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粉尘处理,粉尘比电阻低于1040 ' 011!时,除尘效率随着比电阻的降低 而下降。
这是因为比电阻越低,粉尘导电性能越好,它在电场中荷电后向相反极性的收尘极表面运动,到达收尘极表面会立即释 放电荷,且通过静电感应获得和收尘极性相同的电荷,从而使沉 积在极板上的粉尘脱离收尘极而重返气流。重返气流的粉尘在电场中又再次荷电,被收尘极捕集,如此往复,形成在收尘极上跳 跃的现象,zui后可能被气流带出电除尘器。
用电除尘器处理各种 金属粉尘、石墨粉尘、炭黑粉尘等都可以看到这一现象。
【定义】 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具有爆炸性的粉尘】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
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预防】 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等综合抑尘技术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 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
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
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粉尘防爆除尘器特征是: 1,最低限度减少粉尘爆炸发生原因的结构 防爆型除尘器,采用抗静电滤袋和分离型电磁屏蔽结构,用气动脉冲方式抖落粉尘,通过防爆电机,封闭型外设防爆电控箱等来最低限度防止除尘器内部产生电火花。
2,防尘电控箱 利用密封垫等进行密封,以防火花溅出。 3,骨门 进入外部火焰 发生火灾时开动滑门,防止火势蔓延保护电动机。
4,爆破口 如果除尘器内部发生爆炸时,由于其爆炸力除尘器箱体被破裂,可能会造成人身事故,所以为防止这种情况,把爆炸能量吸收引导到除尘器后上部并排除掉,尽量减少其损失。 5,压差自动控制器 超过压差设定值时自动实行气动脉冲,延长过滤器寿命,减小脉冲时发生的噪音。
您好,1、电感式接近开关工作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由三大部分组成:振荡器、开关电路及放大输出电路。
振荡器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目标接近这一磁场,并达到感应距离时,在金属目标内产生涡流,从而导致振荡衰减,以至停振。
振荡器振荡及停振的变化被后级放大电路处理并转换成开关信号,触发驱动控制器件,从而达到非接触式之检测目的。 2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感应面由两个同轴金属电极构成,很象“打开的”电容器电极,该两个电极构成一个电容,串接在RC振荡回路内。
电源接通时,RC振荡器不振荡,当一目标朝着电容器的电靠近时,电容器的容量增加,振荡器开始振荡。 通过后级电路的处理,将振和振荡两种信号转换成开关信号,从而起到了检测有无物体存在的目的。
该传感器能检测金属物体,也能检测非金属物体,对金属物体可以获得最大的动作距离,对非金属物体动作距离决定于材料的介电常数,材料的介电常数越大,可获得的动作距离越大。 3 、霍尔开关的工作原理 磁式开关是接近开关,它(甚至透过非黑色金属)响应于一个永久的磁场。
作用距离大于电感接近开关。响应曲线与永久磁场的方向有关。
当一个目标(永久磁铁或外部磁场)接近时,线圈铁芯的导磁性(线圈的电感量L是由它决定的)变小,线圈的电感量也减小,Q值增加。 激励振荡器振荡,并使振荡电流增加。
当一个磁性目标靠近时,磁式传感器的电流消耗随之增加。 优点:---传感器可以安装在金属。
到国家标准委员会找GB3836的标准仔细阅读 GB 38361-2000 本 标 准 是根据国际标准IEC 60079-0:1998(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0部分:通用要求》对 GB 3836.1-1983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IEC 60079-0:1998等效,编写规则上与之等同并符合 GB/T 1. 1-1993的规定。
本 标 准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总标题下分以下部分:第 1部 分 :通用要求 第 2 部 分:隔爆型“d" 第 3 部 分:增安型die; 第 4部 分 :本质安全型6il) 第 5 部 分:正压型+p11 第 6 部 分:充油型960.9 第 7部 分 :充砂型、” 第 9 部 分:浇封型66MH 在 根据 IEC 60079-0;1998修订GB 3836.1-1983时,为解决I类电气设备非金属材料外壳的防火 间题,增加了对塑料外壳的阻燃性能要求。见附录E,本 标 准 还保留了GB 3836.1-1983中的部分内容:1) 检 验 程序,以适应我国防爆电气产品检验的需要,见附录A,2) I 类 电气设备的防潮要求,以满足我国煤矿潮湿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见附录C,3) I 类 手持式或支架式电钻(以及附带的插接装里)、携带式仪器仪表、灯具的外壳,可采用抗拉强 度不低于120 MPa,且按GB 13813规定的摩擦火花试验方法考核合格的轻合金制造。
保留该内容,以 解决我国某些特殊手持式电气设备的轻量化问题(见8-3).本 标 准 与GB 3836.1-1983相比,有以下重要改变:1) 标 准 名称的修订,即将《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改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2) 将 术 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修订为“爆炸性气体环境”;3) 塑 料 外壳为解决静电电荷堆积,增加了“外壳表面积”限制、“防止静电电荷堆积的结构”措施、“抗光老化规定”、“阻燃性能规定”等,4) 修 订 了I类电气设备外壳用轻金属含镁量的规定.5) 外 接 地连接件的尺寸修订为与内接地连接件尺寸一样;6) 塑 料 外壳的表面电阻测量方法修订为测量“相距(10士0.5 )m m、长(100士1)m m、宽((1士0.2 ) mm的两平行直线段间的电阻值;7) 增 加 了Ex元件、熔断器、插接装置、手提灯和帽灯等内容;8) 在 试 验部分增加了塑料的阻燃试验、塑料耐光老化试验、轻合金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等;9) I 类 电气设备无保护的透明件,在高机械危险的情况下,冲击试验能量从GB 3836.1- 1983的10J降为7J,冲击试验环境温度由(25士10)'C修订为(20士5)'C ;1的 取 消了玻璃透明件用尼龙冲头作冲击试验的规定,11 ) 防 爆电气设备送审时,只要求制造厂送与防爆性能有关的资料,但增加了有关工厂产品质量保 证文件资料的要求。本 标 准 是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基础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产品标准与本标准抵触时,应以本标 准为准. GB 3836.1-2000 本 标准 从 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3836.1-1983,本 标 准 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都是标准的附录。本 标 准 的附录B、附录G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 标 准 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 标 准 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标 准 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和重庆分院、沈阳 电气传动研究所等。
本 标 准 主要起草人:郭建堂、陈在学、黄荣光、万邵拍、季明焕、王军。本 标 准 1983年8月首次发布,2000年1月第1次修订。
本 标 准 委托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GB 3836.1-2000 IE C 前 言1) 国 际 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它是由所有的国家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National Committees)组成的。
IEC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电工领域中有关标准化的所有问题的国际性合 作。为此目的,除了其他活动外,IEC还出版国际标准。
标准制定委托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在该准备工 作中,对该专题感兴趣的任何IE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
在标准的制定中,国际性的、政府与非政府 性及与IEC有关的组织,也可以参与该工作.按照两组织之间协商的条件决定,IEC紧密地与国际标准 化组织(ISO)合作。2) I E C 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都尽可能地反映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因为对该专题特别感 兴趣的各国家委员会在该技术委员会中都有代表参加。
3) 他 们 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推荐形式,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并在这个意义上为各国 家委员会认可。4) 为 了 促进国际间的统一,IEC各国家委员会都同意在本国标准和区域性标准的最大允许范围内 采用IEC国际标准。
IEC标准和各国相应标准或区域性标准之间如有差别,均应在各国家标准的文本 中清楚地表明。5) 国 际 电工委员会((IEC)对批准程序没有规定。
因此对宣称某设备符合国际标准的某个标准时,国 际电工委员会不承担任何责任。6) 值 得 注意的是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权,国际电工委员会对某些等同或全部等同 将不负任何责任。
国 际 标 准IEC 60079-0由IEC TC 31“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技术委员会”制定。该 第 3 版将删除和代替1983年出版的第2版本并且进行了技术修订。
该 国 际 标准是以CENELEC出版的欧洲标准EN 50014(1992)为基础制定的。本 标 准 以下列文件为根据 卜/2 F4D8/ISFDIS十31R/2*524/%R*VD州 本 标 。
一块木柴,从点燃到烧完所需的时间,要比劈开后再点燃燃烧的时间要长,就是说,同样大小的木柴,劈开越细,燃烧的速度越快。
原因在于整块的木柴开始燃烧时,燃烧只在其表面发生,内部的木材未能接触到氧气,燃烧尚未能开始;木柴劈开后,表面面积增加了,相当于部分原处于内部的木材同时开始燃烧,燃烧的速度加快了,如果将该木柴变成木粉,并让每一粒木粉都能充分接触氧气,相互之间的距离又很近,一粒木粉燃烧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以点燃旁边的木粉的话,一旦有数粒被点燃,木粉之间将一传十、十传百,连锁反应发生,一块木柴完全燃烧时所能释放的能量在瞬间被释放出,高温、气体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以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爆燃)。这就是粉尘引发爆炸的原因。
煤粉、面粉等可燃物尘粉,混合在空气中的浓度在达到上述条件下都有可能被引发爆燃,助燃物就是空气中的氧气。如果不是可燃物尘粉,或环境中没有氧气,爆燃不会发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89秒