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理解三个概念,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内网(涉密)、电子政务外网(非涉密): 1、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信息来自百度百科) 2、电子政务内网:承载各级党委和政府涉密信息系统,何为涉密信息系统? 例如国家保密局、机要局、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此类单位一般即存在涉密信息,也存在非涉密信息,因此涉密信息需要接入电子政务内网;非涉密信息需要接入电子政务外网) 3、电子政务外网: 承载各级党委和政府非涉密信息系统,何为非涉密信息系统? 例如政府单位门户网站、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
所谓的四级机构互联互通,即国家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和县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一、两者的作用不同:
1、电子政务内网的作用:用于政府机构内部的办公、管理、协调。
2、电子政务外网的作用: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二、两者的概述不同:
1、电子政务内网的概述: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基础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下,建立的全国最早的、系统全面的介绍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建设的专业网站。
2、电子政务外网的概述:电子政务外网(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三、两者的建设内容不同:
1、电子政务内网的建设内容: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规范网络连接,整合网络资源,确保安全接入。重点建设中央级平台,尽快实现顶层互联互通。各部门按照业务系统部署和安全管理要求,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应用,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共用。
2、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内容: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的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政务内网主要是政务部门的办公网,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政务外网
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例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是为数不多的网页型网站系统.严格地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 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等数十个系统.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 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二、电子政务的具体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 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公设施和设备、下载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特别是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员工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7.业绩评价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各部门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1.电子采购与招标 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使政府采购成为阳光作业,减少循私舞弊和暗箱操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节约政府采购支出.。
其中,政务内网是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网络,与国 际互联网物理隔离,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是党政机关公共业 务网络,与国际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从文件的解读可以看出,政务内网的联网范围不可能延伸到乡镇这一级政府,且不可能与外网交换信息,因此副省级以下城市中,党政机关业务流转和信 息处理的主要平台一般部署在外网。就外网而言,虽然联网范围可以很大,但由于与国际互联网之间通过一定的网络安全设备逻辑隔离,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不断发 展,需要打开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端口,从而降低了安全性,让越来越多的政务部门不敢用其承载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基于上述考虑,在国家规定的两个网络基础上,增加了政务专网,从而构筑了以“三网”为基本架构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即政务内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外网。 政务内网是涉密的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在满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覆盖范围尽可能少,对上与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互联。 政务专网是党政机关的非涉密内部办公网,主要用于机关非涉密公文、信息的传递和业务流转,它与外网之间不是通过传统的防火墙来隔离,而是通过网 闸,仅以数据“摆渡”方式交换信息(网闸的HTTP、FTP、SMTP等通用协议全部关闭或不提供这些协议支持),以便实现公共服务与内部业务流转的衔 接。由于“摆渡”方式并不能使专网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因此,专网基本不受国际互联网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政务专网不是涉密网,又可 实现广泛的内部互联,还可与外网实现安全信息交换。
内网是用私有IP地址!,私有IP地址范围是:,10。
0。0。
0~10。255。
255。255,172。
16。0。
0~172。31。
255。255,192。
168。0。
0~192。168。
255。255,记住这些范围的私有地址都不能在公网上用,只能在局域网上用,然后用路由器地址转换映射成公网出去!!,外网一般是指公有地址,可以在外部网络游走!,有A类,B类,C类,D类,E类:,A类地址范围:1。
0。0。
1-126。255。
255。254(除10。
0。0。
0~10。255。
255。255网段外),B类地址范围:128。
0。0。
1-191。255。
255。254,C类地址范围:192。
0。0。
1-223。255。
255。254(除192。
168。0。
0~192。168。
255。255网段外),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D类地址范围:224。0。
0。1-239。
255。255。
254,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 E类地址范围:240。
0。0。
1-247。255。
255。254。
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内网。
完善顶层互联互通平台建设, 按需拓展网络覆盖范围,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网络; 有序组织涉密专网向内网的迁移工作;构建内网综合安全保障 体系,完善内网密钥管理、电子认证基础设施和相关密码保障 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政务内网信任服务体系;强化网络综合 运维管理,提高内网网络安全管控和综合支撑能力。建设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优化骨干网络结构,加快非涉密政务专网迁移整合或融合互联,指导和支持中西部、东北 及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升级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务部门的四级覆盖,加快向乡镇、街道、社区、农村 延伸;统一互联网出口、拓展互联网区服务能力、加强移动接 人平台建设,建设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外 网信任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全网等级保护建设,提升政务外网 承载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
内网是用私有IP地址!
内网一般是相关公务员登陆操作的工作平台
私有IP地址范围是:
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
记住这些范围的私有地址都不能在公网上用,只能在局域网上用,然后用路由器地址转换映射成公网出去!!
外网一般是指公有地址,可以在外部网络游走!
外网指公众可以访问的部分.
有A类,B类,C类,D类,E类:
A类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 (除10.0.0.0~10.255.255.255网段外)
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除192.168.0.0~192.168.255.255网段外)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D类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
E类地址范围:240.0.0.1---247.255.255.25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