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在学完《动物行为的类型》这节后、学生已掌握了动物行为的特点、并已形成了动物每一种形为产生与适应环境关系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从动物行为产生的角度分析本节两个行为。本节课由于学生没有学过"遗传物质"的概念、对"先天性行为"的概念不宜深入。主要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通过分析各种资料、学生能够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能力目标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难点:动物的学习行为。
三、说教和学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探究、归纳、总结及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性。
学法:主要采用学生小组讨论形式、小组竞赛形式、课后查阅收集资料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教学资源:讲义、多媒体资源等。
(1)分组:将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和习惯的不同、每4∽6人为一组学生座位两两相对。
(2)小组活动:
确定分担角色:资料搜集者、新课背景知识概述者、新知识学习者、小组实验者、小组讨论记录者、小组意见表达者等、其中资料搜集者和新知识学习者人人都要担当;有的人还要担当多种角色。
(二)、新课背景知识的复习:
动物的行为、类型、请列举一些动物行为。
(三)、新授课:
1、以"19xx年狼孩"故事导入、引出问题。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并请学生谈谈在饲喂宠物过程中、你发现哪些行为是天生就有的哪些需要去调教的
总结概念:"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2、分析图片和有关事例、分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小组讨论两者行为的不同点、教师引导从行为产生来源、与遗传物质的关系和适应环境生存的意义。
小组评比:各组之间进行评比、依照小组分和个人分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比、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3、针对"学习性行为"能力强弱探究、采用课件播放学生课后"动物绕道取食"实验录相、并对小猫和小鸡比较、学生直观地较易归纳并能回答"想一想":动物学习能力与动物进化有什么关系
播放动物表演课件、引导讨论: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直观认识动物学习行为的训练、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联系"条件反射"知识、由学生小组讨论:你对人类学习行为有何新认识平时怎样端正学习态度和注重学习方法呢
课堂练习:热点考点聚焦
1、与"狼孩"事例不相符的叙述是()
A、学习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B、环境因素对人的学习行为的形成有影响
C、狼孩没有学会说一句话、是因为其不具备人的遗传物质
D、如果错过了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就很难补偿
2、"猫捉老鼠"是先天性行为吗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呢
3、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不应选取的动物是()
A、小鸡B、小鸭C、成年狗D、小鹅
小结:先天性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尝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操作,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2.使学生能够模仿教材的探究实验,独立完成一些课下研究课题。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时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确立团结互助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教学难点:探究动物行为成因的实验及其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启发式、实验式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行为的录像片或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材料。 复习:1、运动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请用一句精炼的话概述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3、行为泛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活动? (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泳、飞行等,还包括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甚至边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视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判断下列各种动作是什么行为?多媒体播放 包括取食、攻击、防御、贮食、繁殖、迁徙等行为。 导入: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都饲养过哪些动物?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好吗?(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 继续设问:同学说得栩栩如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那么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不用)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训练它)这就是说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新课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A组 B组 新生儿会吃奶、刚出生的小猫、小狗会吃奶 儿童用筷子吃菜,杂技团的小猫、小狗表演节目 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这两种行为有什么不同呢? A组: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本能) B组:遗传因素的基础;环境因素的作用;生活经验或学习获得。(习得行为) 尝试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环境 意义 (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判断:下列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鱼的趋光性、迁徙行为 (小猫吃奶、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蜘蛛结网、鱼的趋光性、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而大雁南飞、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迁徙行为两种行为都有) 2.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意义 过渡: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遗传有关)。 学生看书P32~33 讨论:1)对比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有什么不同?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即对动物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比如初生的小袋鼠发育不完全,如果不具备爬向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来,而学习行为是动物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保证) 2)对比资料3和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有。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别,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并达成以下共识: 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的能力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也较短;动物的学习能力还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 3.认识人类的自身学习 动动脑:请同学们阅读书P37“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 教师启发: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三.练习:P37. 2、3 四.小结:动物种类繁多,动物的行为形形色色,但是动物的行为具有共同特点,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一般有两种: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请大家一起来说说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五.作业:目标 六.板书: 第二节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意义 3、认为人类的自身学习 七.反思: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