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数学前面一些基础题的话,一般的大家都会做,与别人也拉不开多大分数的差距。拉开差距的就是那些难题。我初三,也快考试了,就后天。但我不担心我的数学,因为通常别人最后一题可能会做但来不及,而我向来是多出半个小时睡觉的。这个主要就是方法问题。你前面的基础题会做,但不一定会简便方法,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的。你可以把分值不是太大,你又不会做得先空着,先做会做的,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你上面说88分指的是满分100吗?不能算不错。目标要对于自己的能力来说稍微高一点才好。我们满分是130的,我一想给自己定的目标是125分。其中,最后一题是10分的很难,还有选择填空的最后一题都是难的。所以,最大失分限度是16分。你在考卷发下来之后就要先看考卷,给自己定一个失分限度,然后做完试卷后先检查那些基础题,包括在失分限度以内的可以以后一点一点检查。
另外就是紧张问题,我们这两天每天回家作业都是8~9张考卷,做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紧张了。我们考试前都要吃零食的——传说中的放松= =
。实在克服不了紧张的话,你找一些你喜欢的东西,偷偷带到学校去,在考试之前不要想考试,和别人玩游戏就好。(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哦)
可能是性格问题,我是乐天派,所以很少会出现考试焦虑这类情况吧。
我上面的建议你就做个参考,不一定全要用。祝我们考试顺利哈~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2)y=13-2x
(3)y=3x+2x-1
(4)y=1x+1-1
(5)y=x+2x-2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你好,我是华中科技大学大一的学生。
其实高考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啊,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啊,不要急躁啊,不要和别人刻意比较,一山还比一山高,人和人之间是相对的,要顶住压力千万不要泄气,当你高考过后你会发现高三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很重要得。 下面我就和你聊一下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心得。
首先应该对高考大钢有一定的把握,这样你就对自己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条理,如果有不懂的就要搞清楚,不要觉得时间不够,2个月很多了。 现在就不要一味去做难题了,应该主攻中档题,即使你数学有3大题没做,前面做好了也有120分啊,我就是这样啊。
练习的试卷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要讲求正确。天下间解吸几何题都是用方程和解方程的,你体会一下啊,计算很重要啊;立体几何先要复习一下公式是自己去分析啊,会提高很多,自己认真做60道就够了,不要求多啊,一天一题;数列呢,要学习几种主要的方法,如数学归纳法,不要太难;函数是重点,要学会用数形结合;高三数学也要学好,也是要考的。
加油啊,要有信心,祝你成功。 。
PISA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并比较各国15岁学生为未来生活所做的准备情况。
数学素养测试是PISA的一个主要方面。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思考数学对个人的意义时,必须考虑到他们对数学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以及他们激活数学能力以解决生活问题的可能程度。
PISA对数学的这种看法与传统的学校中的数学有所不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或者说是考查学生使用学科语言的能力。
PISA主要向学生呈现发生在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其问题设计的方式就是要表明数学的各个方面对于解决问题都具有真实的效用。
从PISA产生的背景、基本情况,及数学素养测试的框架可以看出,PISA具有先进的评价理念、科学的理论框架、灵活的题目设计、规范的操作程序、可比的评价结果。
PISA数学素养测试及其结果,尤其是我国从2009年开始参与其中之后,对于教育相关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借助测试结果,可以了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接近结束时学生的能力表现情况,并且通过与其他国家相应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我国教育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借鉴其他PISA中表现优秀的国家的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意见;其次,借鉴PISA数学测试的相关概念、测试内容、评价结果,立足于我国青少年数学基础知识扎实,但实际应用能力薄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再次,PISA的背景问卷调查及分析也启发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成绩的影响,关注影响学生成就的因素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