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别名鹑_鹑鸟_宛鹑_奔鹑普通鹌鹑,为鸡形目、雉科、鹌鹑属鸟类,原产于亚洲西部、欧洲、非洲。我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繁殖,迁徙至西藏自治区南部越冬,有时也到云南西北部。野生于灌丛、荒地、山坡、丘陵、沼泽、湖泊、溪流的草丛中,有时也到耕地附近活动。1758年命名,共5个亚种。属于地栖性鸟类,善隐匿,常潜伏于草丛或灌木丛间。叫声为响亮、清晰如滴水般的三音节哨音,常在清晨、黄昏或夜晚时鸣叫。被驱赶时发出刺耳的哨音。我国是鹌鹑主要产地之一,也是饲养野鹌鹑最早的国家之一。
鹌鹑肉和蛋营养丰富,味美适口,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战国时代,被列为六禽之一,成为筵席珍肴。西汉时,我国驯养鹌鹑赛斗和赛鸣,到了明、清年间,斗鹑已更是成了达官贵人的一种赌博方式。
鹌鹑形态特征 >
体长16-22cm,重76-106g。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黄色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纹。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至耳羽,紧贴皮黄色项圈。皮黄色眉纹与褐色头顶及贯眼纹成明显对照。雌鸟亦有相似图纹但对照不甚明显。虹膜红褐色,嘴角蓝色,跗蹠部淡黄色。翼羽短,不能高飞、久飞,往往昼伏夜出,喜夜间迁徙群飞,迁徙时多集群。
鹌鹑生活习性 >
除繁殖期外,多成小群活动。除迁徙时外,一般很少起飞,飞行时呈直线,常贴地面作直线低空飞行。常栖居于气候温暖的地方,是稚科中迁徙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种。每年3-4月份迁飞回新疆、内蒙古等地繁殖,入冬前南迁越冬。迁飞距离在400-1000km左右。当然也有留在当地繁殖或局部迁移的鹌鹑喜欢在当地温暖、湿润的水草上筑巢。
鹌鹑饲养方法 >
迁徙时成群,多在夜间进行,白天则躲在草丛,灌丛中休息。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鹌鹑雌雄分辨 >
雌鸟夏羽与雄鸟冬羽相近似,但颏和喉的羽不变长,羽端圆形,浅灰黄色。颈侧亦浅灰黄色,羽端黑色。上胸黄褐色,具左右并排的黑斑,或连成黑色纵斑块。雌鸟冬羽颏和喉上方的羽片变长,羽端变尖,亦浅黄色。背部黄褐色增多并加深。上胸斑点黑褐,而沾栗褐色。胸侧和胁部黄褐色增多,具宽阔的白色羽干纹,黑褐色几乎消退。
鹌鹑繁殖方式 >
繁殖于5-7月。雄鸟和雌鸟不形成固定的配偶关系,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通常到达繁殖地不久雄鸟就进行占区和开始求偶鸣叫,雄鸟在繁殖季节十分好斗。营巢于平原草地、农田地边或荒坡草丛、灌丛中。巢多利用地面凹处的浅坑,内垫干枯的细草茎、草根、草叶和羽毛等。每窝产卵7-15枚,卵呈白色或橄榄褐色,散布有褐色或锈色斑点,孵化期15-17天。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