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⑴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 ⑵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 ⑶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 。 ⑷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⑸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⑹ ,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 ⑻《核舟记》中引用苏轼《后赤壁赋》的句子是:“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 ⑼《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 。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⑴张huáng失措( ) ⑵荒miù ( ) ⑶ gān, gà(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⑴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⑶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_ ⑷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__ 4、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孩子们对未来的( ),对生命的( ),对死亡的( ),对亲人的( ),父母失子的哀伤和( ),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执著……这些都强烈地震憾着我。 A.憧憬 喜悦 恐惧 呼唤 控诉 反抗 B.喜悦 憧憬 呼唤 控诉 恐惧 反抗 C.憧憬 喜悦 恐惧 反抗 呼唤 控诉 D.喜悦 憧憬 呼唤 恐惧 反抗 控诉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伊拉克战争中,最让全世界文史专家痛不欲生的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惨遭洗劫和破坏。 B.在防治非典的过程中,我国一大批高科技医疗设备应运而生,如红外线测温仪、隔离式救护车、护士助手机器人等。 C.杨凡在今年的数学奥赛中夺得全国一等奖,真是骇人听闻。 D.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2分)《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二、阅读理解(31分)㈠范元琰为人善良(10分)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②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③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选自《南史·隐逸下》) [注释] ①菘:白菜。②启:说出。③因:于是。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尝出行,见人盗其菘_____________ ⑵母问其故,具以实答_____________ ⑶向所以退,畏其愧耻______________ ⑷自是盗者大惭______________ 9、选出与“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范元琰对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他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29小题,约6120字。
2008年夏令营初二语文试卷 2008.7 十三四岁,正值花季。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
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尽情地展示吧!不必有任何顾虑,相信自己,答案就在你的笔下。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 (27分) 请你做一回文字编辑,将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横线上。(4分) 1、契而不舍 缥渺 兀兀穷年 一反既往 锋芒毕露 尽态极研 羁绊 大彻大悟 气冲斗牛 本色当行 改正: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2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就罩住了。
A. 撑 放 捆 拿 扯 B. 支 撒 系 牵 拉 C. 支 放 套 牵 拉 D. 撑 撒 系 拿 扯 3、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爱迪生是19—20世纪杰出的发明家。
他一生所获的专利共有1093项之多。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功①,除了他确是一位奇才以外,他的紧迫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青少年时代起,他就总是像开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从来不让宝贵的光阴虚渡过去②。他把他的全部智慧和能力奉献给了全人类。
当然像爱迪生那样的才华、能力,不可能人人都有;不过,爱迪生的那种可贵的紧迫感,却是人人应该学习、应该养成的。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可以过几年再“上发条”。
要知道,光荫似箭,几十年一晃就会过去,等到你想起来要有紧迫感时,头发可能已经花白了③。 (1)第①句有个词语使用不当,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第②③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2分) 4、对下面一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无 题(前苏联)佚名 小女孩对手握铁锹的德国士兵说 刽子手叔叔 请把我埋得浅一点 深了 妈妈明天就找不到我了 A.本诗平白如话,表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大主题,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B.小女孩的纯真反衬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和深重的罪孽。 C.朗读时尽可能用天真稚气的语调读出小女孩的天真无邪。
D.“叔叔”、“请”、“浅”等词表现了小女孩善良而胆小的性格。 5、根据你的积累,按提示或上下句默写诗句:(8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
(2) ,崔九堂前几度闻。 (3)春潮带雨晚来急, 。
(4) ,闲敲棋子落灯花。 (5)《竹里馆》中诗人“独坐”“弹琴”是: , 。
(6)《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诗句是: , 。 6、名著点滴:在下列各句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内容:(4分)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的两部为 、。
(2)《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 ,他敢于 ,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7、阅读下面的小幽默,简要回答问题。(4分) 三个浑身泥土的淘气小子抱住怀特太太的脖子,问:“妈妈,明天是你的生日,你要什么呢?”怀特太太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三个干干净净的乖孩子。”
儿子们异口同声的嚷道:“真好,这样我们就有六兄弟了!” ①怀特太太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②孩子们说:“我们就有六兄弟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练一练 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共三大题, 满分100分, 12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题分 20 40 40 100 得分 亲爱的同学,本学期一百多个欢快的日子转瞬即逝,面对眼前的试卷,只要你认真审题,从容应对,你一定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迎接快乐的暑假生活。
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
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
(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嶙峋(lín) 荒谬(mòu) B.差使(chā) 匀称(chèn) C.飞漱(sù) 诧异(chà) D.确凿(záo) 行辈(háng)2.请细心地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将正确的汉字写在括号里。 微不足道 长途跋涉 惟妙惟肖 因地治宜 骇人听闻 无动于衷 销声匿迹 草长莺飞 物竟天择 锐不可挡 巧妙绝伦 冲耳不闻 ( ) ( ) ( ) ( ) 3.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有误的是( ) A.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计:打算。) B.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 的好手。
(弄潮:在潮头搏浪嬉戏。) C. 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疙疙瘩瘩:不平滑,不顺利。) D. (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 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匀称:意思是比例和谐。)4.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
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a把废墟变成城市。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b消失得销声匿迹。
改正: a: b 二、文言文知识(一)古诗文默写(16分)5、,猎马带禽归。6、气蒸云梦泽, 。
7、晴川历历汉阳树, 。8、浮云游子意, 。
9、,鸡犬相闻。10、,往来无白丁。
11、山高月小, ;清风徐来,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8分) 三峡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不见曦月(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至于夏水襄陵( ) ④属引凄异 (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清荣峻茂”所写的对象依次为(每空只填一字) 、、、。
(2分)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4分) 理由1: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17.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分)18.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19-22题。(14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
八年上册生字词注意+成语练习 江西安远龙布中学 叶林娣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第一课:芜( )湖 荻( )港 泄( )气 锐不可当( ) 殷( )切 溃( )退 督( )战 莽( )歼( )灭 绥( )禧( ) 要塞( ) 阌( ) 聿( ) 濂( ) 遏( )制 第二课:寒噤( ) 黄梢( ) 趴在( ) 蹿( ) 张皇失措( )仄歪( ) 飒飒( ) 吆喝( ) 浸( )悠然自得( ) 第三课:地窖( ) 揣( ) 迫击炮( )瓦烁( )堡( )削去( ) 耸立( )枕( ) 鞠躬( )( )匍匐( )腋窝( ) 闪烁( )僵硬( ) 屏障( )烛芯( )颤巍巍( ) 第四课:缀满( ) 赞誉( )晨曦( )鹭( )恍若( )瞥见( )珐琅( )( )箱箧( )绸缎( )琉璃( )( )赃物( )惊骇( ) 第五课:泄( ) 粹( )雕( )旭( )恍惚( )( )耶( )坟( )苓( )荒谬( )( ) 憧憬( )( )缭绕( )( )穆( )蜿蜒( )( ) 第六课:鼹鼠( )毛苌( )孤孀( )郝懿( )行 震悚( )疮疤( ) 霹雳( )( ) 憎恶( )( )惧惮( )渴慕( )骇( )粗拙( )诘问( )掳( ) 第七课:踌躇( )( )狼籍( )赋闲( )籁籁( )惦( )蹒跚( )( ) 拭泪( )颓唐( )栅栏( )琐屑( ) 第八课:涎水( )揩一把( )尴尬( )( )嘎( )凹凼( )黏性( )唿嗒( )( ) 硌( ) 第九课:惶恐( )取缔( )攥( )凑合( )荒僻( ) 伛( )塌败( )镶( )嵌( )湙 翳( )愧怍( )骷髅( )( ) 滞笨( ) 第十课 克扣( )吹嘘( )稀罕( )( )噩耗( )(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 ( )颠沛)( )吊唁( )( )跋涉( )诺( ) 十一课:悠久( )洨河( )匀称( )( )和谐( )鷟( )惟妙惟肖( )漳州( )郦道元( )朝野佥载( ) 十二课:煞风景( ) 魅力( ) 销魂( ) 颐和园( )点缀( ) 驻足( )险峻( )重叠( )飞瀑( )摄影( )斟影( )媒介( )和谐( )孕育( )搏斗( ) 十三课:对称( ) 嶙峋( )( )镂空( )池沼( )轩榭( )( )川嶂( )阑干( )斟酌( )丘壑( )琢磨( )( )檐漏( )蔷薇( )( ) 十四课:磐( )藻井( )矗立( )额枋( )挥霍( )攒( )蟠尢( )螯头( )湛蓝( )檀木( )妃嫔( )肃穆( )( )翊坤宫( )池馆水榭( )迥然不同( )金銮殿( )乾清宫( )琉璃( ) 十五课:擅长( )帷幕( )韶光( )伧俗( )屏风( ) 纳凉( )缓冲( )造型( )雅俗共赏( )流萤( )不禁( ) 十六课:萌发( )翩然( )纬度( )悬殊( )海棠( ) 刺槐( )鳞片( ) 十七课:蟾蜍( )( )鄞县( )濒临( )脊柱( )两栖( ) 十八课:遗骸( )劫难( )追溯( )鸟臀目( )潮汐( )褶皱( )( )驮( )金属铱( )陨( )二氧化硅( ) 十九课:归咎( )藩篱( )陌生( )繁衍( )斑斓( )( ) 蜥蜴( )( ) 二十课:啃( )喷嚏( )面颊( )嘈杂( )噗( )聆听( )啄米( ) 五六单元:垂髫( )( )俨然( )诣( )馨( )苔( ) 牍( )蕃多( )濯清涟而不妖( )( )亵( )罔( ) 箬蓬( )( )糁( )壬戌( )( )篆章( )椎髻( )( )与能( )矜( )决眦( )簪( )泣幽咽( )( )曦月( )素湍( )飞漱( )属引( )泅水( )艨艟( )( )舸( )雾淞沆砀( )( )( )荷锄( )( ) 成语练习: 一、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 )2、形容夜晚的天气晴和美好。( ) 3、慌慌张长,不知怎么办才好。
( ) 4、(姓名、事件、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 5、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 )6、宏伟美丽。( ) 7、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 )8、伟大的功绩。( ) 9、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 ) 10、深得难以测量。比哈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 ) 11、上天不会断绝人的生路,比喻身处绝境,终能找到出路。( ) 12、形容人老实本分。
( )13、微小而不值得一提。 14、离开了队伍。
( ) 15、穷困愁苦,颓丧失意。( ) 16、形容十分精妙逼真。
( ) 17、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 ) 18、没有料到,形容意外。
( ) 19、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 20、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指定适宜的办法。
( ) 21、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 22、另有一种子巧妙的心思。
( ) 23、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 24、比喻人民极其痛苦的生活处境。
( ) 25、形容整齐有秩序。( )26、相差很远,很不相同。
( ) 27、形容东西精致,造型奇特巧妙。( ) 28、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 )29、本领高强,无所不能。( ) 30、形容非常赞赏。
( )31、相处没有冲突。( ) 32、永远没有尽头。
( )33、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 33、命中洽谈室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掉。
( ) 34、灿烂多彩。( )35、比喻没有办法。
( ) 36、事物要适应自然的选择。( ) 37、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 )38、说起来没完没了。( ) 39、赛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 40、虽然看见了却好像没看见一样。
显然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 41、一点不打折扣。
表示完全、十足的。( ) 参考答案:第一课Wú dĺ xiè dăng yīn kuì dū măng jiān suĺ xĭ sài wén。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5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两栖xī 孕育yùn 追溯sù B.遗骸hái 藩篱fān 尴尬gàC.矗立chù 归咎jiù 颓唐tuí D. 纳凉nò 脊椎jǐ 享受xiǎng2.下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 失衡 狼籍 B.销声匿迹 镇悚 制裁C.惟妙惟肖 繁衍 胚胎 D.无动于中 伧俗 驻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就连我自己也在这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5.填在横线上的人物是(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 ___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A.李逵、鲁智深 B.鲁智深、李逵 C.鲁智深、林冲 D.林冲、李逵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有一位妇人梦见自己走进一家新型的商店,不可思议的是,框台后面站着的竟然是一位天使。
“您都卖些什么?”妇人兴奋地问道。“您心中所想要的一切。”
妇人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决定要了一些人心最渴望的:“我要买平安、受快乐、智慧以及坚强。现在就可以提货吗?”天使含笑着说:“孩子,我想你弄错了,我们这里不卖果子,只卖种子。”
天使话语的言外之意是:7.校园内有一方清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保持塘水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容易使人接受的话语。
(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20字)8.按课文原文填空。(1) ,一览众山小。
(2) ,江入大荒流。(3)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
(4)苔痕上阶绿, 。 (5)《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6)抒发爱国情怀是古诗词的一大主题,请任选连续两句这类主题的古诗词名句,默写出来 :“ , 。”二、阅读(45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加点字::曦 溯 漱 故10.翻译句子:(1)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1.概括全文内容。
12.三峡夏天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突出其特点的?(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13~16题。(11分)(1)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的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3.概括选文第(1)段的说明中心。(3分)14.选段(2)中加点的两个“这”分别指代什么?(2分)15.选段(2)写树木的“画意”是从哪三个方面具体说明的?(3分)16.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3分)(三)阅读《关于信任的一堂课》回答18——22题。(12分)关于信任的一堂课多年以前,我曾听过一堂关于“信任”的课。
那堂课的主题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奥尔格先生问听课的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
奥尔格先生听后没有。
1。
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装载 记载 载歌载舞 十年八载 B宿儒 星宿 宿舍 住宿C 强迫 勉强 强颜欢笑 强词夺理 D 字帖 请帖 碑帖 妥帖2。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炽痛zhì 磐石pán 踱步duó 骇人听闻 hàiB谰语lán 亘古gèn 脑髓suí 一拍即合jíC 殷红yān 怪诞 dàn 荒谬miù 兀兀穷年wù D嫉妒jí 下颏kē 惩罚chéng 目不窥园kuì3。
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 ,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B。
国民党政府违背人民要求和平的意愿,蓄意制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惨案。C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
D 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义愤填膺的指责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行径。4。
下列作家和作品属于同一国家的是( )1 普希金 2弗罗斯特 3莫泊桑 4都德 5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6《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7《未选择的路》 8《最后一课》A 2 3 7 8 B 3 4 6 8 C 3 4 7 8 D 2 4 6 85。 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
脚踝(huái) 殷红(yīn)水门汀(tīnɡ)鲜为人知 (xiǎn)B。归省(xǐnɡ) 欺侮 (wǔ) 叱咤(chà)参差不齐(cēn cī)C。
纠葛(ɡé) 挣脱 (zhènɡ) 晦暗(huì) 戛然而止(jiá)D。重荷(hè) 嗔视(chēn)白皙 (xì) 浑身解数(xiè)6。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愁怅 梳妆 燥热 众志城成 离合悲欢 迥乎不同B。
弥漫 升华 漂渺 义愤填膺 一拍即合 尽态极妍C。魅力 锁事 署名 默不作声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D。
深宵 奠基 赈灾 变换多姿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7。词义理解有误的一项A。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做事。B。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C。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D。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8。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A。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是清代的张潮。B。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都德的作品。C。
《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D。
《观舞记》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她原名叫谢婉莹。答案:1 C ; 2 C; 3 B ;4 B 5。
C6。B 7。
A 8。D。
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绥靖(suí) 震悚(shù) 伎俩(liá) 屋舍俨然(yǎn) B寒噤(jìn) 举箸(zhù) 匀称(chèn) 濯清涟(zhuà) C疟疾(nüè) 愧怍(zhà) 藻井(zǎo) 天启壬戌(wū) D归咎(jiù) 吊唁(yàn) 胚胎(pèi) 选贤与能(yǔ) 2、在空格处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 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 构不成画面。
A为了 因为 因而 B由于 因为 所以 C因为 因为 所以 D为了 但 因而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来不合坐一条板凳。 B天空中眼花缭乱地飘着白云。
C他的故事讲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具匠心,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岗县人。 D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C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6、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响彻云宵 惨绝人寰 情郁于中 鸣钟击罄 销声匿迹 天衣无缝 在劫难逃 无动于中 7、古诗文理解默写填空(每空0.5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共8分) ①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而在杜甫的《春望》里,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 ” ②《答谢中书书》中描写自然景物朝夕变化的句子是: ; 。 ③《石壕吏》中“ 。
, ”三句写出了老妇人三个儿子的不幸命运,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④《湖心亭看雪》中运用 手法写 美景。
其中量词的使用别出心裁,富于表现力。“痕”、“点”、“芥”、“粒”四个量词极写湖堤、亭子、舟、人的 ,以此衬托西湖雪景的广博与浩茫。
⑤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A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B 。”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父亲买橘子回来 “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轻松的原因是 (2分) 9、“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应放在文中( )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3分) 10、本段对父亲进行了 、、、描写,叙述了 的经过(不超过四字)。
(3分) 11、本段直接写父亲 时的 ,表现了 。两次写到“流泪”,第二次流泪表达了“我” 之情。
(2分) (二)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彻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12、这段文字说明对象是 ,以此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 、和 的特征。
(4分) 13、判断文中相关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② ⑤ ⑥ ⑨ 14、用“/”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5、这段文字运用了什。
.cn
初中试题部分,各科都有,还有各单元的练习.
2007-11-19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语言积累与运用(27%)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面颊( ) 锐不可当( ) 繁yǎn 销声nì 迹 2,古诗文默写.(12%) ⑴感时花溅泪, . ⑵月下飞天镜, .
2007-11-19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练习卷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卷 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学 庄留平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共1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村边的小河边成里傣家人的乐园.孩子们整日里泡在河里玩shuǎ,……酷爱清洁的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
2007-11-19 2007届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模拟考试卷
绵阳一中初2007级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模拟考试卷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根据语言环境,选出注音错误的一项 A,.我问:"这个寒假(jià)你有什么安排 "他不假(jiǎ)思索地说道:"去北京旅游." B,他一脚踹(chuài)开门,两手揣(chuāi)在怀里,气喘(chuǎi)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 C,乌珠迸(bènɡ)出,也似开了个彩……
2007-11-16 浙江地区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卷
浙江地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一, 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共2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4分) 桥结构匀称( ),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xié(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nì( )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