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jiyudian11地图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3、什么是栅格图?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4、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5、什么是栅格图像?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
我们可以把一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地面点的位置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度表示。大地坐标系的确立包括选择一个椭球、对椭球进行定位和确定大地起算数据。
一个形状、。
一.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和综合法则,以形象-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和相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的空间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传递的通道。
二.地图制图学及其理论基础 地图制图学属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地图的实质(性质、内容及其表示方法)发展、制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的一门科学。
它的任务是获取各种类型的、高速优质的地图。是制作地图的科学。
地图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反映自然的特殊形式。地图的制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类认识客观的能力和水平的反映。
三.地图制图学及其组成部分 地图概论:研究地图的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地图的性质、分类、用途、内容及表示方法等。 地图投影学:研究地图上点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同地球椭球体表面上相应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投影的理论、性质、变形规律、计算方法投影的判别和选择,以及在编制地图中不同投影的转换问题。
地图编制学:研究制图资料编制地图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程序。 地图绘制学:研究绘制出适合于制印要求的出版原图的理论和技术。
地图整饰:研究地图内容的表现形式,如色彩、线划、符号、图名的设计、地貌立体表示等 地图制印学:研究复制地图生产过程和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设备、材料性质及使用等。 地图量测学:研究地图上量测方向、距离、面积、体积等的方法和技术。
地图设计:研究地图的编辑设计,地图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提高地图表现力的理论依据。 --------------------------------------------------------------------------------2. 地图基本概念-特性、分类、用途、工艺: [回目录] [前一篇] [下一篇] [回主页] 一.地图的特征 地图的特征包括:由于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由于使用符号表象事物而产生的直观性;由于制图综合而产生的一览性。
二.地图的分类 一.按区域范围分类:分为世界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市县图、乡镇图等; 二.按地图内容分类:分为两大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境界、土质植被等)的地图。
其中详细表示地面的各基本要素的叫地形图;内容比较概略,但主要目标很突出,以反映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地图称为地理图;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地形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基础的,重点反映某一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依内容要素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工程技术图。
三.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5万—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 相关内容 功能演示栏目下的转换及投影中的标准图框 三.地图的用途 四.地图生产的基本过程 --------------------------------------------------------------------------------3. 地图数学基础: [回目录] [前一篇] [下一篇] [回主页] 一.地球椭球体 地球是一个表面很复杂的球体,人们以假想的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形成的“大地体”为参照,推求出近似的椭球体,理论和实践证明,该椭球体近似一个以地球短轴为轴的椭园而旋转的椭球面,这个椭球面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将自然表面上的点归化到这个椭球面上,就可以计算了。
常用的一些椭球及参数 海福特椭球(1910) 我国52年以前基准椭球 a=6378388m b=6356911.9461279m α=0.33670033670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1940 Krassovsky) 北京54坐标系基准椭球 a=6378245m b=6356863.018773m α=0.33523298692 1975年I.U.G.G推荐椭球(国际大地测量协会1975) 西安80坐标系基准椭球 a=6378140m b=6356755.2881575m α=0.0033528131778 WGS-84椭球(GPS全球定位系统椭球、17届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WGS-84 GPS 基准椭球 a=6378137m b=6356752.3142451m α=0.00335281006247 地球椭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由该点的纬度(B)和精度(L)确定,即地面点的地理坐标值,由经线和纬线构成两组互相正交的曲线坐标网叫地理坐标网。由经纬度构成的地理坐标系统又叫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 天文地理坐标是用天文测量方法确定的,大地地理坐标是用大地测量方法确定的。 我们在地球椭球面上所用的地理坐标系属于大地地理坐标系,简称大地坐标系 确定椭球的大小后,还要进行椭球定向,即把旋转椭球面套在地球的一个适当的位置,这一位置就是该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是全部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点,俗称“大地原点” 二.地图投影 是为解决由不可展的椭球面描绘到平面上的矛盾,用几何透视方法或数学分析的方法,将地球上的点和线投影到可展的曲面(平面、园柱面或圆锥面)上,将此可展曲面展成平面,建立该平面上的点、线和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线的对应关系。
相关内容 功能演示栏目下的转换及投影 。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整也相同。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地形图编号: 1:100万地形图的图号为在分块中的横行数加纵列数。
例如北京地区某点为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8分,则其所在的1:100万地形图图号为10-50。 1:10万地形图的图号为所在1:100万地形图图号加上该图对应的分块号,上述点所在图号为10-50-5。
1:5万地形图为所在1:10万地形图图号加上该图的代字,上述点所在图号为10-50-5-乙(也有用英文字母作代字的,则上述图号为10-50-5-B ) 1:2。5万地形图为所在1:5万地形图图号加上该图的位置号,上述点所在图号为10-50-5-乙-4。
图名: 是在每一幅地形图内,择一重要地名作为全图的名字,地形图边上一般有标注图名的拼接示意图。 方位: 坐标方位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纵线所指的方位。
真方位是经线所指方位;磁方位是指北针所指方位;磁偏角是磁方位与真方位所夹角度;等磁偏线图是表明磁偏角大小和变化率的地图。 地形图符号: 依比例尺符号,用于表示较大物体,外廓线按照比例尺绘制,怪点位置准确,面积可以量算。
半依比例尺符号,用于表示狭长物体,如道路、围墙、河流等,长度按比例尺绘制,宽度适当放宽。 不依比例尺符号,长度和宽度都不按照比例尺绘制,主要用于表示点状标志性地物。
半依比例尺和不依比例尺的符号的位置图形中有一点的,在该点上几何图形的中心。 底部画有横线的,在横线的中心。
底部有直角的,在直角顶点组合图形,在主图形的中心对称线状符号,在中心线不对称线状符号,在底线或缘线房屋符号大于0。3*0。
5毫米,为依比例尺符号宽度0。 4毫米以上的道路符号,表示可以通行大型车辆宽度0。
2毫米的道路符号,表示不能通行大型车辆。 地貌表示与判读: 等高线是地面上连续高程相等点的连线,相邻两条等高线所表示的实地高程差叫等高距。
坡度是倾斜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地形图下方的坡度尺可用于量算2-6条等高线之间的坡度。 判断地貌应注意的问题: 判读地貌必须在比例尺大于1:10万的地图上进行。
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地貌变化无法在图上表示出来。 在坡度过陡的情况下,有时制图会省略首曲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2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