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 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一、概括段意 (1。
语文知识大全(三)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宫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五谷:稻麦黍菽麻 19.五彩:青黄红白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脏:心肝脾肺肾 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色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46.六合:天地(上下)东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语文知识大全(二)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外研社九年级英语上册语法知识点: 1. What are you up to? 你在做什么? 2. Would you like a hand …? 你想要帮忙吗? 3. have a look at … 看一看… 4. in the centre of …. 在…的中央 5. on our way back from… 在我们从…回来的路上 6. I bet you do! 我打赌你会做到的。
7. only once + 句子 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行 Unit 2 1.take a helicopter tour take/ go on a… tour 表示进行…旅途 goon a camel ride 骑骆驼旅游 2. be surprised at sth. 对某事感到惊讶 Tom wassurprised at the result of the exam. be surprised todo sth. 对做某事感到惊讶 Tom wassurprised to hear the news. 3.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day 在每天的不同时刻 4. in many ways 在很多方面 They are likeus in many ways. in differentways 用不同的方法 I can work out this math problem indifferent ways. ina way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Ina way,that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et in the 20thcentury. by theway 顺便说一下 5. be similar to 与…相似 Hisanswer is similar to mine. 6. have a good/bad temper 有好/坏脾气 Miss Li is very kind. She has a good temper. 7. keep doing sth. 不断做某事 It keepsraining these days. Module8 Unit 1 1. at the back/front 在后面/前面 on the left/right 在左边/右边 2. over 越过 climb over the wall 爬过这道墙 see over the people 越过人群看 3. enter the competition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参加比赛 4. You bet! (口语)当然! 5. get sb. doing sth. =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事 How did you get thecamera working? = How did you makethe camera work? 6. How did you get on? 你进展怎样? get on well with sb. 与某人相处融洽 get on well with sth. 某事进展顺利 He gets on well with his classmates. Mary didn't get on well with her work. 7. be in with a chance to dosth. = have a chance to do sth. 有机会去做某事 8. have gone = bemissing = be lost = get lost 不见了,失踪了 My watch has gone. =My watch is missing. = My watch is/gets lost. 9. You are kidding! 你在开玩笑吧! 10. expect to do sth. 期待,料到去做某事 11. pick up sth. 捡起某物 pick up sb. 接人 My father picks me up everyday. Unit 2 1. be pleased with sb./sth. 对某人/某物感到满意 2. even though + 句子 = even if + 句子 即使…(对虚拟的情况进行让步) I won't go to the party even though/ifI have time. 即使我有时间我也不会去参加聚会的。 though = although 虽然…(对现实的情况进行让步) I didn't go to the party though/although Ihad time. 虽然我有时间,但是我没有去参加聚会。
3.read on 继续读 动词+on 表示继续做某事 4.know … well 对…熟悉 5. manage to do sth. 设法去做某事 We managed to get what we wanted. 我们设法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 6. a collection of 一组… 7. work on sth. 从事… 8. Congratulations tosb. 祝贺某人 9. present the prize 颁奖 give prizes to sb. 给某人颁奖 which, who 引导的定语从句 Module9 Unit 1 1. Oh dear! 天啊! 2. It's no laughingmatter. 这不是什么可笑的事情。
3. over there 在那边 4. have a word with sb. 和某人说句话 5. That's good news. 这是个好消息。 news是不可数名词,前面不能加a 可以加量词 a piece of news two pieces of news 6. Here you are. 给你。
7. be in deep trouble 有大麻烦 Unit 2 1. orange-and-white 黄白相间的 black-and-white 黑白的 2. win the heard of … 赢得…的心 3. a group of 一群… 4. He eats as many peachesas he likes. 他喜欢吃多少桃子就吃多少。 as … as possible 尽可能… as early as possible 尽早 5. make a mess 弄得一团糟 6. ever since + 句子 自从… 7. translate … into … 把…翻译成… 8. have sth. done (bysb.) 把某物让别人…了 We hadthe machine mended. 我们把机器让人修好了。
He hashad his hair cut. 他把头发请人给他剪了。 9.选择疑问句: 在一般疑问句后加or …构成选择疑问句。
选择疑问句不能回答Yes或No,要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回答。如: --Are you in Class 1 or Class 2? --I'm in Class 1. /I'm in Class 2. /Neither, I'm in Class 5. 10. 在定从中,当先行词是人和事物时,关系代词只能用that。
如: I often think of thepersons and things that I saw in the journey. 我经常想起在旅途中遇见的人和事物。 定从中只能用that的情况 1. 当先行词是everything, anything,nothing, something, all, none, few, little, 等代词时,只能用that。
如: Have you taken down everythingthat Mr. Li said? 你记下李老师讲的一切了吗? All that can be done hasbeen done. 所有能做的都做好了。 2. 当先行词被序数词和形容词最高级修饰的时候,只能用that。
如: The first place that theyvisited in London was the Big Ben. 他们在伦敦参观的第一个地方是大本钟。 This is the best film thatI have ever seen.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3. 当主句有who, which等疑问词时,定从只能用that引导。如: Who is the man thatis standing over there? 站在那边的人是谁? Which is the T-Shirt thatyou bought? 你买的T恤是哪一件?4. 。
课文研讨整体把握 1.主题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
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
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以闰土为例: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 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羽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
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理解这样的主题,可以深入探讨演变的原因:过去现在(推断变化的因)。
…………………………一、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的故事? 本文主要写了“我”、闰土、杨二嫂这三个人的故事。 二、《故乡》中鲁迅为什么要写这几个人的故事,选择其中最“精彩”的故事写不行吗? 小说中,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因为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使杨二嫂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农村经济破产的涉及面之广,连城镇市民也日趋贫困,反映当时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三、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见“课文说明”。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
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
四、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
“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五、“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
展开想像,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此题意在让学生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问要抓住题干对这三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补充;第二问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 答案略。
六、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
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先看看吧~~具体可见?wtp=tt#sub5066316希望能够帮助你~~~。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三.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四.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五.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六.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七.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八.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九.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十一.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十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 拟人手法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 夸张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 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 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十三.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十四.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十五.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方法同上)十六.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 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十七.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十八.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十九.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二十.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二十一.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二十二 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二十三.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二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二十五.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二十六.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一、听录音,选择相应的图片。
A B C D E 1。 ______2。
______3。______4。
______5。______ 二、听录音,选择正确答案。
( )1.A.Yes, I was。 B.No, I didn't。
C.Sorry, I can't。 ( )2.A.Candy。
B.Gym class。 C.Soccer。
( )3.A.Because the magazines are hard to understand。 B.Because the football is too dear。
C.Because it takes a long time。 ( )4.A.OIC B.BTW C.ICQ ( )5.A.some umbrella B.see you C.show us 三、听录音,选出合适的答语。
( )1。 What does Lucy's mother do? A。
A nurse。 B。
A doctor。 C。
A teacher。 ( )2。
What did Lucy used to be ? A。 She used to be a bad student。
B。 She used to be a good student。
C。 We don't know。
( )3。 What subjects was Lucy good at ? A。
English B。 Math and music。
C。 A and B。
( )4。 Is her mother very patient ?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n't。 。
We don't know。 ( )5。
What did her mother do to deal with her daughter's problem ? A。 Her mother often asks her to do lots of homework。
B。 Her mother often gives her lots of beautiful clothes。
C。 Her mother often spends lots of time talking and playing with her。
四、听录音,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 )1.Abe Lincoln's father was a worker。
( )2.Abe Lincoln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is family couldn't pay for the school education。 ( )3.On the farm most of the time little Lincoln was unhappy。
( )4.It took Mrs Lincoln a quarter of a day to make a trip to town。 ( )5.An old book was the present for Abe's birthday。
(window。cproArray = window。
cproArray || [])。 push({ id: "u3054369" }); 一、听录音,选择相应的图片。
A B C D E 1。 ______2。
______3。______4。
______5。______ 二、听录音,选出相应的答语。
( )1.A.So is Lily。 B.So does Lily。
C.So Lily is。 ( )2.A.No, they can't。
B.Yes, they can。 C.I don't know。
( )3.A.We go to school tomorrow。 B.She will bring me a present。
C.We are not allowed to speak loudly。 ( )4.A.Yes, they do。
B.No, they don'。 C.I think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their homework with friends。
( )5.A.I think he is allowed。 B.I think he isn't allowed。
C.Don't mention it。 三、听录音,选出正确的答语。
( )1。 What time does Tina have to get up in the morning ? A。
At 6:00。 B。
At 6:30。 C。
At 7:00。 ( )2。
Is she allowed to hang out with friends on school nights ?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n't。
C。 We don't know。
( )3。 What is Tina allowed to do on Saturday nights ? A。
She is allowed to go shopping with her friends。 B。
She is allowed to go to the movies with her friends。 C。
She is allowed to watch TV。 ( )4。
Is Tina allowed to choose her own clothes ?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n't。
C。 She has to wear school uniforms every day。
( )5。 Why isn't Tina allowed to get her ears pierced? A。
Because the teacher don't allow the students to do that。 B。
Bwcause she might be sorry for that in the future。 C。
Because wearing earrings looks not good。 四、听录音,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 )1.The Frenchman worked in England。 ( )2.Every day the Frenchman did some reading after he went to school。
( )3.Every morning his friend hung his cage on a tree or on his window。 ( )4.One day the cage fell off the Frenchman's hand。
( )5.The Frenchman wanted to look at what was happening。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