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精彩的开头,而好的开头写法有很多。这里为您提供两种范例——一招毙命与峰回路转。这样的方式这既能够吸引眼球,也能体现出作答者对时事的高度关注,无疑会让阅卷者刮目相看。这里给看一下例子:
例子一: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发扬革命传统相违背的声音和现象:如无知大学生猥亵抗日女英雄,戏说恶搞雷锋,“大手笔”复建顺义古城,这些事件无不表明革命传统教育的缺失,民族精神的迷失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因此,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刻不容缓。
这样的开头就直接联系社会背景,叙述了革命传统教育缺失的表现,进而直接引出了“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刻不容缓。”这一论点,够直接明白,属于一招毙命。
例子二:
自从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中华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增光。 然而,在这些光鲜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暗流。最近一则前世界冠军张尚武王府井地铁口卖艺乞讨的新闻,凸显了退役运动员的保障问题。而关于刘菲,邹春兰,孟兆华等退役运动员生活窘迫的报道更这个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可见,做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已势在必行。
先阐述了运动员获得的成绩,然后笔锋一转阐述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点明了文章的论点。鲜明的对比,使人更能感受到做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观点更加鲜明,给人峰回路转之意!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申论备考:学会3种开头结尾,从此不怕申论作文
归纳概括题型在申论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一者它经常单独以一道题的形式出现在真题中,二者归纳概括题也可以看作是作答其他题目的基础。因此,掌握好归纳概括题对于在申论考试中至关重要,很多同学在做归纳概括题时,对于材料中的答案要点能圈划出十之八九,但得分往往不高甚至没有一半,问题就在于很多学员不能很好的将材料里的要点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本文仅就答案要点的转换加以阐释,因为学生的问题大多集中于此。至于如何准确理解题目,找准作答对象以及利用阅读方法,定位答题要点等基本步骤就不做详谈。
一、换词。我们都知道申论简答题的给分标准是按点给分。你写出了阅卷标准里的关键词就能拿满分,如果不能精准的概括到阅卷标准里的词,阅卷老师则只能酌情给分。比如说阅卷标准是辨证施治,但是有些同学写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虽然实质意思没有太大出入,但是也不能得满分。这正是归纳概括题的难点所在,也是同学们失分所在。所以大家要学会对于材料里的内容进行适度概括,至于你能不能联想到比较合适的词语也就是阅卷规则一是要依靠做题经验的积累,积累申论关键词;二是平时多关注新闻时评,培养自己的语感,最好在潜移默化中储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很难积累但是申论又需要用到的关键词,像辩证施治、包装炒作、筹措资金、财政投入、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申论热门词汇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是新闻时评经常有。所以,大家在申论备考中要做有心人。只有脑海中熟记这些关键词,考试时才可能会联想到,而不是用一些不规范甚至口头话语代替,自然是无法得高分。
二、简化。通常我们在材料里直接划出来的答案要点可能有好几百字甚至上千字,那怎么把这么多字化繁为简转换成题目要求的一两百字,是学员们的困惑所在。一般来说,当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很长的时候,我们就留下一些关键信息如主谓宾,去掉一些过于细节性的描述,修饰性语句、案例、数据等,留下主要意思即可。比如:《碧海计划》只是一个政策性文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效应,执行过程中,难以借助法律手段实现管理体系、监测体系、投资体系、统计体系、评价体系的对接统一,这也直接影响了治理的效果。有关权威部门发布的2004年渤海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污染范围比上 年扩大。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较上年面积增加约0.6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35%。对于这一段材料来说,我们通过首尾句阅读法可以得知主要意思在前半段,但是也有八九十字,对于归纳概括题来说肯定还需要再精炼,像用很多顿号隔开的管理体系、检测体系等过于细枝末节,且也是对缺乏强制性意思的展开,可以省去,所以概括一下就是:《计划》本身是政策文件,缺乏强制性。
相信掌握以上两个技巧后,大家做归纳概括题的正确率都能够得到提升,从而为申论后期的复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在笔试环节脱颖而出提供助力。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1. 以公务员考试为例,申论文章指导之开头、结尾常用结构,比如:
1)开头
①“现象+事例+后果+观点”的自由组合 “现象+事例+后果+观点”;
②现象+事例+观点;
③现象+后果+观点;等。
2)结尾
①事件+只有…才…
[模板]“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道路上,亦是如此。只有……,才能……,最终才能唱响……的“主题歌”。
②事件+意义;
③事件+政府;等。
2. 掌握申论写作基础、应试技巧或参考四川省考申论阅读资料。
1. 以公务员考试为例,申论文章写作指导之开头的写法,比如:
1)热点导入式
新闻热点事例一般为人熟知、实效性强,容易吸引阅读人的注意。
热点事例需与文章话题相关,阐述导入后,多提炼事例所蕴含的道理,衬托主题。
2)转折递进法
提出积极方面、指出消极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心论点。
将常规的交代背景—进行分析—亮明观点的开头写作思路进一步优化。
3)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开头部分直接点明主旨。
2. 考生备考申论、掌握申论各题的应试方法及技巧或参考四川省考申论阅读资料[整理]。
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开头: 《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不学礼懂礼,就无法立身立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内涵也拓展了许多,除了传统的礼貌、礼仪、品行、素质、道德外,今天的“礼”还含有讲规矩、讲法治、公民意识、传统文化、民族素质、民族精神的意思。学礼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学礼能够让个人修身立身,立足于社会,能够让国家立足于世界,与大国意识相匹配,同时学礼也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立足于这个时代。
二、案例现象法
适用情况: 题目中的话题是案例现象类,或者能够与案例现象相关联,开头第一句话直接引出即可。
例:“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开头:不久前,农妇刘女士在骑车回家途中,热心搭载李老太太,但由于三轮车侧翻,李老太太受伤身亡,事后刘女士主动提出经济补偿,而李老太太家属却坚决不收补偿,并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 这一感人故事充分说明人间自有真情在,当前阶段讲道德依然是主流,在大力推进国民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亟需弘扬这种助人为乐、敢于担当、感恩的精神,
第一,开篇很重要。开篇是阅卷者对考生文章第一印象,通常情况下阅卷者会根据开篇判断考生的基本文字功底。如语言是否流畅,搭配是否恰当,是否具有条理和逻辑。总之开篇是确定文章等级的重要依据。
第二,开篇很难写。万事开头难,很多人都知道开篇很重要,总想写一个漂亮的开篇。这种心态需要调整,开篇再重要也比不过正文,所以在写开篇的时候不宜过多纠缠,不能漂亮清晰也不错。
第三,开篇不宜过长。申论文章通常都是1000字左右,这个写作是非常讲究效率的写作,要短小精干。开篇也是如此,1000字左右的文章开篇写到100字左右就可以了,最多不要超过200字,除非文章要求字数很多。
以公务员考试申论为例,申论文章写作指导之议论文开头:
1. 文章开头的写法,比如:
1)转折递进法
提出积极方面、指出消极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心论点。
将常规的交代背景—进行分析—亮明观点的开头写作思路进一步优化。
2)开头部分直接点明主旨,揭示主题。
3)热点导入式
热点事例需与文章话题相关,阐述导入后,多提炼事例所蕴含的道理,衬托主题。
(新闻热点事例一般为人熟知、实效性强,容易吸引阅读人的注意)
2. 文章开头的部分结构,例如:
1)“现象+事例+后果+观点”或 “现象+事例+后果+观点”;
2)现象+事例+观点;
3)现象+后果+观点;等。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