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特点:
• 地点——必须在医院内(院内感染并发病,院内感染院外发病)
• 时间——疾病潜伏期是判定感染发生时间和地点的主要依据(感染→潜伏期→发病)
• 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包括住院、门诊、陪护及工作人员。
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1、医院感染是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2、医院感染影响患者的康复,住院时间长。
3、加重社会与个人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侵入性诊治机会增加
3、抗生素滥用
4、医院卫生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特点:
• 地点——必须在医院内(院内感染并发病,院内感染院外发病)
• 时间——疾病潜伏期是判定感染发生时间和地点的主要依据(感染→潜伏期→发病)
• 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包括住院、门诊、陪护及工作人员。
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1、医院感染是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2、医院感染影响患者的康复,住院时间长。
3、加重社会与个人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侵入性诊治机会增加
3、抗生素滥用
4、医院卫生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原发布者:th6572 肥城市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为加强我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我中心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本要求。
一、组织管理(一)健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相关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二)制定我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清洁消毒与灭菌、隔离、手卫生、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源性感染监测、医源性感染暴发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三)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对全体职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二、基础措施(一)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
(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标志清楚,定位放置。(三)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应达到如下要求: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
一、院感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务人员在院感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做到合理应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感染管理部门。 5、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采用湿式清扫,并每日用紫外线消毒。 2、进行无菌操作时,帽子要把全部头发盖住,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不可久露于空气中并定期检查。
4、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凡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和跨越无菌区。
无菌物品取出后,虽未动用,但亦不能放回原处。 5、执行无菌操作的地方要宽阔,不可过于狭窄,以防无菌物品被污染。
扩展资料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监测内容和方法、感染预防与控制,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方法、诊疗过程中感染防控、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质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概念、概况、防控要点等。 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管理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通过培训,强化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拓宽大家的感控思路,为进一步规范操作、保护患者安全以及消除医院感染隐患奠定基础。
通常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病原体的来源和种类等对院内感染进行分类。
1、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全身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院内感染。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院内感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1、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院内感染。 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
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
包括从个体到个体的直接传播和通过物品、环境而引起的间接感染。3、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分类可将院内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
每一类感染有可根据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