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的网址,不知是否是你所需要的。
下面的内容也相关: 251、施工组织措施应包括哪些安全内容? 答:(1)施工前做好图纸资料消化工作和技术交底;(2)进行脚手架、安全网架设计;(3)制定主体交叉作业隔离防护措施;(4)现场电气设计及防触电措施;(5)防雷措施、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措施;(6)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 252、安全评价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答:安全评价工作的目的是从防止电业生产特大、重大、恶性和频发性事故出发,对设备系统、劳动安全、作业环境和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辩论,摸清安全基础的底数。
253、安全帽有哪六种基本性能? 答:(1)冲击性能;(2)耐穿透性能;(3)耐低温性能;(4)耐燃烧性能;(5)电绝缘性能;(6)侧向钢性。 254、安全工作中的四个第一是什么? 答:各行工作中安全工作第一;安全工作中人身安全第一;各项安全措施中安全思想第一;在安全思想教育中自我保护意识第一。
255、班组安全管理的一个活动、两个交底、三个坚持是什么? 答: 一个活动是:班组长在每天上班前,结合当天工作任务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两个交底是:在检修或施工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三个坚持是: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坚持每项工作都要明确安全负责人;坚持安全器具的定期试验。 256、安全工作"四个一样"的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在场与不在场一样;晚上和白天一样;简单工作与复杂工作一样;不是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负责人一样。
257、什么是安全六个一工程活动? 答:即在企业对每一个职工开展"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背诵一条安全规程、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献一元安措经费"的活动。 258、对担任高处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有哪些规定? 答: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259、对工作票填写有哪些要求? 答:(1)工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一式两份;(2)许可进行工作的事项(包括工作编号、工作任务、许可时间和完工时间);(3)工作票不准进行任意涂改;(4)工作票必须由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亲自办理,其他人不能代签代办。 260、为什么要经常性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答:开展防火检查之所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这是由于:(1)任何一个单位的生产、生活设施以及生产、经营、科研等任务,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采取的防火措施,也是随之而变;(2)不同的季节、气候对防火安全有着不同的要求;(3)人们对防火安全工作的认识,也往往随着工作环境、工艺设备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要经常性地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261、悬挂标示牌有什么作用? 答:悬挂标示牌可以提醒有关人员引起注意,向正确方面引导,不发生错误或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262、例行工作中,班前会和班后会的内容是什么? 答:班前会:接班(开工)前,结合当班运行方式和工作任务,作好危险点分析,布置安全措施,交代注意事项。 班后会:总结讲评当班工作和安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并做好记录。
263、防止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对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七种事故有哪些? 答:①人身死亡;②大面积停电;③大电网瓦解;④电厂垮坝;⑤主设备严重损坏;⑥严重火灾;⑦核泄漏。 264、三级安全网是指的哪些人员? 答:企业安全监督人员、车间安全员、班组安全员。
265.什么是安全生产? 答: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产品安全和交通运输安全等。 266.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报告应包括:事故经过、基本事实、原因分析、结论意见、责任分析、处理意见、预防措施。
267.生产经营单位哪些行为逾期未改正,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答:(1)生产、经营、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2)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3)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268.从业人员面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权利? 答:(1)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2)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69、安全工作反"三违"其内容是什么? 答:1)违章指挥;2)违章作业;3)违反劳动纪律 270、使用多长时间的绝缘杆须进行耐压实验,实验合格后方可再使用? 答:使用一年的绝缘杆需进行耐压实验,实验合格后方可再使用。 。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可爱的ppw
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操作基本知识考核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多选)1、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标准答案:C)A.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B.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C.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2、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D)A.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B.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C.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D.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3、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标准答案:D)A.氢气B.氮气C.氦气D.氯化氢4、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标准答案:C)A.超级恒温水浴内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B.恒温水浴内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C.可以使用自来水5、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D)A.试剂架上B.实验室内试剂柜中C.实验台下柜中D.试剂库内6、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D)A.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B.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C.如不得已非将高温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 单选题 单选题 正确 1.“走动管理”中要遵循的“三现主义”是指: 1. A 根据具体的工作现象对员工进行现时的现金激励 2. B 当事情发生时,现时去现场,看现象 3. C 在事情未发生前,进行现场监控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 4.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 2.敏锐的观察力取决于: 1. A 管理者是否工作负责、认真 2. B 管理者是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3. C 管理者是否有发现、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同时又不受常识所左右 4. D 以上都正确 正确 3.“PM”方法是: 1. A 一种最常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2. B 强调分析问题时要从现象入手 3. C 遵循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 4. D 以上都正确 正确 4.分析问题的2P5M+W法中的W是指: 1. A why 2. B who 3. C where 4. D what 正确 5.生产干部要负责任的几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为: 1. A 其他方面与企业利润关系不大 2. B 其他的方面出了问题,还可以来得及慢慢去解决,安全出了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3. C 安全是企业领导考察干部的主要标准 4. D 安全生产直接决定企业形象 正确 6.分组作业时,把工作平均分配于各成员。
将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这属于“合理化ECRS 原则” 中的: 1. A 合并 2. B 剔除 3. C 简化 4。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 单选题 单选题 正确 1.“走动管理”中要遵循的“三现主义”是指: 1. A 根据具体的工作现象对员工进行现时的现金激励 2. B 当事情发生时,现时去现场,看现象 3. C 在事情未发生前,进行现场监控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 4.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 2.敏锐的观察力取决于: 1. A 管理者是否工作负责、认真 2. B 管理者是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3. C 管理者是否有发现、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同时又不受常识所左右 4. D 以上都正确 正确 3.“PM”方法是: 1. A 一种最常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2. B 强调分析问题时要从现象入手 3. C 遵循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 4. D 以上都正确 正确 4.分析问题的2P5M+W法中的W是指: 1. A why 2. B who 3. C where 4. D what 正确 5.生产干部要负责任的几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为: 1. A 其他方面与企业利润关系不大 2. B 其他的方面出了问题,还可以来得及慢慢去解决,安全出了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3. C 安全是企业领导考察干部的主要标准 4. D 安全生产直接决定企业形象 正确 6.分组作业时,把工作平均分配于各成员。将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
这属于“合理化ECRS 原则” 中的: 1. A 合并 2. B 剔除 3. C 简化 4. D 重排 正确 7.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 1. A 高层决策需要 2. B 培养学习型文化 3. C 活跃思想 4. D 开发众人的创意 正确 8.对策执行的过程中: 1. A 管理干部不必跟踪过程 2. B 可以将复杂问题分阶段实施 3. C 执行过程可以不分阶段 4. D 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 9.推移图的作用是: 1. A 要因分析 2. B 显示问题改善的效果 3. C 问题描述 4. D 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 10.关于战略和现状与“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的问题属于: 1. A 操作层次的问题 2. B 管理层次的问题 3. C 结构层次的问题 4. D 技术层次的问题 正确 11.企业要想使员工能够顺利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就必须: 1. A 加大对未能解决问题的员工的惩罚 2. B 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体现对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 C 将责任分担到个人 4.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 12.企业对员工培训,应注意: 1. A 为员工补充他最需要的、能够马上用于工作中的技能。 2. B 选择恰当的课程和老师 3. C 注意培训后的跟进工作,促进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所学技术增加工作业绩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13.下列哪些方法是解决问题的误区: 1. A “一时式”方法 2. B “一事式”方法 3. C “脉冲式”方法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14.柏拉图的意义是: 1. A 确定问题现状 2. B 确定问题结果 3. C 确定问题相关人员 4. D 确定问题的影响度 正确 15.层别法分析问题的角度有: 1. A 人员别 2. B 时间别 3. C 地区位置别 4. D 以上都包括。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布时间:2007-9-19】 【作者/来源:国务院】 【阅读:48761次】 【关 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朱镕基 二00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特大火灾事故;(二)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三)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四)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特大安全事故;(五)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七)其他特大安全事故。
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比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大安全事故肇事单位和个人的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民事责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特大安全事故的具体标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采取 止回阀行政措施,对本地区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本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本地区或者职责范围内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迅速和妥善处理负责。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由政府主要领导人或者政府主要领导人委托政府分管领导人召集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参加,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地区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应当作出决定并形成纪要,会议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必须严格实施。
第六条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地区容易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安全阀设施和场所安全事故的防范明确责任、采取措施,并组织有关部门对上述单位、设施和场所进行严格检查。 第七条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八条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规定第二条所列各类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查处;发现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排除;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法律、行政法规对查处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条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存在的特大安全事故隐患,超出其管辖或者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有管辖权或者负有职责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的,可以立即采取包括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在内的紧急措施,同时报告;有关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查处。
第十条 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安全。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
严禁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中小学校违反前款规定的,按照学校隶属关系,对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小学校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对校长给予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直接组织者给予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负责行政审批(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竣工验收等,下同)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的,不得批准;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弄虚作假,骗取批准或者勾结串通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取得批准的,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除必须立即撤销原批准外,应当对弄虚作假骗取批准或者勾结串通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当事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行贿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违反前款规定,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予以批准的,对部门或者机构的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与当事人勾结串通的,应当开除公职;构成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对依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取得批准。
单选题:1.“走动管理”中要遵循的“三现主义”是指: A 根据具体的工作现象对员工进行现时的现金激励 B 当事情发生时,现时去现场,看现象 C 在事情未发生前,进行现场监控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2.敏锐的观察力取决于: A 管理者是否工作负责、认真 B 管理者是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C 管理者是否有发现、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同时又不受常识所左右 D 以上都正确 答案D3.“PM”方法是: A 一种最常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B 强调分析问题时要从现象入手 C 遵循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 D 以上都正确 答案D4.分析问题的2P5M+W法中的W是指: A why B who C where D what 答案A5.生产干部要负责任的几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为: A 其他方面与企业利润关系不大 B 其他的方面出了问题,还可以来得及慢慢去解决,安全出了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C 安全是企业领导考察干部的主要标准 D 安全生产直接决定企业形象 答案B6.分组作业时,把工作平均分配于各成员。
将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这属于“合理化ECRS原则”中的: A 合并 B 剔除 C 简化 D。
单选题:1.“走动管理”中要遵循的“三现主义”是指: A 根据具体的工作现象对员工进行现时的现金激励 B 当事情发生时,现时去现场,看现象 C 在事情未发生前,进行现场监控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2.敏锐的观察力取决于: A 管理者是否工作负责、认真 B 管理者是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C 管理者是否有发现、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同时又不受常识所左右 D 以上都正确 答案D3.“PM”方法是: A 一种最常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B 强调分析问题时要从现象入手 C 遵循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 D 以上都正确 答案D4.分析问题的2P5M+W法中的W是指: A why B who C where D what 答案A5.生产干部要负责任的几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为: A 其他方面与企业利润关系不大 B 其他的方面出了问题,还可以来得及慢慢去解决,安全出了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C 安全是企业领导考察干部的主要标准 D 安全生产直接决定企业形象 答案B6.分组作业时,把工作平均分配于各成员。将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
这属于“合理化ECRS原则”中的: A 合并 B 剔除 C 简化 D 重排 答案D7.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 A 高层决策需要 B 培养学习型文化 C 活跃思想 D 开发众人的创意 答案D8.对策执行的过程中: A 管理干部不必跟踪过程 B 可以将复杂问题分阶段实施 C 执行过程可以不分阶段 D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9.推移图的作用是: A 要因分析 B 显示问题改善的效果 C 问题描述 D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10.关于战略和现状与“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的问题属于: A 操作层次的问题 B 管理层次的问题 C 结构层次的问题 D 技术层次的问题 答案C11.企业要想使员工能够顺利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就必须: A 加大对未能解决问题的员工的惩罚 B 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体现对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C 将责任分担到个人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12.企业对员工培训,应注意: A 为员工补充他最需要的、能够马上用于工作中的技能。 B 选择恰当的课程和老师 C 注意培训后的跟进工作,促进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所学技术增加工作业绩 D 以上都包括 答案D13.下列哪些方法是解决问题的误区: A “一时式”方法 B “一事式”方法 C “脉冲式”方法 D 以上都包括 答案D14.柏拉图的意义是: A 确定问题现状 B 确定问题结果 C 确定问题相关人员 D 确定问题的影响度 答案D15.层别法分析问题的角度有: A 人员别 B 时间别 C 地区位置别 D 以上都包括答案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