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
语文学习要注重总结,下面是几点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 D以小见大写法 E先扬后抑写法 F虚实结合写法 G夹叙夹议写法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他划分成分。
如:张师傅修机器。(教师把此句写在黑板上,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语气的话,这是一个什么短语?师生共同分析短语的构成。
加上语气后就是一个陈述句。“张师傅”是句中主语,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指明这句话说的是“谁”或“什么”的;明确了“修”是谓语,谓语是回答主语“怎样”或者“是什么”的;明确了“机器”是宾语,宾语表示动作涉及的人或事物的。)
二、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1、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多媒体)2、符号:主语=谓语-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补语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三)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一、主语、谓语 1、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例如: (1)今 天 晚 上 ‖ 特 别 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 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 (1) 笑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 ‖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2、谓语 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 他‖[只]答应了。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北京。 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
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 谓语(主。
这是我三年总结出来的,你从现在开始总结也行,把在做模拟题时候遇见的不知道的都记下就行了 我这还有我在三年中考试出现过的成语,你要的话给我邮件,我都弄成打印稿了。
liyunty@126.com 有的读音看不清的放大看。息列索落(luō)不容置喙(huì)塞(sè)责 稼(jià))穑(sè) 觊(jì)觎(yú) 江皋(gāo)) 皴(cūn)裂 掎(jǐ)角之势 犄(jī)角 风光旖(yǐ)旎(nǐ) 倒嚼(dǎo jiào) 螳臂当(dāng)车 创(chuāng)伤 予以重创(chuāng) 混(hùn)话 羁縻(mí) 家给(jǐ)人足 矿藏(cáng)丰富 钻(zuàn)床 钻(zuàn)探 着(zhuó)落 擦(cā)边球 给(gěi)以 蓓蕾(bèi lěi) 毗(pí)邻 妊娠(rèn shēn) 沙碛(qì) 悭(qiān)吝 剽(piāo)悍 不即(jí)不离标识(zhì) 登载(zǎi) 徜徉(cháng yáng) 混(hún)水摸鱼跫(qióng)音症(zhēng)结祓(fú)除缄(jiān)默咯血(kǎ xiě) 唯唯(wěi)诺诺爱憎(zēng)分明挑剔(tī) 气息惙(chuò)然时作时辍(chuò) 邂逅(xiè hòu) 缠绵悱(fěi)测蜿(wān)蜒蔓菁(mán jīng) 龋(qǔ)齿怙(hù)恶不悛(quān) 订(dìng)正桎梏(zhì gù) 麻痹(bì) 压轴(zhòu) 勾(gòu)当晕(yùn)车胴(dòng)体掮(qián)客拎(līn)起说(shuō)服叱咤(chì zhà)风云令人咋(zé)舌量(liàng)体裁衣锲(qiè)而不舍颠簸(bǒ) 作坊(zuō fang) 一绺(lǐu) 拖累(lěi) 牵累(lěi) 倥偬(kǒng zǒng) 泅(qiú)水藩(fān)篱樊(fán)篱洋芋(yù) 劈(pǐ)柴铮铮(zhēng) 涟漪(yī) 骨殖(shi) 鸣镝(dí) 打颤(zhàn)) 硕(shuò)果敝屣(xǐ) 空阒(qù) 畏葸(xǐ) 精髓(suǐ) 采撷(xié) 扑棱棱(lēng) 焙(bèi) 滹沱(hū tuó)河贫瘠(jí) 扇(shān)巴掌田塍(chéng) 沉疴(kē)固疾仓颉(jié)造字里弄(lòng) 椎(chuí)心泣血脸色刷(shuà)白正当(dàng)防卫怦(pēng)然心动如法炮(páo)制尽(jǐn)量游弋(yì) 咎(jiù)由自取复辟(bì) 辟(pì)谣日削(xiāo)月割尽(jǐn)管尽(jǐn)着尽(jǐn)早尽(jìn)力削(xūe)减果脯(fǔ) 轮船启碇(dìng) 怏怏(yàng)不乐酽(yàn) 忠悃(kǔn) 封禅(shàn) 劈(pǐ)叉舌苔(tāi) 苔(tái)藓牵强(qiǎng)附会强(qiǎng)颜欢笑徘徊(huái) 低徊(huí) 角(jué)逐闷(mēn)声闷气书声琅琅(láng) 挨(āi)着挨(ái)打骠(piào)勇疏浚(jùn) 裨(pí)将睥(pì)睨(nì) 捭(bǎi)阖沁人心脾(pí) 稗(bài)官野史啤(pí)酒俾(bǐ) 跻(jī)身侪(chái)辈寒伧(chen) 楔(xiē)子锲(qiè)而不舍提纲挈(qiè)领觐(jìn)见骒(kè)马狡黠(xiá) 攻讦(jié) 艾蒿(ài hāo) 心广体胖(pán) 熨(yù)帖妥帖(tiē) 请帖(tiě) 字帖(tiè) 佣(yōng)人佣(yòng)金荫(yīn)蔽荫(yìn)庇荫(yìn)凉一哄(hòng)而散着(zháo)急韶(sháo)光熏(xūn)陶(táo)渐(jiān)染气氛(fēn) 昵(nì)称 宁(nìng)缺毋(wú)滥 呕(ǒu)心沥血 因为(wèi)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偃(yǎn)旗息鼓 籼(xiān)米 潸(shān)然泪下 戏谑(xuè) 鱼鳔(biào) 血(书面语xuè口语xiě)简明扼(è)要 捉摸(zhuō mō) 肖(主要读xiào 只有姓氏时读xiāo) 绷(bēng)带绷(běng)脸绷(bèng)裂通缉(jī) 咸与(yù)维新克(kē)扣歃(shà)血(xuè)为盟 拮据(jū) 诡谲(jué) 犯而不校(jiào) 宽宥(yòu) 琢磨(zhuó mó):雕琢打磨琢磨(zuó mo):思考,考虑 噱(xué)头:引人发笑的言语或举动。
奚落 凑合 融会贯通 万仞之巅 削足适履 明信片 文身 流觞曲水 察言观色 和衷共济 中流砥柱蜂拥 涣然冰释 美轮美奂 出类拔萃 省吃俭用 绝伦 宣泄 民生凋敝 坐镇 独当一面 舶来品 寥若晨星 细水长流 汗流浃背 蓬荜生辉 接洽 洽谈 声势赫奕 渲染 浮想联翩 班师回朝 志大才疏 画地为牢 淋漓尽致 要言不烦 大声疾呼 迫不及待 明枪暗箭 唇枪舌剑 翻来复去 翻天覆地 功亏一篑 桥墩 圭臬(guī niè):准则,法度。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
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20.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著作有《新书》、《吊屈原赋》等。 2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史记》见第六册)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
因他作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高中语文第二册 23.《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马》) (2)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影"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 《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 《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了。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语文学习“七步法”,觉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别是:
(1)读一读: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
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
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几
年高考考查项目之一。
(2)划一划: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
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
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查一查: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
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
相识的词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
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问一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
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题,而且把相关知识
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5)写一写: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
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写一写。
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6)练一练: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图弄清,
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
做。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谈不上质量。练然后知不足,及时反馈矫正
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7)想一想: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
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
及时巩固。想的时空不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
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
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20.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著作有《新书》、《吊屈原赋》等。 2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史记》见第六册)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
因他作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高中语文第二册 23.《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
第一板块:语言知识与运用1.字音字形辨析题○字形题【答题技巧】基本方法:以“义”定“形”①从形旁入手。
②从词义入成手。③从词语的结构入手。
④从成语的出处入手。【答题知识】①因形近而错。
②因音同或音近而错。③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
④因音近义通而错。⑤因音同音近而错。
○字音题【答题技巧】①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②善用排除法。【答题知识】①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
②注意区别形近字。③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
④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⑤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
2.词语运用题【答题技巧】①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②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③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答题知识】掌握实词的意义(包括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词义,辨析用法,体悟语境3.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①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②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③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答题知识】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
重点:①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
③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④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
⑤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⑥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
⑦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⑧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4.病句辨析题【答题技巧】①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
②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③善用排除法。
常见13类语病句子模型:⑴并列成分要注意内部排序 ⑵并列结构作句子成分要分别和各项都能搭配⑶多个句子共一个主语,该主语和各句要都能搭配 ⑷考虑正反两面是否照应⑸误把宾语的长定语当宾语 ⑹有介词或连词要考虑使用是否得当或是否缺少主语⑺有两种表述方式的要注意两种结构是否杂糅⑻如有数量短语或介词结构就看是否产生歧义⑼禁止,避免,防止,忌等有否定味,不需再用否定词⑽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要看句意是否造成表意相反⑾有代词的句子要注意指代是否明确或代词是否多余⑿句子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考虑是否语序不当。⒀有关联词就要注意位置和搭配是否得当。
5.语言连贯题【答题技巧】①看清题干要求,明白答题方向。②寻找题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题关键处)。
解答排序题的要领是:①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②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
③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6.语段压缩与扩展题○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①看清题干要求,确定压缩方向。
②辨明语段类型,确定主要信息:○语句扩展题【答题技巧】①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扩展要求。②注意被扩展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性词语。
③原词句不能少。7.句式仿写题(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答题技巧】①注意题干要求。
②回应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③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④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8.句式变换题。
9.综合改错题和语言简明题(注意看清题干提示的答题方向)10.语言得体①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②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③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④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11.其它实用类语用题○对联:注意既“对”(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末字仄起平落)又“联”(内容相关)。
○公益广告:字数一般10—30字。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
○图文转换:内容上,扣住话题,通过比较,抓主干信息,去次要信息;形式上:纵横对比,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进行表述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文言文阅读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①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②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③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我只知道苏教的(知识点是指总的吗~~先是字词,有错别字,字音之类,然后成语,病句,老师会讲关键的判断的啦后来是阅读,阅读分几种,有记叙类,小说,散文,议论文之类的,关键记住各个不同文章之间答题的要点,像小说有三要素,散文的话一些难理解的句子之类的,反正有书有试卷的,到时认真呀!然后是文言文,文言文说难不难,易也不易,关键是,字,词,注意古今异义呀,特殊句式,这个经常考~~还有诗歌,这个???看你个人理解,虽然老师会讲解题思路,但是换个诗词也许你又不懂了,所以要关注诗词的背景,还有,解题的规范??下来时语言应用题??这个是关注社会的啦,但有时纯粹是考察你的理解,像模仿句式,根据情景写对话之类的???好像这个不太像知识点耶~~~反正~~~希望对你有帮助拉~~哦??作文??作文写好难呀??到高三你会懂的~~除非你本身就行的话那就另论啦~~。
我今年大一,去年刚考完,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
作文方面:如果你不是特别擅长写的话,不建议你写散文,因为现在高考阅卷老师不讨喜欢光有辞藻堆砌的文章,如果功底不是很好的话建议不要写。
大多数会写成议论文,首先需要多看优秀议论文的结构,写的时候可以挪用,内容方面,多多掌握事例,还有一些文章报纸上对一些事件深刻有力的评价建议背下来。不要写小说和诗歌。
最后一点就是字要工整干净。
阅读方面:人物传记类得分较高,散文类得分普遍较低。阅读方面,你要多做题,但是不要刷题,研究甚至可以背诵个别题的答案,在考试的时候有些答案语句是可以借鉴的,这一点非常有用,每次做完题,都要仔细研究答案。
祝你高考成功,每个高三的娃娃都不容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