羽色略有变化。其中指名亚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眼先、头侧和颈侧黑色。其余上体暗蓝灰色,腰部羽端浅棕色,飞羽黑褐色虹膜桔黄色,嘴蓝黑色,脚棕褐色。
红头长尾山雀生活习性 >
常从一棵树突然飞至另一树,不停地在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
红头长尾山雀饲养方法 >
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
红头长尾山雀雌雄分辨 >
雌雄羽色相似,雄鸟体型稍大。
红头长尾山雀繁殖方式 >
繁殖期1-9月。营巢在柏树上,巢为椭圆形,主要用苔藓、细草、鸡毛和蜘蛛网等材料构成。巢内垫有羽毛。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1枚,每窝产卵5-9枚。产卵期间亲鸟还继续衔羽毛垫巢和盖卵。卵白色,钝端微具晕带。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16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出巢后先随亲鸟在巢附近树枝间练习飞行和觅食,然后再逐渐远离巢区飞走。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