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说明我的观点,我觉得大学的课程是不用准备的,学校里有充分的时间自习,除非你想拿最高等的奖学金,又实在闲着无聊,可以看一下高等数学,物理,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煤矿地质方面的书看一下。假期嘛,就是玩的,别紧张上学后的事。尽情享受你的假期!
不过既然你问起了,我就说一下采矿专业的课程设置吧:
大学本科课程分为三类:基础课(高数、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力学等)和专业课(采矿学、通风、矿山机械、灾害防治等),本科前两年一般只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高中课程是这些课程的基础,但也仅仅是基础而已,要想学好还是要下苦功的。
我重点给你说下专业方面的课了
1)、物理、理论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力学
力学是工程类学生的必学科目,有些学校还开设的爆破力学、弹性力学、损伤力学等,学习方法和高中物理差不多,只是更注重实际一些,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难度的,力学一定要学好。
2)、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
采矿的专业课,相对上面几科是很好学的。
3)、电工与电子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应该归到专业基础课里,高中物理里的电部分是基础,这科的实验也很多,即有原理又有应用,相当难!采矿的还要学一门矿山电工,也是有难度的。
4)矿山机械
主要学习一下采矿机械的工作原理,也仅仅只能学一下原理, 采矿机械的更新速度很快的,书本上机械很多都是淘汰掉的。这门课倒是很简单。
5)管理与技术经济学
工科生都是要学管理的,就是一些管理方法什么的,实用倒不敢说,但是挺好玩的。
技术经济,很重要,但也简单,一些概念,比如利润率、利税率、回收期等
搞懂就得了。
以上皆为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一定帮助,也不枉我敲了半个小时字啊!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的采矿生产和管理工作一线的工程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具有大专学历生应有的文化知识,心身健康,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3、掌握煤矿地质、矿井测量、矿图和矿压控制基本知识与技术。4、掌握矿井施工设计、生产运营、采掘区队管理、矿井安全生产、采掘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5、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制图与设计能力。6、具有根据地质资料预见、处理采掘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和组织施工的能力。
培养掌握现代化的采矿科学技术理论和生产管理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学、工业工程学。学生通过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系统工程学、工业工程学、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经济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主要课程,具有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及生产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可在矿业类工矿企业及市政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建设单位、设计院、研究院(所)、高等学校从事设计、研究及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
学科主要有六个研究方向:
1.采场围岩控制
2.巷道围岩控制
3.采矿系统工程
4.开采方法及工艺
5.充填注浆材料与技术
6.露天开采及边坡工程
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固体矿床开采、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矿区开发规划,能在矿山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个方向:
1、地下开采方向(99人)
主要课程:该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采矿、岩土工程力学基础、矿山通风与安全、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采矿学、材料力学、岩土力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地质学、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察、科研、管理、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2、露天开采方向(14人)
主要课程:该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露天采矿、岩石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露天矿运输设备、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有露天矿设计原理、露天采矿工艺、露天采掘机械、采矿系统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露天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基础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察、科研、管理、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的采矿生产和管理工作一线的工程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大专学历生应有的文化知识,心身健康,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3、掌握煤矿地质、矿井测量、矿图和矿压控制基本知识与技术。
4、掌握矿井施工设计、生产运营、采掘区队管理、矿井安全生产、采掘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5、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制图与设计能力。
6、具有根据地质资料预见、处理采掘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和组织施工的能力。
一、矿山地质安全知识
(一)矿物
矿物是由地壳中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单质或化合物。自然界中矿物存在的状态有3种:固态,如石英、正长石、云母;液态,如水、自然汞;气态,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二)岩石
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矿物集合体。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表现在其变形特性、强度特征、破坏形式三方面。
2)岩石的强度特征
岩石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时便发生破坏,这个极限就是岩石的强度极限。具体指标有:单向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三向抗压强度。
3)岩石的破坏形式
岩石的破坏形式分为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两种。
2.煤层的顶底板岩石
(1)顶板岩石。从采煤工作的角度,根据顶板岩层变形和垮塌的难易程度,可将煤层的顶板岩层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又称老顶)3种。 (2)底板岩石。煤层的底板岩石可分为直接底及基本底(又称老底)两种。
(三)地层
地层系统是用来描述地层上下层之间空间关系的,国际上通常用的地层划分单位有界、系、统。地质时代是用来描述地层上下层之间时间关系的。在划分地层系统的基础上,将地壳的发展历史相对应地划分成若干地质时代的单位,即代、纪、世。
(四)地质构造
沉积岩层(包括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后来由于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使岩层的形态和产状发生了变化。这种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的结果叫构造变动。构造变动按其表现形式,主要可分为褶皱和断裂两类。这种由地壳运动而造成岩层空间形态的变化,称为地质构造。
1.岩层的产状要素
为了说明倾斜岩层的空间形态,常用产状要素来表示,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
2.褶曲构造
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叫褶曲。褶曲就是岩层的一个弯曲。
(1)褶曲的基本形态:一般把褶曲的基本形态分成背斜和向斜两种。
(2)褶曲的要素:褶曲要素包括核部、翼部、轴面、轴线、枢纽。
(3)褶曲的分类:根据褶曲轴面的产状,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和倒转褶曲。
3.断裂构造
岩层在外力或内力作用下,产生了机械破坏,使岩体丧失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论发生位移与否,都称岩层产生了断裂。断裂后,两侧岩层若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称为裂隙或节理;发生了显著的位移则称断层。
1)裂隙
裂隙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裂隙、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
根据裂隙的产状和岩层的产状关系,可分为:走向裂隙、倾向裂隙和斜交裂隙。
2)断层
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1)断层要素。为了描述断层的性质、位置和空间形态,我们给断层的各个部位以一定的名称,这些断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叫断层要素。
(2)断层的分类。根据断层上下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根据断层面的倾角,又把逆断层分为:冲断层(断层面倾角大于45°)、逆掩断层(断层面倾角为45°~25°之间)和辗掩断层(断层面倾角在25°以下)、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把断层又分为:走向断层、斜交断层。断裂构造发育的地区,经常是许多断层以某种组合形式出现,其中有:地堑和地垒、迭瓦状构造、阶梯状构造。
(五)地下水
5.地下水的分类
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按地下水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岩溶发育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要有可溶岩层、岩层因具有裂隙而透水、水必须有侵蚀性,水在岩层中应是流动的。
6.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由于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地下水表现了不同的化学性质。反映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常用指标有水的总矿化度、氢离子浓度(pH值)、水的硬度。
7.矿井水的来源
煤矿生产过程中,经常见地下水流人或涌入巷道或工作面,这就是矿井水。矿井水来源有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窑水和断层水。
一、填空题(20分) 1.井田开拓方式主要分为 、、、。
2.环形井底车场布置形式主要方式有 、、。 3.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为 、、。
4.衡量矿井采掘关系的“三量”是 、、。 5.采区上部车场基本形式主要分为 、、。
6.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组成一般括 、。 7.下山采区的硐室主要有 、、。
8.矿井延深方案主要有 、、、、。 9.“三下”开采主要包括 、、。
10.地下开采后地表移动和变形为分 、、、 、。 二、判断题(10分) 1.地表塌陷移动范围一般大于井下开采范围。
( ) 2.矿井三量可采期可准确的判断矿井采掘关系。( ) 3.大型矿井采用综合开拓一般采用主立副斜开拓布置方式。
( ) 4.煤层倾角小时,斜井可采用底板穿入煤层布置方式。( ) 5.井筒布置在井田浅部,其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比较大。
( ) 6.开采水平高度越小,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就越高。( ) 7.工作面长度超过300 m时,回采煤量可能大于准备煤量( ) 8.矿井配采是巷道掘进排队的依据。
( ) 9.中部车场采用甩入石门布置,上山则布置在底板岩石中。( ) 10.轨道上山中部车场牵引角,一般小于二次回转角。
( ) 三、名词解释(20分) 1.综合开拓 2.分组大巷 3.竖曲线 4.起坡点 5.回采煤量 四、简答题(18分) 1.分析井筒位置对工业广场煤柱的影响情况。 2.矿井各生产环节,接续时间的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3.采区、工作面采出率是如何规定的;说明采区煤层厚度3.2m,工作面采高2.6m的采出率各是多少。
五、综合问答题(16分) 1.何谓综合下山开采,比较上下山开采主要优缺点,分析上下山开采主要适应条件。 2.矿井开拓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六、画图题(16分) 1.画一单开平行线路联接分岔点。
(标注主要参数) 2.画出采区下部顶板绕道,大巷装车站;车场巷道布置图。(标注轨道上山起坡点位置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2、立式、斜式、卧式 3、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4、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5、平车场、(顺向、逆向)甩车场、转盘车场 6、存车线、调车线 7、绞车房、变电所、水泵房 8、直接延深、暗井延深、新打一个暗井、延深一个井筒、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9、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 10、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水平变形、曲率变形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名词解释 1、指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形式开拓的方式。
2、指为一个煤组服务的运输大巷。 3、指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相交处或两个斜面线相交处,设置竖直面上的曲线。
4、指竖直曲线的上、下端点。 5、指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四、简答题 1.井田范围一定时,井简位置在煤层倾斜的浅部,工业广场煤柱尺寸大;进筒位置布置在煤层浅部,工业广场煤柱尺寸比较小。 2.1)在现生产采区内,采煤工作面结束10~ 15天完成接替工作面的巷道掘进及设备安装工程 2)在现有开采水平内,每个采区减产前1——1.5月必须完成接替采区和接替工作面的巷道掘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
1)采区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85%;厚煤层不低于75% 2)工作面采出率:薄煤层的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采区煤层厚度3.2米采出率不低于80%;工作面采高2.6m,采出率不低于95% 五.综合问答题 1.1)上山开采的优点是利于采区通风、运输、掘进等。但水平服务年限短,开采水平数目多,不利于合里集中生产等。
2)上下山同时开采的优点是水平服务年限长,矿井开采水平数目少;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新建矿井,可减少巷道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降低吨煤投资费用。但下山开采增加了采区排水设备,通风困难、对采区掘进、运输等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2.1)贯彻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法律法规。适应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为建设高产高效安安生矿井创造条件。
2)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为安全生产和提高劳动率创造条件。 3)井巷布置和开采顺序安排尽量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减少巷道维护量 4)尽可能减少开拓工程量,以降低矿井初期投资额,缩短建井工期 5)采用新技术和发展技术矿井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创造条。
6)开拓布置应考虑不同煤质。不同煤种的煤层以取其他有益矿物分别进行开采。
一、填空题(20分) 1.井田开拓方式主要分为 、、、。
2.环形井底车场布置形式主要方式有 、、。 3.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为 、、。
4.衡量矿井采掘关系的“三量”是 、、。 5.采区上部车场基本形式主要分为 、、。
6.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组成一般括 、。 7.下山采区的硐室主要有 、、。
8.矿井延深方案主要有 、、、、。 9.“三下”开采主要包括 、、。
10.地下开采后地表移动和变形为分 、、、、。 二、判断题(10分) 1.地表塌陷移动范围一般大于井下开采范围。
( ) 2.矿井三量可采期可准确的判断矿井采掘关系。( ) 3.大型矿井采用综合开拓一般采用主立副斜开拓布置方式。
( ) 4.煤层倾角小时,斜井可采用底板穿入煤层布置方式。( ) 5.井筒布置在井田浅部,其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比较大。
( ) 6.开采水平高度越小,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就越高。( ) 7.工作面长度超过300 m时,回采煤量可能大于准备煤量( ) 8.矿井配采是巷道掘进排队的依据。
( ) 9.中部车场采用甩入石门布置,上山则布置在底板岩石中。( ) 10.轨道上山中部车场牵引角,一般小于二次回转角。
( ) 三、名词解释(20分) 1.综合开拓 2.分组大巷 3.竖曲线 4.起坡点 5.回采煤量 四、简答题(18分) 1.分析井筒位置对工业广场煤柱的影响情况。 2.矿井各生产环节,接续时间的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3.采区、工作面采出率是如何规定的;说明采区煤层厚度3.2m,工作面采高2.6m的采出率各是多少。
五、综合问答题(16分) 1.何谓综合下山开采,比较上下山开采主要优缺点,分析上下山开采主要适应条件。 2.矿井开拓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六、画图题(16分) 1.画一单开平行线路联接分岔点。
(标注主要参数) 2.画出采区下部顶板绕道,大巷装车站;车场巷道布置图。(标注轨道上山起坡点位置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2、立式、斜式、卧式 3、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4、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5、平车场、(顺向、逆向)甩车场、转盘车场 6、存车线、调车线 7、绞车房、变电所、水泵房 8、直接延深、暗井延深、新打一个暗井、延深一个井筒、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9、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 10、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水平变形、曲率变形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 1、指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形式开拓的方式。
2、指为一个煤组服务的运输大巷。 3、指平面线路与斜面线路相交处或两个斜面线相交处,设置竖直面上的曲线。
4、指竖直曲线的上、下端点。 5、指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四、简答题 1.井田范围一定时,井简位置在煤层倾斜的浅部,工业广场煤柱尺寸大;进筒位置布置在煤层浅部,工业广场煤柱尺寸比较小。 2.1)在现生产采区内,采煤工作面结束10~ 15天完成接替工作面的巷道掘进及设备安装工程 2)在现有开采水平内,每个采区减产前1——1.5月必须完成接替采区和接替工作面的巷道掘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
1)采区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85%;厚煤层不低于75% 2)工作面采出率:薄煤层的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采区煤层厚度3.2米采出率不低于80%;工作面采高2.6m,采出率不低于95% 五.综合问答题 1.1)上山开采的优点是利于采区通风、运输、掘进等。但水平服务年限短,开采水平数目多,不利于合里集中生产等。
2)上下山同时开采的优点是水平服务年限长,矿井开采水平数目少;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新建矿井,可减少巷道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降低吨煤投资费用。但下山开采增加了采区排水设备,通风困难、对采区掘进、运输等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2.1)贯彻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法律法规。适应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为建设高产高效安安生矿井创造条件。
2)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为安全生产和提高劳动率创造条件。 3)井巷布置和开采顺序安排尽量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减少巷道维护量 4)尽可能减少开拓工程量,以降低矿井初期投资额,缩短建井工期 5)采用新技术和发展技术矿井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创造条。
6)开拓布置应考虑不同煤质。不同煤种的煤层以取其他有益矿物分别进行开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