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第一章讲的是孟德尔定律和孟德尔 自由组合定律 你把那些特殊的比例记住 eg:15:1 9:7:1 9:3:3:1 等等 多看几遍 P30 对你学好这本书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章讲的是减数分裂 记好每个时期的特性就好了 例如 三看 一看染色体数目 奇数 减二前期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没有就是减二 因为有丝分裂整个期间都有同源染色体三看同源染色体的形式 有无联会 没有就是有丝分裂 有就是减一时期的。.遗传推理..你们老师没总结过吗?伴x隐性遗传1.男患者多与女患者 2.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3.女病父子均病伴x显性遗传 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2.代代遗传 3. 男病母女均病①无中生有为隐性 女儿患病父亲正常 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反之为伴x隐②有中生无为显性 父亲患病女儿正常 或 儿子患病母亲正常 为常染色体显性病 ;反之为伴x显③记住一些常见病 eg :白化病(常隐)多指病(常显) 色盲或血有病(伴x隐) 佝偻病(伴x显) 纯手打 希望采纳。
(一)选择题
1、人的基因存在于( )
A.所有细胞的染色体中 B.体细胞的染色体中
C.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中 D.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
2、人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情况是( )
A.46条,46种形态 B.46条,23种形态
C.23条,23种形态 D.23条,1种形态
3、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 生殖细胞 C.细胞 D.基因
4、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染色体数量的传递规律是( )
A.2n2n2n B.nnn C.n2nn D.2nn2n
5、水稻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当水稻传粉受精后,其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为( )
A.24条 B.12条 C.22条 D.36条
6、下列哪种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 )
A.受精卵 B.肌肉细胞 C.神经细胞 D.精子
7、染色体与DNA的关系是 ( )
A.染色体即是DNA B. 染色体是DNA的基本单位
C.染色体是DNA 的主要载体 D.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也是遗传物质
8、对基因的正确叙述是( )
A.基因是染色体的片段 B.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D.基因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9、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DNA上
C.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 D.一个染色体上有多种DNA
10、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亲代的性状如何传递给子代?( )
A.由精子和卵细胞共同遗传 B.由提细胞遗传
C.精子遗传 D.卵细胞遗传
(二)填空题
11、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________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一定的。
12、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基因也是_____存在的。它们一半来自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______的遗传物质。
13、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________,分别存在于产生的__________中。
14、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_______存在的。受精卵内含有____________的基因,这些基因组成了未来生命的_________。
(三)判断题
15、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 )
16、马的体细胞中有64条染色体,驴的有62条,马和驴交配的后代是骡,骡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63条。( )
17、由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子代的染色体数目比亲代要少一半。( )
18、各种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相同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
19、每对染色体只含1对基因。( )
20、基因在染色体上,而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A 2、C 3、D 4、D 5、A 6、D 7、C 8、B 9、D 10、A
(二)填空题
11、染色体 形态 数目 12、成对 成对 父方 母方 父母双方 13、分开 生殖细胞 14、成对 父母双方 蓝图
(三)判断题
15、 16、 17、 18、 19、 20、
遗传的物质基础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是最早观察到的染色体与遗传有关的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因为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DNA)是在染色体上的。也有少量的DN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次要载体。
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DNA是遗传物质最直接的证据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此外还有细菌转化实验等。
3.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一、遗传信息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实验表明:S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S菌 。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 病毒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细菌 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 蛋白质 构成的,在它的头部含有 DNA 。
实验过程如下:用放射性同位素 35S 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当噬菌体在 细菌 体内大量繁殖时,生物学家对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 蛋白质 并未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 DNA 却进入细菌的体内。
可见,T2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 噬菌体 DNA的作用下完成的。该实验结果表明:在T2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 。
如果结合上述两实验过程,可以说明DNA是 遗传物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有些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如烟草花叶病毒。
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所以说DNA是 主要 的遗传物质。
二、DNA分子的结构1、DNA分子的结构1953年,美国科学家 沃森和英国科学家 克里克 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 双螺旋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 磷酸 、一分子 脱氧核糖和一分子 碱基 。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 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鸟嘌呤 (G)和 胞嘧啶 (C),因此,脱氧核苷酸有4种: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 胞嘧啶 脱氧核苷酸。
很多个脱氧核苷酸 聚合 成为 多核苷酸链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双螺旋 。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T,C-G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4种,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 遗传信息 。
若含有碱基2000个,则排列方式有 41000 种。例. 下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C ) A B C D 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DNA分子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时间: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特点:边 解旋 边 复制 , 半保留 复制 条件:模板 DNA两条链 、原料 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酶、能量 意义: 遗传特性的相对稳定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例: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5 〕 脱氧核苷酸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 鸟嘌呤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 多核苷酸链 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6 〕 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 7 〕 氢键 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二、RNA分子 R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核糖核苷酸 。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 核糖 、一分子 磷酸 和一分子 碱基 。
由于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 腺嘌呤 (A)、尿嘧啶 (U)、鸟嘌呤(G)和 胞嘧啶 (C),因此,核糖核苷酸有4种:腺嘌呤 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和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由于RNA没有碱基T( 胸腺嘧啶 ),而有U(尿嘧啶),因此, A-U 配对, C-G 配对。
RNA主要存在于 细胞质 中,通常是 单 链结构,我们所学的RNA有 mRNA 、tRNA 、rRNA 等类型。三、基因的结构与表达1、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携带 遗传信息,并具有 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 性状 的基本单位。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 (1)转录 场所: 细胞核 模板: DNA一条链 原料: 核糖核苷酸 产物: mRNA (2)翻译 场所: 核糖体 模板: mRNA 工具: tRNA 原料: 氨基酸 产物: 多肽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mRNA 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又决定了 氨基酸 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 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3、中心法则: 三、基因工程简介 一、基因操作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基因的化学浆糊—— DNA连接酶 (3)基因的运输工具一— 质粒 2、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1) 获取目的基因 (2)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3) 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4) 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2,也就是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之间发生遗传物质的交换.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2: 1,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片段可能发生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这就是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和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由于减数分裂,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有丝意义是,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形成不同于亲代的遗传变异,形成不同于亲代的遗传变异. 1,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 2,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称的位置上可能发生片段交换,故在子细胞中只具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 (2)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具体表现在,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片段可能发生交换,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在减I分裂过程中,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重组.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正是基因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减数分裂是遗传学的基础.这种交换可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重组,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 (2)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