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节 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2) 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 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
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第二节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 作用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5 18:11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食物的通道)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最长; ②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④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 (3) 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①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第三节 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①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②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小学数学四年级前四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1、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vt v=s÷t t=s÷v
2、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3、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5、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6、加法交换律:a+b=b+a
7、加法结合律:a+b+c=a+(b+c)
8、乘法交换律:a·b=b·a
9、乘法结合律:〔a·b〕·c=a·〔b·c〕
10、乘法分配律:〔a+b〕·c=a·c+b·c
11、角的大小分类,从小到大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2、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周角是360度的角。
13、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4、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15、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1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0.01,0.001-----
18、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2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4、学会画角
25、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6、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钱的换算: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时间单位: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年=12月=365天或366天 1天=24小时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一 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w 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w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w 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w 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w 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w 能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并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简单的游戏规则。
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如w 剪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按表中所给的方法做一做,并填写结论。w 不同地面对球的反弹高度有不同的影响。
选择两种不同的地面,让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估测球第一次反弹的高度,重复做3次,并将估测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w 用小棒摆图形,并尝试寻找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需小棒数的规律。
w 数图形中的学问 w 激情奥运w 图形中的规律整理与复习w 整理与复习(一)w 整理与复习(二)w 总复习二 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3.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4.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5.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6.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7.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2.利用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结合实际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4.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5.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如何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6.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案例片断与研讨:为什么越乘越小今天,讲小数乘法,我们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广场长30米,宽20米;花坛长3 米, 宽2 米; 面积各是多少?地砖长0.3米,宽0.2米。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下面的过程: 2.这时学生需要用今天的学习经验来推算0.3*0.2=?,学生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1)0.3*0.2=0.6 (平方米) (2)0.3*0.2=0.06(平方米) 当这两种意见出来的时候,教室里顿时炸锅了,有人 认为(1)对,有人认为(2)对。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一起来看看学生精彩的对白。 周睿智:我认为(2)对,根据刚才推断的结果,0.3缩小到原来的1/10, 0.2也缩小到原来的1/10,那么积也应该缩小到原来的1/100,所以0.3*0.2=0.06(平方米)。
杨璐:干脆我们把(2)对的原因都讲了吧,我是这样计算的: 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2=6(平方分米), 因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所以 3*2=6(平方分米) =6/100(平方米)= 0.06(平方米),所以0.3*0.2=0.06(平方米)。 宋佳音: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边说边上台画图) 由此可以看出:0.3*0.2=0.06(平方米) 在这个过程中,同意(1)对的学生没有插上嘴。当同意(2)对的学生说完 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转向了(2)对,但是还有一名学生坚持(1)对,另外的几名学生疑惑了,变为不知道,我想,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王小双:我想(1)是对的,因为乘法是相同的加数连加,不会越加越少的。周启航:我也很疑惑,根据计算,(2)是对的,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越乘越小呢?黄杨泰:(1)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 周启航:(2)是对的,但是为什么会越乘越小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3*0.2=0.6,这是3个0.2相加,0.2+0.2+0.2=0.6,但是0.3*0.2是0.3个0.2相加,连1个0.2都不到,所以会越乘越小了。 班若愚:在启航的基础上,我可以深入解释一下,0.3*0.2是0.3个0.2相加,也就是3/10个0.2相加,把0.2平均分成10份中的3份,也就是0.06,我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我是这样理解的。
学生的思维没有停下来,这时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法都会越乘越小呢? 于是,我和学生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案例讨论w 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会如如何处理?说说自己的想法。 ——留给学生讨论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思路。
w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_知识点归纳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一 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w 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w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w 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 w 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w 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w 能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并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简单的游戏规则。
实践活动 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如 w 剪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按表中所给的方法做一做,并填写结论。w 不同地面对球的反弹高度有不同的影响。
选择两种不同的地面,让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估测球第一次反弹的高度,重复做3次,并将估测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w 用小棒摆图形,并尝试寻找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需小棒数的规律。
w 数图形中的学问 w 激情奥运 w 图形中的规律 整理与复习 w 整理与复习(一) w 整理与复习(二) w 总复习 二 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3.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4.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5.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6.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7.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2.利用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结合实际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4.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5.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如何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6.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案例片断与研讨:为什么越乘越小 今天,讲小数乘法,我们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广场长30米,宽20米;花坛长3 米, 宽2 米; 面积各是多少?地砖长0.3米,宽0.2米。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下面的过程: 2.这时学生需要用今天的学习经验来推算0.3*0.2=?,学生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1)0.3*0.2=0.6 (平方米) (2)0.3*0.2=0.06(平方米) 当这两种意见出来的时候,教室里顿时炸锅了,有人 认为(1)对,有人认为(2)对。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一起来看看学生精彩的对白。 周睿智:我认为(2)对,根据刚才推断的结果,0.3缩小到原来的1/10, 0.2也缩小到原来的1/10,那么积也应该缩小到原来的1/100,所以0.3*0.2=0.06(平方米)。
杨璐:干脆我们把(2)对的原因都讲了吧,我是这样计算的: 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2=6(平方分米), 因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所以 3*2=6(平方分米) =6/100(平方米)= 0.06(平方米),所以0.3*0.2=0.06(平方米)。 宋佳音: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边说边上台画图) 由此可以看出:0.3*0.2=0.06(平方米) 在这个过程中,同意(1)对的学生没有插上嘴。当同意(2)对的学生说完 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转向了(2)对,但是还有一名学生坚持(1)对,另外的几名学生疑惑了,变为不知道,我想,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王小双:我想(1)是对的,因为乘法是相同的加数连加,不会越加越少的。周启航:我也很疑惑,根据计算,(2)是对的,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越乘越小呢?黄杨泰:(1)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 周启航:(2)是对的,但是为什么会越乘越小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3*0.2=0.6,这是3个0.2相加,0.2+0.2+0.2=0.6,但是0.3*0.2是0.3个0.2相加,连1个0.2都不到,所以会越乘越小了。 班若愚:在启航的基础上,我可以深入解释一下,0.3*0.2是0.3个0.2相加,也就是3/10个0.2相加,把0.2平均分成10份中的3份,也就是0.06,我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我是这样理解的。
学生的思维没有停下来,这时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法都会越乘越小呢? 于是,我和学生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案例讨论 w 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会如如何处理?说说自己的想法。 ——留给学生讨论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思路。
w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