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大翠鸟:别名斑头翠鸟,为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不丹、印度、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模式产地为印度。我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岛。野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河流岸边、多树的河溪、低地以及小山丘。1917年命名。斑头大翠鸟与普通翠鸟极相似,只是个体较大。叫声似普通翠鸟叽叽作叫但声较深沉。
上体黑褐色,背部中央具一亮绿色纵线,耳羽蓝色,下体栗色,外形似普通翠鸟,但体型更大,无普通翠鸟的橘黄色过眼纹。捕鱼本领很强,扎入水中后,眼睛能迅速调整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也能保持极佳的视力。
斑头大翠鸟形态特征 >
头体长18-24cm,重44-50g。前额、头顶、头侧、枕和后颈黑色,具蓝色末端横斑,中央具一亮的淡蓝色斑点。眼先黑色,邻近眼前和眼下各有一淡棕色或皮黄色斑。颊和耳覆羽黑色,具蓝色条纹。颈侧有一白色或淡棕色纵纹。背中部和腰呈鲜艳的亮淡蓝色。尾上覆羽亦为亮蓝色,但色较深。尾黑色,缀有蓝绿色。小覆羽和中覆羽黑色,具亮蓝色斑点。颏、喉白色或皮黄白色。虹膜暗褐色或血红色,嘴黑色,脚珊瑚红色。
斑头大翠鸟生活习性 >
性胆怯。常单独活动。多栖在岸边树木低枝上或伸出于水面的树枝上。也常在水面上空飞翔觅食。
斑头大翠鸟饲养方法 >
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有时兼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斑头大翠鸟雌雄分辨 >
雌鸟下嘴基部红色。
斑头大翠鸟繁殖方式 >
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土崖壁上,或田野和小溪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4-6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雏鸟晚成性。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