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初中阶段需要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七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对偶、互文、借代、引用、反语等。
修辞的基本表达效果比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拟人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 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或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 增强语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表达作用1、〔 比喻〕(明谕、暗喻、借喻)(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作用):用比喻来对人物或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突出表达作者某种感情。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道理,可以把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形象,语言活泼生动。
如: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举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拟人〕(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抽象事物具体化,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语言生动形象。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夸张〕(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言过其实叫夸张,表情达意能加强,事物本质能突出,词句引起人联想,讽刺歌颂情分明,大胆合理要记清。
“夸而有节”是夸张,“涎水一尺长”,“夸而无节”成狂言,“猪背像个飞机场”。〔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结构基本应相同,词性大体必相应。
文面无多重复语,字数一般要相等。(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对称和谐,节奏感强,高度概括,互相补充、映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5、〔 排比〕(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排比一串,语气一致,结构相近,意义相似。排比说理,条理清楚,论述详尽,透彻严密,语势强烈,无可辩驳。
排比抒情,淋漓尽致,音节铿锵,语势增强。排比叙事,层次清楚,语义畅达,深刻细致,概括全面。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6、〔反复〕(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分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在说理文、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突出感情,分清条理的作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举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设问〕(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强调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波澜变化,有时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8、〔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
(作用):增强……语气。强调……观点、情感〔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9、〔对比〕(定义):又叫对照,是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
(突出相似点——类比; 突出不同点——对比)(作用):突出强调其中一种事物或特点。(作者所要表现的对象。)
对比在写作手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结合写作来理解。10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一.根据意思写成语
1.在顺风中行船(一帆风顺 )2.一群临时凑杂起来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乌合之众 )
二.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雪中送炭(釜底抽薪 )指鹿为马(实事求是 )伶牙俐齿(笨口拙舌 )
三.成语不离“舌”<;例: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形容惊诧无言(瞠目结舌 )形容不善辞令(笨口拙舌 )形容随声附和( 鹦鹉学舌)
四.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智多星)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
五.“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吟咏的是梅花,——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一、汉语拼音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2、掌握24个韵母:1) 单韵母:a o e i u ü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二、查字典的方法1、音序查字法。
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
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三、理解词语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
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四、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 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五、选词填空: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填。
如:正确 准确1) 勘测地形必须十分(准确),不能有半点马虎。2) 这个意见提得非常(正确),我应该接受。
六、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1) 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2)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 3、(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4) 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5) 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6) (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 (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8) (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9) (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习。10)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11) (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12) 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13) 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14) 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5) 他(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七、变换句式1、“把”字句或“被”字句。
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
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
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
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 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八、扩句和缩句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
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2、缩句。
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九、修改病句1) 句子不完整。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2) 用词不当。
《归去来兮辞》并序(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家中亲属。
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2.恨晨光之熹微 恨(古义):遗憾 (今义):记恨,仇恨(三)一词多义1.犹:①松菊犹存 还,仍然 ②民之归之,犹水之就下(《孟子·离娄上》) 如同,好像 ③周犹不勘竞,况郑乎?(《左传·襄公十年》) 尚且 竞:战争2.将: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要 ②将信将疑 且,又 ③暂伴月将影 和,与 ④出郭相扶将 扶,持 ⑤将功赎罪 拿,用 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领,读为jiàng ⑦将进酒 请,读为qiāng ⑧呼儿将出换美酒 拿出,读为jiāng ⑨将恐将惧(《诗经·小雅·谷风》) 将信将疑 且,又 3.引:①引壶觞以自酌 拿 ②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③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④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4.绝:①请息交以绝游 断绝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③以小舟至绝壁下 不通,不连接 ④绝不相干 全然,绝对5.委:①曷不委心任去留 顺从,随从 ②王年少,委国事大臣 委托 ③教化从来有源委 末尾 ④委命下吏 把……交给6.言: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 ②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言论 ③驾言出游(《诗经·邶风·泉水》 动词词头 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 动词词头 (练习:请联系我们学过的《氓》写出同样表示动词词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 名词用作动词,拄着(拐杖)2.园日涉以成趣 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在园子里3.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4.携幼入室 形容词用作名字,儿童,孩子5.眄庭柯以怡颜 使……开心(五)特殊句式1.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2.宾语前置(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农人告余以春及4.省略句僮仆欢迎,稚子侯(于)门 省略介词《滕王阁序》(一)通假字1.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2.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失3.接孟氏之芳邻 接通“结”,结交(二)古今异义1.所赖君子所赖君子见机 见机(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2.穷且益坚 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穷困,经济拮据3.阮籍猖狂 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狂妄而放肆(三)一词多义1.故:①豫章故郡 旧的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所以,连词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意,特地,副词 ④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名词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都,副词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没,干,动词 ③则智者尽其谋 全部用出,动词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于,是,动词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名词 (联系《过秦论》中的“之属”“之伦”“之徒”)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归属4.三: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三股,三条,数量词 ②序属三秋 第三,序数词③三尺微命 表长度,数词(古代汉语中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四)词类活用1.襟三江而带五湖 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2.徐孺下陈藩之榻 使动用法,使……放下3.腾蛟起风 使动用法,使……起舞4.屈贾谊于长沙 使动用法,使……委屈5.窜梁鸿于海曲 使用用法,使……出走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7.尽东南之美 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8.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下,往下(五)特殊句式 1.被动句 纤歌凝而白云遏 被歌声所阻止怀帝阍而不见 被朝见2.宾语前置(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童子何知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逍遥游》(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 冥通“溟”2.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3.此小大之辩 辩通“辨”4.而征一国者 而通“耐”5.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6.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反通“返”(二)古今异义 1.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古义):游动的雾气 (今义):动物的名称2.海运将徙于南冥 海运(古义):海动 (今义):海洋运输望3.虽然,犹有未树也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两个词 (今义):连词,常与“但是”连用4.众人匹之 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多数人5.腹犹果然 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的相符,亦可当连词用6.之二虫又何如 虫(古义):泛指动物(大虫一般指老虎) (今义):虫子7.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古义):寿命短 (今义):①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旧俗在这天祭灶。②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很慢的年份。
(三)一词多义1.志: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志向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③博闻强志 记住2.名: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②名之者谁 命名③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3.置: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安放 ②郑人有且置履者 购置4.穷:①若夫乘天。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 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 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二是改变人称。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 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
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般步骤是:看、说、写。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四、应用文
(一)便条 格式: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
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注意:(日记只能是一天中发生的事)。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方法: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一样。
(五)书信 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格式是: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问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感到亲切,礼貌即可。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五)表扬稿表扬稿分三部分: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六)建议书 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6.4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